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氯化铵作为氨氮源)0(对照组,C0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dm3(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各组织器官中SOD、G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鳃中SOD活性,除C40组外,其余各组在胁迫24、48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升高,胁迫72、96 h则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p〈0.05),C40组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一直呈下降趋势;各组拟穴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的S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鳃和肌肉SOD活性最高均出现在胁迫48 h,肝胰腺SOD活性最高则在胁迫72 h.各组拟穴青蟹鳃GPX活性在胁迫24、48和72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胁迫96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增大;各组拟穴青蟹肝胰腺和肌肉GPX活性变化与肝胰腺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胁迫48 h,C40组拟穴青蟹肝胰腺GPX活性最高.氨氮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锯缘青蟹大颚器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切片和电镜技术,对锯缘青蟹大颚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大颚器位于大颚肌几丁质腱的后侧基部.腺细胞胞质丰盈,质膜大量内陷和作不同程度的卷绕,内含大量具管状脊的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卵巢成熟时大颚器腺细胞内线粒体增多,少数线粒体形态异样,高尔基体易见,散布的小管状滑面内质网(tSER)少,高度汇合的tSER增多,大小形状不同的空泡数量明显增加,且近质膜分布,质膜内陷和卷绕程度加剧.表明此时锯缘青蟹大颚器的合成与分泌能力增强,其生理功能与卵巢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锯缘青蟹精子低温冷藏及精子活力的染色法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管卫兵  王桂忠  李少菁  陈高峰 《台湾海峡》2002,21(4):457-462,T004
采用天然海水配制的台盼蓝染色液和曙约B染色液对低温冷冻的锯缘青蟹精子的活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染色液染色死活精子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进而以无锡离子人工海水(Ca^2 -FSW)为冷冻基础液,分别用10%(V/V)甘油、5%(V/V)二甲亚砜(DMSO)作冷冻剂,进行了4℃液态低温保存的精子实验,对照组不加冷冻剂,以Ca^2 -FSW等量代替,同时采用染色法对保存精子活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台盼蓝不适宜于评价甘油组精子的活力,但却能评价对照组和二甲亚砜组。在24h内,二甲亚砜组精子的存活率达58.7%,而对照组仅为30.2%。可见,染色法可以作为低温冷冻保存的锯缘青蟹精子活力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巢和肝胰腺脂类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锯缘青蟹2次卵巢发育时的卵黄发生旺期与卵黄发生初期相比,卵巢指数和卵巢脂肪含量(%卵巢干重或湿重)均显著增加,积累了大量的脂类,而这一时期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说明在卵黄发生时期,肝胰腺吸收的脂肪均及时转运到正在发育的卵巢.卵黄发生期,卵巢或肝胰腺磷脂/总脂的百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肝胰腺中游离脂肪酸逐步增加,甚至在卵黄发生后期超过甘油三酯的含量.卵黄发生阶段,无论肝胰腺或卵巢,其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性脂,而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肝胰腺脂类脂肪酸组成的最主要变化是中性脂的n3系列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22:6n3显著降低.卵黄发生初期,肝胰腺磷脂与卵巢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转运脂肪时,首先要将吸收或储存的脂类转换成磷脂,才能运出)无显著差异,但卵黄发生旺期,肝胰腺磷脂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卵巢中性脂的含量.文中讨论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不同种群的杂合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锯缘青蟹 (Scyllaserrata) 6个自然种群杂合体缺乏及过量情况 ;进行了 1 1种等位酶的电泳检测和谱带遗传分析 ,在所研究的锯缘青蟹 2 2个等位酶位点和 30个等位基因中 ,有 7个位点是多态的 ,分别为Est 1、Est 2 (在此位点厦门锯缘青蟹为单态 )、Est 3、Sod 1、Me 2、Mdh 2 (在此位点厦门锯缘青蟹为多态 )、Mdh 3,在这些位点有 2— 3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 ,宁海和三亚种群的Est 1和Est 2位点、厦门种群的Est 1和Mdh 2位点、深圳和北海种群的Est 1位点符合H W平衡标准 (P >0 .0 5 ) ;连江种群的Est 1位点显著偏离H W平衡 (P <0 .0 5 ) ;而宁海、三亚和厦门种群的Est 3、Sod 1、Me 2和Mdh 3位点、连江种群的Est 2、Est 3、Sod 1、Me 2和Mdh 3位点及深圳和北海种群的Est 2、Est 3、Sod 1、Me 2和Mdh 3位点均非常显著偏离H W平衡 (P <0 .0 1 )。另外 ,除连江种群的Est 1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 (F >0 )外 ,各种群中每个多态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过量 (F <0 )。总结了各种群中每个多态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 ,认为导致杂合子缺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近交、哑等位基因、Wahland效应等。杂合子缺乏会导致某些基因从基因库中消失 ,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从而降  相似文献   
16.
