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56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36篇
地质学   2444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2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整理近年来地震地质工作中积累的大量钻孔资料,对比分析潍坊市城区第四纪各沉积层的组成特征、形成时代、成因类型等性质,将城区沉积层划分为23个主层及众多亚层。在此基础上,编制潍坊市城区第四系厚度等值线图、第四纪不同地层单位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及相关的地层埋深剖面图、模型图等,从而较系统地摸清本区第四系各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变化特征,并对潍坊市城区第四系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2.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沟纹藻属(LiriogrammaKolbe)在我国是1个新记录的属。该属最先由Kolbe(1954)在西太平洋赤道区(2°52'S,89°50'W,水深3225m)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1种,订名L.petterssonii。之后,又在1955年从大西洋(0°7'N,18°12'E;0°8'N,16°19'E)和太平洋(6°44'N,129°28'W;2°52'S,89°5'W)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另1种,订名L.hustedtii。笔者在南海第四纪的一个柱状样,距今约120ka(晚更新世)至11ka(全新世)的沉积物里找到了迄今该属已记录的2个种。此外,还记录了新组合的种:Liriogrammasarcophagu(Wallich)nov.comb.  相似文献   
23.
海底扩张形成的边缘海盆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前扩张期、同扩张期与后扩张期等阶段。南海中央海盆巨厚的沉积地层大部分是扩张结束之后形成的,尤以东部次海盆地层厚度为最大。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在该次海盆不同的区域后扩张期发育的地层特征差别较大。这些现象反映海底扩张结束之后所发育的厚层地层中蕴含了大量南海构造演化的信息,因此深入分析该次海盆后扩张期的地层特征与影响因素是南海构造演化研究中不容忽略的环节。利用若干大洋钻孔年代地层资料,在过井剖面上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划分层序地层并确定其年代属性,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讨论了本区的地层特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次海盆北部持续均衡的基底沉降和充足的陆缘物质形成厚度稳定的地层沉积;东部以微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俯冲为主要影响因素,使不同年代的地层各具特征;中部和西部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形成以火山碎屑物质为主的地层沉积;南部因当时的陆坡沉积环境和浊流活动的影响形成具有沉积物波特征的地层沉积。  相似文献   
24.
Seafloor geomorphology and surficial stratigraphy of the New Jersey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provide a detailed record of sea-level change during the last 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Laurentide ice sheet (120 kyr B.P. to Present). A NW–SE-oriented corridor on the middle shelf between water depths of 40 m (the mid-shelf “paleo-shore”) and 100 m (the Franklin “paleo-shore”) encompasses 500 line-km of 2D Huntec boomer profiles (500–3500 Hz), an embedded 4.6 km2 3D volume, and a 490 km2 swath bathymetry map. We use these data to develop a relative stratigraphy. Core samples from published studies also provide some chronolog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upper <5 m of th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The following stratigraphic units and surfaces occur (from bottom to top): (1) “R”, a high-amplitude reflection that separates sediment >46.5 kyr old (by AMS 14C dating) from overlying sediment wedges; (2) the outer shelf wedge, a marine unit up to 50 m thick that onlaps “R”; (3) “Channels”, a reflection sub-parallel to the seafloor that incises “R”, and appears as a dendritic system of channels in map view; (4) “Channels” fill, the upper portion of which is sampled and known to represent deepening-upward marine sediments 12.3 kyr in age; (5) the “T” horizon, a seismically discontinuous surface that caps “Channels” fill; (6) oblique ridge deposits, coarse-grained shelly units comprised of km-scale, shallow shelf bedforms; and (7) ribbon-floored swales, bathymetric depressions parallel to modern shelf currents that truncate the oblique ridges and cut into surficial deposits.We interpret this succession of features in light of a global eustatic sea-level curve and the consequent migration of the coastline across the middle shelf during the last 120 kyr. The morphology of the New Jersey middle shelf shows a discrete sequence of stratigraphic elements, and reflects the pulsed episodicity of the last sea-level cycle. “R” is a complicated marine/non-marine erosional surface formed during the last regression, while the outer shelf wedge represents a shelf wedge emplaced during a minor glacial retreat before maximum Wisconsin lowstand (i.e., 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 3.1). “Channels” is a widespread fluvial subarial erosion surface formed at the late Wisconsin glacial maximum 22 kyr B.P. The shoreline migrated back across the mid-shelf corridor non-uniformly during the period represented by “Channels” fill. Oblique ridges are relict features on the New Jersey middle shelf, while the ribbon-floored swales represent modern shelf erosion.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seafloor morphology and the very shallowly buried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相似文献   
25.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及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述了国外植物硅酸体(植物蛋白石)这门新兴学科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地层时代、考古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26.
