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92篇 |
免费 | 539篇 |
国内免费 | 119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篇 |
大气科学 | 516篇 |
地球物理 | 589篇 |
地质学 | 1165篇 |
海洋学 | 1796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78篇 |
自然地理 | 2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181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143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258篇 |
2012年 | 150篇 |
2011年 | 168篇 |
2010年 | 130篇 |
2009年 | 196篇 |
2008年 | 221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223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145篇 |
2003年 | 183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常规波束形成技术以其稳健性好、计算量低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空间分辨率受阵元个数限制,不能突破瑞利限。因此,常规波束形成技术应用于高精度浅水多波束测深仪时,存在空间分辨率不足和旁瓣干扰等问题。对比研究了最小方差无失真(MVDR)及多重信号分类(MUSIC)波束形成在浅水多波束测深仪中的应用,给出了浅水多波束测深仪的常规波束形成、MVDR和MUSIC处理方法,并结合能量法和相位法两种底检测测深算法,处理了iBeam8120浅水多波束测深仪外场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2.
南大洋地理位置关键,其海水热量变化往往会对区域或全球气候产生影响。通过对比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等南大洋关键海域近800 ka以来的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变化,同时结合南极冰芯记录的大气CO2浓度、大气温度及大洋底栖氧同位素等气候演变替代指标,对南大洋区域经向海表热量差异及气候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南大洋不同海域近800 ka以来SST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相较于其他冰期,南大西洋ODP1090站SST值在MIS 12~10期的最低值出现约3.8℃的上升,南塔斯曼海ODP1170站SST冰期最低值则出现约1.3℃的下降;而西南印度洋的MD962077站SST冰期最低值在MIS 10期之后出现约2.2℃的上升。此外,滤波分析结果显示3个站位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简称MPT)等全球性事件均响应明显;2)"中布容事件"(Mid-Brunhes Event,简称MBE)的发生对南大洋经向温度差异(ΔSST1090-1170)影响明显:MBE之前,ODP1090站位SST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平均值或极值均比ODP1170站SST的平均值或极值低,但MBE发生期间及之后的MIS 5、MIS 2、MIS 1期,ODP1090站SST的平均值或极值均比ODP1170站SST的平均值或极值高。同时,南大洋经向SST差异(ΔSST1090-1170)在间冰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比冰期显著。显然,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海洋锋面迁移及Agulhas流阶段性增强导致外部向南大西洋输入热量有所增加,最终使ΔSST1090-1170值偏正。因此,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气候环境改变导致的海洋锋面移动幅度差异等是影响环南极海域经向温度差异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3.
日本OYO公司生产的McSEIS-170f瞬时浮点浅层地震勘探仪野外观测数据具有软盘专用格式。本文对磁盘上文件部信息段与数据段存放方式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并且对文件头记录内容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说明。本文还提供了读取文件关信息和数据的标准C语言程序实例。些项工作补充了仪器说明书中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4.
105.
海洋沉积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海湾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碳循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碳储备能力的响应同样不可忽视,但却鲜有报道。研究区域位于莱州湾(37°~38°N,118.9°~120.3°E),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利用39个表层沉积物和其6根沉积箱式柱状样(站位为6154、6174、6184、6194、7211和7214,柱长在17~39cm之间)对海湾有机碳储量进行评估。同时,通过计算海洋健康指数(OHI)十个目标之一的碳储(carbon storage)来评估海洋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沉积物1cm的有机碳储量平均为0.3t/ha,在研究区域的中部、东部和北部偏高,莱州湾东南部、区域西北部以及黄河口处有机碳储量偏低。莱州湾0~20cm有机碳储量为20.6t/ha,低于我国表层土壤0~20cm有机碳储量29.7t/ha以及浙江、云南、海南和重庆等省市。莱州湾碳储(carbon storage)得分为37,远低于中国平均值51以及世界平均水平75。
相似文献106.
107.
武汉长江底钻孔同位素单井法地下水流速、流向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论述了在武汉市长江底部第四纪孔隙含水层中用单井稀释法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在这种试验条件下所得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测试结果表明:武汉长江底部JC II 6号钻孔处地下水流向从上到下都受到地表长江水流的影响。上部受到影响大,而深部较弱,地下水流向从上到下逐渐向东偏转35°左右。上部中细砂层中的地下水流速,大于下部粗中砂层中地下水流速。本次测试由于测定点靠近江心地下水排泄带,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头差0 5m左右,试验虽然采取了特殊的施工工艺,也还可能受到垂向流的微小影响,使测试结果中的水流速度比实际地下水水流速度可能要稍偏大些。但因本点水文地质条件决定了三段之间或地下水流和江水之间无明显的水头差,所以引起的误差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8.
Three satellite-tracked drifting buoys released in the south equatorial current in the Indian Ocean followed the path of the
current moving westward approximately zonally in the vicinity of 10 S latitude. On nearing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 two buoys
moved north and the third moved south. Over the open sea regime the buoys moved with a speed of approximately 30 cm/s at an
angle of about 35° to the left of the wind. The overall tendencies seen in the buoy drift are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elsewhere
in the world oceans. 相似文献
109.
Due to the IO monsoon impact, the tropical IO circulation has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 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IO. However, in mean-state, a relatively closed current loop is established by eastward current along the equator and westward current south of equator, which is regarded as Tropical Gyre in the Indian Ocean. Based on this circulation system, relevant studies were reviewed. Its impact on heat and salt transports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