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598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1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79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find efficient drilling grids for mineral deposits. A well-known ore deposit is used as a model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pattern for undiscovered ore bodies in the same area or in other prospects where similar geometry is suspected. The model for this study is the Austinville, Virginia deposit, a Mississippi Valley-type deposit composed of 17 ore bodies totaling 34 million short tons (30 million metric tons). The method employs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simulates drilling the model deposit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including various levels of follow-up drilling. Follow-up holes are drilled in fences at one half the original spacing around holes in the grid that show ore-grade mineralization. Each pattern is drilled 100 times from random starting locations to provide a range of outcomes of drilling, including the best, worst, and most likely. For this study, patterns of 100 drill holes were composed of 10 fences spaced 1000–5000 feet (305–1524 m) apart, each with 10 holes spaced 200–1000 feet (61–305 m) apart. In all, 25 grids were used with zero to three levels of follow-up drilling. The 600/2000 grid, with drill holes spaced 600 feet (183 m) apart in fences spaced 2000 feet (610 m) apart, was compared with the 200/5000 grid because they represented contrasting outcomes. The 600/2000 grid penetrated many ore bodies consistently but with few multiple hits to individual ore bodies; whereas the 200/5000 grid inconsistently penetrated few ore bodies with many multiple hits. The 600/2000 grid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200/5000 grid at hitting large ore bodies of 1,000,000 short tons or greater (900,000 metric tons or greater) and was made more effective by adding one cycle of follow-up drilling. The 600/2000 grid had a 97% chance of hitting one or more large ore bodies with at least one drill hole per ore body, and the 200/5000 grid had a 64% chance. Once hit, there was an 82% chance that the largest ore body would be penetrated by three or more holes when using the 600/2000 grid and an 88% chance using the 200/5000 grid.  相似文献   
2.
3.
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的中国碳排放数据、统计年鉴中的分省化石能源消费与水泥产量数据为基础,选取NDVI植被指数、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GDP、工业总产值、人口5个指标,对中国2000年及2010年的分省碳排放结果采用5km×5km格网,运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SLM)进行空间分布模拟,并对空间模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及纠正,获得2000年及2010年地均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国地均碳排放强度存在以下特征:区域差异分布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逐渐变小;存在几个明显高值热点及低值冷点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差异特征越发明显,冷点和热点区域分布特征更加显著;2010年各地区地均碳排放强度明显大于2000年。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在2000 年提出“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2010 年初步形成“两心四城”城市空间格局,随后在发展战略中加入“中调”,以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布局,谋求在2020 年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城市空间架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有赖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与密度也是进行城市通达性差异研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广州的城市交通通达性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网格分区法对广州市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区域划分和密度计算;进一步结合快速轨道交通(地铁)网络的时间通达性度量,对广州市的城区通达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区的通达性呈现同心环状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性较大,城市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地铁网络时间通达性和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值进行区位等级划分,探讨区位因素与交通通达性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城市公共、商业服务设施和住宅区的空间特征差异,进一步甄别广州城市通达性空间格局特征和区域差异,从而为城市建设和空间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住房空置率对地理空间因素的依赖性,本文首先以50 m×50 m格网为基本单位,通过建模等方式计算格网尺度的住房空置率、自然因子、社会因子,然后对研究区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和相关性分析,最后采用地理探测器法对自然因子的影响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住房空置率与所选地理空间因子均呈显著性相关,植被占比对住房空置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他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普遍偏小;②由于非建成区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非建成区对于社会因子和自然因子的依赖程度均大于建成区;③各街道的住房空置率受坡度的影响程度普遍小于其他自然因子,各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住房空置率的解释力具有显著增强的效果。本文为小区域住房空置率的影响因素剖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土地利用图斑层包含利用类型、耕地类型、坡度等级、种植属性等多属性信息,将县级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集成栅格化形成全国无缝的多尺度、多专题栅格产品存在一定技术难度。本文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应用需求,探讨了多属性综合编码、全国基础地理网格框架、栅格化产品数据模型、矢量栅格化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全国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流程,开展了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矢量图斑多属性信息集成栅格化和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工程化生产,可为今后的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和共享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遥感数据具有多源化且数据量大等特征,同时缺乏统一的空间组织框架,对于数据间空间关联关系建立存在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全球剖分网格的多源遥感数据空间关联模型解决方法:首先采用GeoSOT剖分框架对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统一组织与管理,然后根据提出的"网格-数据块-数据"的三层组织概念模型,建立基于全球剖分网格的多源遥感数据空间关联模型;最后进行关联影像的表达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源遥感数据的结构化组织,有效建立了多源遥感数据的空间关联,并与传统的坐标系统建立对比分析,提高了数据利用的应用效能,整体上促进了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规则格网的等值线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顺  李青元  张威  马梓翔 《测绘科学》2015,40(5):116-121
随着规则格网数据的获取手段不断发展,规则格网数据趋于海量化,而现有的一些软件对于大数据规则格网追踪等值线无法应对。针对传统方法较为占用内存问题,文章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格网数据的逐行追踪等值线的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与传统方法对比,该方法在处理大数据规则格网时的速度优于传统方法,在算法执行时,逐行追踪等值线方法对于计算机内存占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减少;为了解决传统的等值线光滑与精简方法中出现等值线交叉的问题,文章提出采用规则格网插值与抽稀的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姚驰 《测绘科学》2015,(11):172-176
针对当前等值线自动绘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该文以四川区域降雨量为例,分析降雨等值线的特点,依据计算机自动化等值线绘制的基本原则,给出了降雨量等值线的网格区域插值、等值线追踪、等值线平滑和等值线标注整个自动绘制流程的算法设计与具体实现。实验证明该方法易行、准确,可以拓展到更多的等值线绘制领域。  相似文献   
10.
经典的平差函数模型中只含有无先验统计信息的非随机参数,而针对附有随机参数的平差问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在GPS高程拟合中,本文用最小二乘配置模型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通过实际算例,设计两种最小二乘配置拟合方案与二次曲面拟合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小二乘配置拟合残差较小,外符合精度较高,高程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