福州市马尾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及海相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该区钻孔剖面贡料,结合~(14)C、古地磁、孢粉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区第四纪地层提出划分意见和自第四纪晚期以来,地层中存在着典型两期海侵所形成的海相层。  相似文献   
27.
设计了针对红土的两种粒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铁锰结核对红土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加入HCl对铁锰结核与红土粒度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1)细粒铁锰结核对粒度测试结果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粗粒含量的增加。而盐酸可以有效地与细粒铁锰结核反应,使得粒度测试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因此,对于铁锰结核发育的红土层,若需通过粒度来分析其沉积动力特征,其粒度测试的前处理过程加入盐酸是非常有必要的。(2)盐酸的加入对红土中μm的黏土粒组有较大影响,这可能是盐酸与黏土矿物发生了化学反应,使得黏土粒组的相对含量减少。因此,对于铁锰结核发育的红土层,若需要通过粒度分析其风化过程,其前处理应当慎重选择是否加入盐酸。  相似文献   
28.
中国海相探矿权区块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了我国海相油气探矿权区块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勘探程度、技术经济条件等要素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48个评价参数和归一化取值参照表,建立了探矿权区块评价工作流程、评分参数及计算公式。提出对我国海相勘探层探矿权区块评价应该注意:与国外海相碳酸盐岩评价的差别;与国内陆相碎屑岩评价的差别;成藏组合的划分;评价内容的有效性、不确定性和评价参数的可信度;成败经验的总结和勘探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在前人资料和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对祁连山及邻区贵德盆地、循化—化隆盆地、同仁盆地、西宁盆地、门源盆地、临夏盆地、兰州盆地、定西盆地、天水盆地、肃北盆地、酒泉盆地、玉门盆地、张掖盆地、武威盆地、哈拉湖盆地、苏里盆地、木里盆地、民和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及柴达木等20余个盆地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研究。以祁连山第四纪构造地貌演化、盆地沉积序列、古生物及古气候特征为地层分区依据,对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地层分区,并对部分地层名称做了厘定或统一。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沉积特征总体为东部(主要为陇中地区)黄土分布广泛,堆积了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地层;北部(河西走廊地区)冲洪积扇堆积及风沙发育;南部(柴北盆地)以冲洪积-湖积为主,晚更新世以来发育风成沙及黄土;共和盆地由湖泊转向冲积扇和风沙沉积;青海湖盆延续至今;中西部高山及山间盆地冰碛、冰水堆积以及河流阶地堆积发育。根据上述特征及划分原则,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层区划分为:兰州—西宁地层区,贵德地层区,酒泉—张掖地层区,柴北地层区,共和地层区,青海湖地层区及肃北—门源地层区。  相似文献   
30.
甘肃第四纪沉积物为陆相沉积,依据沉积物搬运介质、气候条件、沉积环境、搬运动力,将成因划分为风化作用系列、坡地重力作用系列、水流作用系列、湖沼作用系列、冰川作用系列、风力作用系列、生物作用系列、人为作用系列、混合作用系列共9大系列,22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