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29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新疆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基于RS与GIS的森林资源动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虎  吕巡贤  陈蜀疆  侯平 《地理学报》2003,58(1):133-138
利用RS与GIS技术对新疆境内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以新疆全区为控制总体,采取卫星数据解译结合现地调查及抽样方法获取全疆森林资源数据。在GIS支持下,对1996、2001年两期卫星遥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了新疆各类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近五年森林资源变化的总趋势是林业用地、有林地、疏林地、苗圃、宜林地面积均有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双增长。全疆有林地面积由17331 km2增加到17837 km2,年均增加101 km2。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05 %上升到现在的1.08 %,提高了0.03 %。全疆活立木总蓄积由262416000 m3增加到289985200 m3,共增加27569200 m3,年均增加5514000 m3,年均净增率为2.00 %。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森林资源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着天然林稀少、森林覆盖率低、林分年龄结构失调、树种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582.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临泽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通过对1986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TM2,3,4波段组合影像的解译判读,揭示了14a间临泽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河西走廊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临泽绿洲面积总体扩大,尤以耕地面积扩大了34%左右;而未利用土地14a中减少了0.71%;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也有较大增长,增幅在11.39%左右。综合分析表明,人为因素在生态环境演化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83.
1990-2001年黄河玛曲高寒沼泽湿地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迪花  郭铌  韩涛 《冰川冻土》2007,29(6):874-881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补给区.为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玛曲湿地的变化,以1990年、1994年和2001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基于影像光谱信息和地形高度构建的多维特征空间,采用多元统计学的逐步判别分析分类方法,对玛曲高寒沼泽湿地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玛曲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12 a来湿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玛曲湿地面积1990年、2001年分别为1151.7 km2、1049.32 km2,其占全县土地面积从10.5%下降到9.5%,整体上呈明显萎缩之势,12 a间面积减少102.38 km2,平均年递减率为0.74%,其中1990-1994年时段年均萎缩速率为0.86%,明显快于1994-2001年时段(0.61%).气候暖干化是玛曲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584.
杨利军  冯雨林 《地质与资源》2007,16(3):226-228,233
“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是在矿化蚀变异常提取和应用研究中形成的一套独具特色的方法技术,它使得大面积工程性的提取岩矿蚀变异常信息成为可能.该方法包括3个主要部分:预处理、信息提取和后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在PCI系统和ENVI系统上运行成功.经过笔者的反复试验,在Erdas系统中也成功地实现了该技术.将该技术运用到内蒙古查巴奇1:5万矿产调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再次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5.
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兮之  李森  王金华 《中国沙漠》2007,27(5):758-764
利用1988年和2004年的2期TM遥感数据,在GIS和FRAGSTAT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支持下,定量地分析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及其4县(市)的土地石漠化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6 a来各种类型石漠化土地无论是在数量、面积和空间分布特征方面都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总面积减少721.67 km2,斑块数减少了1 900块;2004年粤北4县(市)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占各区的比例分别是:连州为3.33%、阳山为7.28%、英德为1.54%、乳源为5.11%;粤北及其4县(市)石漠化土地的总体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均表现为景观异质性减弱,破碎度降低,而景观优势度增加;随着相关石漠化治理措施地开展,中度与重度石漠化土地成为研究区内重点关注区域,尤其在阳山与乳源,这种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86.
BV photometry of HD 116204 obtained on 57 nights during 1983–84, 1984–85 and 1986–87 observing season is presented. A photometric period of 21.9 ± 0.2 d and a mean (B-V)= 1.196 ± 0.010 are obtain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binary HD 116204 has a mass ratio close to unity. Attempts are needed to detect the spectrum of secondary.  相似文献   
587.
RS和GIS支持下的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81,自引:19,他引:81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富锦、同江和抚远三个县(市),其总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1.42%;1980-2000年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分布面积显著下降,1980-1996年间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51.33%,1996年之后减少速度明显下降。同时沼泽湿地景观的破碎化显著,斑块数量增加了46%,斑块密度净增加两倍。1980年、1996年、2000年景观的分维湿地面积变化较之全区变化不显著外,其它地区均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8.
该文通过对热惯量法、植被供水指数法及多因子回归法等几种土壤水分遥测方法在河北区域的试验研究 ,建立了适合河北广大地区的遥测土壤水分模型 ,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89.
遥感与GIS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兵 《安徽地质》2001,11(4):279-283
RS(遥感)、GISC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新兴的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信息科学技术,在最近十余年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实例对这两大技术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应用作一些基本探讨。包括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其中具体从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调查过程涉及的遥感技术作讨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从农作物生产、地质矿产和综合减灾三方面对遥感技术的基础应用方面作了论述。另外,本文还对G1S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区域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上对其应用成果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90.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示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新疆棉花精准种植系统试验示范》为例,详细论述了棉花精准种植试验示范研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的基础条件与可操作性,并结合项目在试验示范区开展研究工作以来具体实施的技术思想、方法、手段,分别介绍了GPS、RS、GIS技术在精准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和3S技术在新疆棉花精准种植中具体应用情况与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