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50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338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1.

利用全国24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长序列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目前国家气候中心业务上采用的区域性高温过程客观判别标准和综合评估模型,对1961—2020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最早开始和最晚结束日期、发生频次以及过程的持续时间、覆盖范围、高温强度和综合强度等的气候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平均每年发生4次,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可出现,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6月18日,末次结束日期平均为8月31日.平均每次过程覆盖760站、高温强度36.4℃、持续日数13天.(2)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明显提前、末次结束日期显著推后,整个高温期大幅变长;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发生频次呈先减少后增加变化特征,1990s以后维持高位;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先减弱后增强,1980—2020年增强趋势显著;区域性高温过程的覆盖范围显著增大、持续时间显著变长、综合强度显著增强.(3)近60年,我国历年区域性高温过程的首次开始时间和末次结束时间,高温期长度及高温过程发生频次等均没有发生气候突变;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在1987年由弱转强,并在2002年进一步突变增强.同时,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综合强度分别在1998、2016和2012年前后突变增加和增强.总体而言,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已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温灾害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8?2019年春季两个航次在舟山近海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结果,对舟山近海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类群组成、优势种数量)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研究了两年春季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差异、优势种变化的原因,初步探讨了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根据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表层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的聚类分析,将该区域分为3个水团:杭州湾内水团(I区)、舟山本岛上升流水团II区)、舟山近海水团(III区)。不同水团对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影响显著,引起2018年和2019年春季3个水团区差异的主要贡献种(贡献率>10%)均为中华哲水蚤,同一水团两年间年际差异的贡献种如下:I区为捷氏歪水蚤(56.91%)和真刺唇角水蚤(12.34%);II区为中华哲水蚤(72.64%)、五角水母(13.35%);III区为中华哲水蚤(41.93%)、夜光虫(22.94%)。CCA分析表明,第1 CCA轴(CCA1)和第2 CCA轴(CCA2)共解释了两年春季浮游动物优势种累计方差的46.14%和物种?环境累计方差的97.82%。CCA1主要反映了空间(近海水团和湾内水团)的差异。CCA2主要反映了2018年和2019年站位的年际差异。盐度是影响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叶绿素a浓度是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主要粮食产区的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in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livelihood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China is a major grain producer as well as a major grain consumer. The grai…  相似文献   
14.
In 1998,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released Australia's Oceans Policy (AOP), a world first policy initiative focused on providing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of Australia's vast marine domain. The South East Regional Marine Plan, the first regional marine plan to be implemented under AOP, was released on 21 May 2004.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full integration across sectors and jurisdictions has not occurred, new AOP initiatives, institutions and governance processes have considerably increased sectoral and jurisdictional coordination in the South East region.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研究华北地区部分中强以上地震震前地震非均匀度异常与区域地震前兆观测群体异常的变化过程, 发现两者在地震前的异常时空演化过程中, 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在时间上, 部分地震震前的地震非均匀度异常出现后, 半年左右前兆观测异常在数量上将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增加; 在空间上, 前兆异常展布范围与地震非均匀度异常范围大体一致。 研究结果表明, 地震非均匀度(GL值)在强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变化从震例的角度, 表明可能与局部应力场变化有关。 地震非均匀度和前兆群体异常的这种准同步变化, 可能对判定地震孕育进入中短期阶段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内地已经成长为澳门最大的客源市场。论文依据澳门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计量地理学及因子分析相关方法综合分析中国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南沿海省区仍将是澳门的主要客源地,从2011至2016年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均衡重心点逐渐向北-向西移动,中国内地客源市场北方省区、中西部省区游客赴澳门旅游的市场潜力不断增大,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集聚程度日益离散,经济发展基础及消费能力是影响中国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The possible response of life zones in China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response of natural vege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s of global concern. In this research, an aggregated Holdridge Life Zone System was used to study the possible response of life zones in China under doubl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with the input climatic parameters at 0.5×0.5° resolution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from NCAR regional climate model 2 (RegCM2) coupled with the CSIRO global climate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life zones would become irregular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ed climate change. In particular, new life zones, such as subtropical desert (SD), tropical desert (TDE) and tropical thorn woodland (TTW), would appear.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SEBF), tropical rainforest and monsoon forest (TRF), SD, TDE and TTW zones would appear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Cool-temperate mixed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forest (CMC) and warm-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WDBF) zones would appear at latitudes 25–35°N. The temperate desert (TD) in the western China would become Tibetan high-cold plateau (THP), SEBF, WDBF and temperate steppe (TS), and a large part of THP would be replaced by TRF, TDE, SEBF, TS and TTW. The relative area (distribution area/total terrestrial area) of CMC, TRF, TDE and TTW zone would increase about 3%, 21%, 3% and 6%,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relative area of SEBF, TS, TD and THP would decrease about 5%, 3%, 19% and 4%, respectively. In all, the relative area of forests (CCF, CMC, WDBF, SEBF, TRF) would increase about 15%, but the relative area of desert (TD, SD, TDE, and TTW) and THP would decrease about 9% and 4%, respectively. Therefore, responses of different life zones in China to climate change would be dramatic, and nationwide corrid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ing species under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旅游地域特色略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城市无论在区位,空间组合形态及单元形态,还是在民俗和文化生活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基中城市所处的位置,规划与文化建设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地域特色有着重要形象地域特色所表现的差异具有等级的差异性,其发展趋势表现为系统性,趋同性与趋异性并存,政府在进行城市旅游形象建设时,应加强针对性,突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新疆天池景区生态安全度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基于2000、2010年新疆天池风景名胜区的TM遥感影像、2000-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野外实地调查等数据,构建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度,采用ESDA、半变异函数空间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各样点景观生态安全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2000-2010年,高景观生态安全度范围由南向北转移;中景观生态安全度区域由南北向中部集中;低景观生态安全度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② 景观生态安全度全局空间自相关较显著,随时间演变,空间集聚水平降低;局域空间自相关呈现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的趋势。③ 变程范围内,景观生态安全度值的各向异性与弱空间相关性特点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④ 经度、纬度、海拔因子对景观生态安全度的影响显著;放牧、旅游以及政策活动影响景观生态安全度中小尺度格局,对景观生态安全度的演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5年7月3日皮山M_S6.5地震序列的波形资料,采用微遗传算法反演得到震源区的5个介质参数,即应力降Δσ为75.95bars,品质因子Q_0为186.33,η值为0.26,几何衰减分段点R_1为72.18km,R_2为139.70km;并由此计算得到的傅氏谱再配合随机相位谱,进而得到地震动时程,建立了震源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由于缺乏强震记录,本文还收集了2008年10月5日乌恰M_S6.9地震、2008年10月6日阿克陶M_S6.2地震、2012年3月9日洛浦M_S6.0地震的强震数据,将计算结果与经验性衰减关系以及3次强震记录进行比较后发现,皮山地震、洛浦地震的强震数据普遍高于经验性衰减关系,乌恰地震的强震数据与俞言祥等文中的衰减关系吻合较好,在远场低于本文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