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282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527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克隆凡纳滨对虾极端体重个体的组织差异表达基因P2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及凡纳滨对虾的分子选育等研究提供信息。以凡纳滨对虾雌虾极端体重个体腹部肌肉为实验材料,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极大体重雌性个体和极小体重雌性个体腹部肌肉组织正反向消减cDNA文库:正库(以极大体重个体为试验组, 以极小体重个体为驱动组, L-S)和反库(以极小体重个体为试验组, 以极大体重个体为驱动组, S-L)消减cDNA文库, 并采用实时定量技术分析P23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 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预测。以β-actin为看家基因检测两个文库的消减效率分别为210和25, 实时定量技术分析结果表明P23基因在体重的调节中起上调作用。P23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495bp, 编码165个氨基酸, GenBank登录号:JF806619。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23蛋白部分序列含有强疏水性, 无跨膜螺旋结构, 两种信号肽预测都显示P23含有信号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全长克隆技术, 克隆得到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CYP19a基因cDNA全长序列。通过多序列比对, 发现具有芳香化酶特定保守序列, 包括一个I-螺旋区, 一个Ozol肽区, 一个亚铁血红素结合区域以及一个芳香化酶特异性结合区域。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其在绿鳍马面鲀成鱼各组织表达的情况, 发现其CYP19a基因只在卵巢中有表达; 同时也分析了其在不同卵巢发育期的表达情况, 发现CYP19a在卵黄发生后期表达量达到最高值, 卵巢退化吸收期表达量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3.
仲昌维  杨俊钢 《海洋科学》2013,37(10):78-85
对19 a 的TOPEX/POSEIDON(以下称T/P)和Jason-1 卫星高度计测高数据进行调和分析, 得到渤黄东海海域的8 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O1、P1 和Q1)。提出一种将两类卫星高度计数据统一的方法, 消除了因两类卫星高度计校正算法等不同所导致的相互之间的偏差。变轨后的T/P与Jason-1 卫星加密了高度计对潮汐观测的空间分布。通过对交叉点处升轨与降轨的潮汐调和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检验调和分析方法及高度计数据的可靠性; 将基于高度计数据的调和分析结果与验潮站资料进行比较, 以检验其正确性。4 个主要分潮(M2、S2、K1、O1)振幅之差的均方根介于1.0~1.8 cm, 迟角之差的均方根介于4.1°~7.8°。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 调和分析结果的精确性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 综合变轨前后两类高度计测高数据的调和分析结果, 给出并分析了渤黄东海4 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下(5、20、50 mg/L)三组柴油分散液,对马粪海胆的肠体、性腺、体液三个部位的抗氧化还原系统细胞色素P450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染暴露时间的增加,三个部位的细胞色素P450活性均呈现出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的规律,并且油浓度越高,出现诱导和抑制效应的时间越早,活性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海胆P450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油污染的强度及其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可作为海洋石油烃污染监测的毒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利玛原甲藻腹泻性毒素的生物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1995年分季度从海南省三亚海区采集附生于褐藻上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Ehrenberg)Dodge,经丙酮提取。提取液用pH=3的水除去麻痹性贝毒(PSP),取残留液注入小白鼠(BaB/C纯系),有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ShellfishPoisoning即DSP)中毒的症状出现。初步确定此种藻中提取的毒素为DSP。  相似文献   
16.
杭州湾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基于2015年1—12月杭州湾海域1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杭州湾海域营养盐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_4~(3-))的月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杭州湾表层海水DIN和PO_4~(3-)含量空间分布月际间变化明显,其变化受湾内、沿岸径流输入和长江冲淡水影响显著。杭州湾海域12个月DIN含量均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硝酸盐氮(NO_3~-)占DIN的94%及以上。N/P值处于较高水平,内湾(IB)和外湾(OB)的N/P值季节性变化幅度比中湾(CB)大,海湾生态系统对磷的变化敏感。营养盐-盐度对研究区域的水体混合状况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杭州湾营养盐的分布主要受物理混合作用所控制,浮游生物活动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丰度和次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于200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共4个航次分别在长江口40个观测站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并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202种,其中多毛类102种,软体动物51种,甲壳类27种,棘皮动物7种,其它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394.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分干重计,为2.58 g(AFDW)/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分干重计,为3.52 g(AFDW)/(m2*a);P/B值平均为1.53.结果表明,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自长江入海口向东呈递增趋势.本文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生态类群的分布特征和次级生产力分布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次级生产力高于东海而低于渤海和胶州湾;P/B值高于南黄海、胶州湾和渤海,也说明了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种类所占的比例高于以上海域.  相似文献   
18.
渔山列岛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为了解渔山列岛保护区内潮间带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1982年和2010年的3个季节(春、夏、冬)在渔山列岛进行潮间带软体动物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体动物时空差异,以Brey经验公式计算分析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P值,P/B值)。结果表明,年际间物种食性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982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单齿螺(Monodonta labio)、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42.88%,2010年潮间带软体动物对次级生产力贡献率最大的物种有覆瓦小蛇螺(Serpulorbis imbricata)、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占软体动物总次级生产力的75.96%。1982年,年均栖息密度为2758ind/m2,年均生物量为2100.26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240.04g/(m2·a),年均P/B值为0.63a–1;2010年,年均栖息密度为699ind/m2,年均生物量为1101.85g/m2,年均次级生产力为94.82g/(m2·a),年均P/B值为0.55a–1。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软体动物次级生产力年际间差异显著(F=5.761,P0.05),季节间和潮位间差异都不显著(F=0.135,P0.05;F=2.076,P0.05),P/B的值较低,表明该海域软体动物世代更替速度较慢,2010年的P/B值(0.55a–1)低于1982年的P/B值(0.63a–1),表明近30年来群落结构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灸阳明经穴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改善AR情感反应可能的作用环节。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及艾灸阳明经穴组(艾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大鼠鼻部症状以及躯体行为学的改变来评估情感变化;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sIgE)、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IFN-γ)含量;分离大鼠脑海马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神经肽P物质(SP)、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小胶质细胞(OX-42)的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R模型组大鼠搔鼻、流涕次数明显增多,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鼻黏膜上皮破坏明显,纤毛脱落,腺体增生及水肿,黏膜上皮深面固有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血清sIgE、IL-4含量升高(P<0.01)、IFN-γ含量下降(P<0.01),SP、GFAP、OX-4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AR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搔鼻、流涕频次明显减少,行为学评分改善(P<0.05);鼻黏膜上皮损伤、纤毛紊乱程度、腺体增生及水肿有所改善,黏膜下EOS数量减少(P<0.05);血清sIgE、IL-4含量显著下降(P<0.05)、IFN-γ含量上升(P<0.05),OX-42、GFAP、SP蛋白表达明显改善(P<0.05)。结论:AR组大鼠致敏后的鼻部症状及躯体行为学表现可能与鼻部致敏后激活了海马区情感行为相关的炎症介质有关,导致海马区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发生。艾灸阳明经穴能显著改善AR情感反应,此效应可能通过下调AR大鼠脑内海马区炎性反应水平,减少神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哑铃湾网箱养殖水体中氮磷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年4月-2003年1月对哑铃湾网箱养殖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养殖水体中不同形态N/P值的分布趋势、季节变化及哑铃湾网箱养殖水体中的限制性营养盐。结果表明:各形态N/P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其分布趋势基本表现为网箱养殖区低于非养殖区,并且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这种现象更明显。总体上说,哑铃湾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但从无机态N/P来看,春、夏季以P为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控制因子:秋、冬季以N为该海湾浮游植物生长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