模仿雄性锯缘青蟹第一腹肢,根据其在交配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常规滴管为材料,利用酒精灯灼热拉制一个前端弯曲、侧扁、管径大小接近第一腹肢的人工交接器.以无钙离子的人工海水作为青蟹人工授精的缓冲液,缓冲液中加入适量庆大霉素.首次对青蟹采用类似硬壳交配的方式,将成熟雄蟹贮精囊内的精荚和精液成功移植至雌蟹纳精囊中.结果表明精荚的人工移植不会破坏成熟雌蟹纳精囊的内环境,其内精子具正常受精能力.未交配雌青蟹精荚的人工移植没有正常产卵,但性腺得以促进发育,并能进行正常的生殖脱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化测定的方法,对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鳃、肝胰腺和肌肉等不同器官组织中活性氧(ROS)与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SAFR)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器官组织中活性氧与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各异。 各器官组织中活性氧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肌肉>鳃, 分别为195.04U/mg±33.46U/mg, 64.03 U/mg±12.77 U/mg和44.84U/mg±10.44U/mg。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则是鳃>肝胰腺>肌肉,大小分别为439.62 U/g±64.73U/g,297.89 U/g±39.75 U/g和84.24 U/g±18.03 U/g。统计分析显示,锯缘青蟹各器官组织间的活性氧与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是由于不同器官组织所执行的生理功能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幼体胃磨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青蟹幼体发育过程中,胃磨呈现出明显的变化。Z1缺乏胃磨的结构,ZⅡ开始出现中齿和侧齿的雏形,明显的可以识别的中齿和侧齿出现在ZⅢ,.从ZV开始胃磨已臻完善,除具有中齿和侧齿外,还出现了4个附属齿,包括两个附属的中齿和两个附属的侧齿。大眼幼体期,中齿和侧齿比ZV更加尖锐,附属齿也更加锋利。在仔蟹前,中齿齿尖发生特化,形成垫状角质化区域,侧齿、附属齿更加锋利。这表明青蟹幼体发育过程中胃磨结构的变化与  相似文献   
19.
锯缘青蟹皮层反应与受精膜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缘青蟹成熟卵子排出时具有两层卵黄膜,卵子排出后形成壳膜,与卵子附着有关。成熟卵子具有两种皮层颗粒,精子入卵后,皮层反应开始,两种皮层颗粒相继胞吐。首先由致密颗粒胞吐,形成一层很薄的膜性结构,接着环形颗粒大量胞吐,其内含物融合,并与外面薄层融合为受精膜。卵子质膜由于皮层颗粒胞吐作用形成镶嵌膜。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卵巢发育成熟拟穴青蟹卵巢和肝胰腺营养成分的差异。作者选取一次卵巢发育成熟和二次卵巢发育成熟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各5只,对其卵巢和肝胰腺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两次卵巢发育青蟹卵巢和肝胰腺主要营养成分的异同,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的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卵巢二次发育青蟹性腺指数(GSI)为9.29±1.81,显著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的15.46±1.81。C16:0(棕榈酸)、C18:0(硬脂酸)、C16:1(ω–7)(棕榈油酸)、C18:1(ω–9)(油酸)、C20:5(ω–3)(EPA)和C22:6(ω–3)(DHA)为卵巢和肝胰腺主要脂肪酸组成,卵巢中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脂肪酸(TFA)在二次卵巢发育青蟹和一次卵巢发育青蟹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次卵巢发育成熟青蟹肝胰腺中TFA、SFA、MUFA以及PUFA均显著差异(P<0.05),主要的能量型脂肪酸C16:0、C18:0、C16:1、C18:1,DHA和EPA二次卵巢发育青蟹显著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P<0.05)。青蟹卵巢和肝胰腺中氨基酸组成相同,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精氨酸,半胱氨酸含量最低。无论卵巢还是肝胰腺,卵巢二次发育青蟹的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氨基酸(TAA)含量与卵巢一次发育青蟹无显著差异(P>0.05),青蟹卵巢中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肝胰腺。二次卵巢发育的青蟹生殖力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尽管卵巢二次发育时间短,但青蟹卵巢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相当,其生殖性能接近一次卵巢发育青蟹。而肝胰腺由于初次繁殖中能量消耗及二次卵巢发育过程对脂肪酸需求,而导致脂肪酸含量明显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