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354篇
地质学   326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4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阎小培 《地理学报》1994,49(6):533-542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作了综述,尤其注重新领域的进展和主要观点的概括。本文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1)城市化研究;(2)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3)城市体系研究;(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最后,在研究展望中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开展城市土地和住房以及国际大都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主要介绍在Turbo C++支撑下,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地图的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分类、编辑、净化。该系统利用C++中面向对象的概念及类的继承与地图数据的层次关系相吻合的特点,使得数据的输出能满足更多的要求,并且针对地图数据量大的特点,引入了多态和动态覆盖相结合的方法,以满足内存和速度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河谷风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高原气象》1993,12(1):1-11
  相似文献   
104.
用地震资料预测孔隙度的广义协克里格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Doyen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简单协克里格法作了一些改进,提出了用地震资料预测孔隙度的广义协克里格法,详细推导证明了其基本公式.并分别用3种方法预测了松辽盆地宋站地区扶余油层含气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分布.井孔处的交互检验证明,广义协克里格法比线性回归法和简单协克里格法预测孔隙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小40%和30%以上.  相似文献   
105.
我国西南地区地面和低层大气臭氧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辉  沈志来  黄美元 《大气科学》1993,17(5):621-628
本文介绍了1987—1989年在以重庆、成都和贵阳三地区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进行了地面和低层大气臭氧的观测结果,给出了该地区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的一些特征.分析表明,成都、重庆和贵阳等地区O_3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都与前体污染物特征以及日照强度、大气层结稳定度.天气过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罗平 《地震研究》1991,14(1):41-49
本文研究了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和7.2级地震的水氡异常,认为:1.震前中期、短期及临震各阶段异常均有显示;2.中期异常是趋势性上升的高值异常,它占全部异常的比例,与国内其它几次7级地震相比较略偏低;3.短期异常中有高值和低值异常,位于震中区及北西向腾冲-耿马地震带上的水氡观测点,以氡浓度降低的负异常为主要特征;4.震中周围300公里内未发现临震异常,它多出现在300—500公里范围内,特别集中在小江断裂带上。  相似文献   
107.
云南强震的动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近年来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对东亚及云南地区应力场、地壳上地幔构造研究成果,探讨了造成云南多震及大震空间分布特征的动力来源。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及青藏高原的高差作用使高原物质向东漫流,受到扬子准古陆及华南地块的阻挡,于是沿其焊接边界应力集中产生大震。加之本、非稳态热、介质的化学组成及物理状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造就了云南大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8.
高国英  韩月鹏 《内陆地震》1995,9(4):357-362
对1880 ̄1993年新疆及邻区7级以上强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研究时段内7级以上强震活动有明显的活跃与平静交替现象。研究时段内的强震活动经历了5个轮回,每个轮回包括一个平静幕和一个活动幕,每个活动幕都有相对的主体活动区,主体活动区和7级以上单个强震都具有沿西昆仑-南天山-北天山-阿尔泰地震带往返迁移的特征。各地震带6级以上地震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由西南向北东整体迁移的特征,并且这种时、空、强  相似文献   
109.
复杂构造应力扰动场与发震构造识别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马瑾  刘力强 《地震地质》1995,17(4):372-382
在地震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曾得到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为检验此结果的普适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区域构造及其基本应力场如何复杂,这种四象限分布与八瓣式分布型式不变,这为最终判定失稳区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在复杂构造情况下这种应力扰动场的畸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0.
Debris flows are a major threat in many parts of the Alps, where they repeatedly cause severe damage to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or even loss of life. Nonetheless,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past debris-flow activity and the analysis of areas affected during particular events have been widely neglected in reconstructions so far. It wa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o reconstruct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ast debris flows on a forested cone in the Swiss Alps (Bruchji torrent, Blatten, Valais). The analysis of past events was based on a detailed geomorphic map (1:1000) of all forms related to debris flows as well as on tree-ring series from 401 heavily affected trees (Larix decidua Mill. and Picea abies (L.) Karst.) growing in or next to deposits.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and growth disturbances related to debris-flow activity assessed, such as tangential rows of traumatic resin ducts, the onset of reaction wood or abrupt growth suppression or release.In total, 960 growth disturbanc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amples, belonging to 40 different event years between A.D. 1867 and 2005. In addition, the coupling of tree-ring data with the geomorphic map allowed reconstruction of eleven formerly active channels and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events.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believe that before 1935, debris flows preferentially used those channel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one, whereas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one remained widely unaffected. The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40 events also allowed identification of five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for debris flows at the study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