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估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137Cs示踪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水蚀)估算。该技术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土壤137Cs基准值的确定,以及土壤的137Cs损失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的建立。对现有的主要的定量模型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各自的局限性。这些模型可分为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两大类,其中以理论模型中的质量平衡模型较为成熟,综合考虑了较多的侵蚀因子,如137Cs年沉降分量、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差异、地表富集作用、耕作土壤在耕作活动前新沉降137Cs的侵蚀损失等。对现有模型的改进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2.
贵州典型喀斯特县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等级划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言荣  刘洁  屠玉麟 《中国岩溶》2002,21(3):221-225
以贵州省46个典型喀斯特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5大类19项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县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计算和定量评价,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把46个典型喀斯特县份分别划分于极度脆弱、强度脆弱、中度脆弱和轻度脆弱四种不同脆弱等级。计算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十分严重,在46个典型的喀斯特县份中,有31个县属于强度脆弱或极强脆弱,11个县属于中等脆弱,属于轻度脆弱的只有4个县。   相似文献   
73.
由于油井取芯费用高昂加之油层保护的需要,不可能大量取芯,因此利用少量的岩芯资料,结合其它一些手段来预测未取芯井段的岩性,就成为有效识别和预测潜山储层分布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针对埕北30 太古界潜山储集体,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了潜山储集体岩性的定量识别,经与岩芯观察、薄片分析、成像测井结果对比检验, 符合率达到了90%,从而为开展潜山油藏裂缝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深圳S波段与X波段双偏振雷达在定量降水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进行定量降水估计(QPE),它可以获得反射率(ZH)、差分反射率(ZDR)和差传播相移率(Kdp)这些与降水粒子有关的信息,常用的双偏振雷达降水估计方法有基于ZH的R(ZH)、基于ZH和ZDR的R(ZH,ZDR)、基于Kdp的R(Kdp)和基于Kdp与ZDR的R(Kdp,ZDR)这4种。文中利用深圳市S波段和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结合高精度地形数据和雨滴谱仪观测数据,设计了基于双偏振量的定量降水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地形数据和雷达地理信息,分析了雷达的遮挡状况,形成了这两部雷达的复合平面扫描仰角信息;随后利用雨滴谱仪观测资料,使用T矩阵方法统计得到了深圳地区的上述4种降水反演方法的参数;最后设计了混合降水反演方法,基于双偏振信号(即Kdp和ZDR)的强弱,使用不同的降水反演方法进行定量降水估计。基于12个降水个例,利用各反演方法产生的定量降水估计结果与雨量计观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混合降水反演方法在降水反演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上均优于任何一种单一定量降水估计反演方法。基于文中介绍的定量降水估计方法,使用深圳S波段和X波段雷达产生了定量降水估计产品,并与深圳目前业务定量降水估计产品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产生的定量降水估计产品在准确度和稳定性上要优于目前的业务产品。此外,X波段雷达的定量降水估计产品性能要略高于S波段雷达的定量降水估计产品,这说明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雷达可以提高定量降水估计精度。但由于雷达扫描平面内双偏振雷达对融化层和冰区的偏振量观测与降水的关系尚未明确,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雷达扫描平面内液态降水区。   相似文献   
75.
复杂地形下C波段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波段雷达定量降水估计(QPE)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雷达标定,(2)非气象回波的干扰,(3)降水物垂直空间变化,(4)地形或地物的严重遮挡,(5)Z-R关系的代表性,(6)雷达拼图的质量,(7)雷达观测回波衰减等.文中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算法基于陕西省C波段天气雷达展开,从雷达探测数据质量控制、地形遮挡...  相似文献   
76.
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对策定量研究方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左其亭  陈嘻  杨辽 《干旱区地理》2001,24(2):146-151
对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西部干旱地区从便于生态环境调控与管理的角度,急需进行量化研究,内容包括:量化指标体系与指标量化方法、调控优化模型与求解、调控方案制定与实施等。针对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探讨了生态环境调控量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7.
环境植物生理学定量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环境植物生理学有关植物水分关系、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气孔调节以及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定量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干旱地区植物水分平衡、干旱适应性等研究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可为植物与环境变化关系、SPAC水分传输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地形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出发,提出了地形作战性能概念,分析了它的内涵,并进行了层次区分,研究了分析地形作战性能的方法、步骤与手段,对辅助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乘法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ing correction MSC)、一阶求导(1st Derivative,Db1)和Norris平滑等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用交叉验证法确定了最优化建模参数,构建了牡蛎中氨基酸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牡蛎近红外光谱与氨基酸含量化学计量学拟合,线性相关系数为0.9860,交叉验证后线性相关系数为0.9794,对牡蛎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传统的氨基酸分析仪的测试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小于2.5%,方法的精密度(RSD)小于1.0%,本文建立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牡蛎中氨基酸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测定重复性优于氨基酸分析仪法。  相似文献   
80.
This work illustrates the evolution the Lower Jurassic shallow-water carbonates known as the Calcare Massiccio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Apennines (Italy). The Calcare Massiccio is characterized by lateral and vertical variability in the facies associations, related to an articulated physiography of the Triassic to Lower Jurassic carbonate platform and to its tectonic evolution. This work documents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s during the platform evoluti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ree stratigraphic sections were performed through the Calcare Massiccio succession allowed up to the overlying Pliensbachian pelagites. Two type of carbonate sedimentation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peritidal and shallow subtidal environments (Calcare Massiccio A) the carbonate production is dominated by microbial activity, while the carbonate sedimentation in a deeper environment of middle to outer ramp (Calcare Massiccio B), is dominated by a bioclastic sedimentation.The evolution from the Calcare Massiccio A to the B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product of increase of accommodation that in turn produced a backstepping of carbonate facies belt, the photic microbial dominated peritidal facies developed on the persistent Latium-Abruzzi Platform while the bioclastic carbonate production factory settled on the structural highs resulting from the dismembering of the platform by syn-sedimentary tectonic.The bioclastic carbonate factory was not efficient in filling the available accommodation space produced by Sinemurian extensional tectonic. This inefficiency was amplified by the restricted area available for this factory in the small structural highs. These conditions were sufficient to predispose the platform to the drowning without invoke change in the trophic resource or change in the palaeocean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