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88篇 |
免费 | 4360篇 |
国内免费 | 72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04篇 |
大气科学 | 5046篇 |
地球物理 | 4806篇 |
地质学 | 13561篇 |
海洋学 | 5382篇 |
天文学 | 482篇 |
综合类 | 1918篇 |
自然地理 | 33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6篇 |
2023年 | 415篇 |
2022年 | 776篇 |
2021年 | 963篇 |
2020年 | 987篇 |
2019年 | 1178篇 |
2018年 | 875篇 |
2017年 | 1136篇 |
2016年 | 1117篇 |
2015年 | 1232篇 |
2014年 | 1526篇 |
2013年 | 1582篇 |
2012年 | 1700篇 |
2011年 | 1692篇 |
2010年 | 1488篇 |
2009年 | 1693篇 |
2008年 | 1700篇 |
2007年 | 1971篇 |
2006年 | 1821篇 |
2005年 | 1705篇 |
2004年 | 1637篇 |
2003年 | 1387篇 |
2002年 | 1383篇 |
2001年 | 1116篇 |
2000年 | 1085篇 |
1999年 | 926篇 |
1998年 | 855篇 |
1997年 | 744篇 |
1996年 | 670篇 |
1995年 | 525篇 |
1994年 | 550篇 |
1993年 | 408篇 |
1992年 | 310篇 |
1991年 | 251篇 |
1990年 | 181篇 |
1989年 | 175篇 |
1988年 | 109篇 |
1987年 | 81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王筱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95,(2)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潮流量的快速跟踪测量方法,其响应时间只有一个采样时间间隔。实验表明,其准确度可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3.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urrents in the western North Tropical Pacific Ocean by using a barotropic 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with fine horizontal resolution agreed well with observations and showed that the Mindanao Cyclonic Eddy located north of the equator and east of Mindanao Island exists during most of the year with monthly (and larg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scope . strength and central location . In June , an anticyclonic eddy occurs northeast of Halmahera Island, strengthens to maximum in August , exists until October and then disappears . The observed large-scale circulation systems such as the North Equatorial Current . the Mindanao Current and the North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 are all very well reproduced in the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994.
韩崇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92,(4)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黄诸关韧脆性变形带所波及的范围内,断裂、褶皱、劈理、节理等形态构造类型均很发育,经对小型构造的统计及应力场分析证明,矿区变形主要是在海西—印支期长期存在的南北向古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5.
North China, whose total area is 420,000 km2, covers 2 provinces and 2 cities (Shanxi and Hebei provinces, Beijing and Tianjin) and the territories of Henan and Shandong provinces to the north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nd part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nd Liaoning Province. Most of this region, which is situated in the semi-humid, semi-arid continental climate temperate zone, gets an annual precipitation of 500-600 mm, whereas, the perennial average amount of total water resource is 50.99 billion m3, including 33.82 billion m3 of surface water, 32.94 billion m3 of ground water and 15.77 billion m3 of their duplication. Due to the intensive 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 caused by the de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 in North China, key elements of water balance was changed, runoff volume reduced, evaporation increased, vertical movement of moisture strengthened, water circulation pattern transformed from open system into regionally closed system; meanwhile, due to the incompetent water 相似文献
996.
大规模出露于胶-辽-吉造山带的北辽河变基性岩(NLHmetabasicrocks)是恢复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之一,然而,研究者们对这些变基性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有很大争议,制约了对胶-辽-吉造山带早期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本文对北辽河变基性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研究并提供了新的全岩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前人的测试结果,我们对这些变基性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进行了相关探讨。变基性岩侵入于北辽河群的大理岩和碎屑岩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蚀变以及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岩石类型包括变质辉长岩、变质辉绿岩、斜长角闪岩以及石榴斜长角闪岩;前两者具有明显的变余辉长或者辉绿结构,可见自形斜长石,少见原生矿物单斜辉石的残留;后两者主要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部分含有石榴子石变斑晶;此外,岩石中出现大量Fe-Ti氧化物(磁铁矿和钛铁矿)。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北辽河变基性岩均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SiO_2=44.55%~54.11%,Nb/Y=0.16~0.31),以低TiO_2(0.69%~1.99%)和低MgO(多数5.47%~7.97%)为特征,轻稀土轻微富集((La/Sm)_N=1.22~2.66;(La/Yb)_N=1.66~4.56),并具有明显的Nb、Ta、P以及轻微的Zr、Ti亏损,岩石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的三相结晶分异以及Fe-Ti氧化物(磁铁矿和钛铁矿)的堆晶;它们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类似于E-MORB和地壳岩石,并且地球化学组成与MORB相近,而不同于弧玄武岩和板内玄武岩;这些变基性岩的Ce/Pb(3.07~26.58)、(Ta/La)PM(0.47~1.45)以及(Hf/Sm)PM(0.91~1.15)显示出有限的俯冲相关流体的交代作用;此外,大多数不相容元素比值(例如Th/Nb、La/Nb及Th/La等)的变化趋势则表明北辽河变基性岩的岩浆源区不可能是大陆岩石圈地幔,并且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基于这些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研究,我们认为北辽河变基性岩应形成于相对成熟的弧后盆地,这样一个形成环境也表明胶-辽-吉造山带在早期存在~2.1Ga的洋壳俯冲过程,该构造带应该是~1.9Ga岛弧与大陆碰撞形成的一条古元古代造山带。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岩心观察并充分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矿物、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序列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成岩矿物等将储层划分为绿泥石衬边弱溶蚀、不稳定组分溶蚀、压实致密、高岭石充填和碳酸盐胶结5种成岩相。并通过岩心薄片资料刻度测井归纳出不同成岩相在GR、AC等测井曲线及其组合上的响应特征,由此实现各单井储层成岩相的连续划分。对长8油层组层序界面和基准面旋回与成岩相展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序界面附近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及高岭石充填相较为发育,且各井之间对比性良好,同时层序界面也控制了碳酸盐胶结;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最大湖泛面处均发育井间可对比的压实致密相,长82中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砂体一方面易于遭受溶蚀产生次生孔,另一方面由于受沉积驻留和碎屑组分影响导致压实强度较弱,因此物性总体比长81砂体好。 相似文献
998.
GIS中矢量与栅格数据模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GIS软件的多样性,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从数据结构上来说,矢量和栅格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两种主要的空间数据结构。本文通过对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模型的应用比较.对于空间数据从需求分析,以满足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改、更新、增加或者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更好地监测预警江西袁河流域强降水天气,使用江西雨量资料、欧洲中心格点(1°×1°)再分析资料和江西雷达回波等资料,对袁河流域5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袁河流域强降水天气形势场是925~700 hPa切变线、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中心、西南气流达到12~18 m·s-1等因素影响;T-LnP图上整层水汽充沛,可降水量在75 mm以上;降水前低层累积不稳定能量CAPE(1000 J/Kg)和对流抑制能CIN(100 J/Kg)。(2)强降水回波的组合反射率CR在50 dBz左右,回波顶高在13 km左右,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在12 kg·m2左右;40 dBz回波顶高在6~7 km,45 dBz回波顶高在6.5 km以下。(3)强降水和回波强度dBZ成正相关,随降水的增强,回波明显增强;当回波强度≤20 dBz时,雨强几乎不变;当回波强度在20~35 dBz之间,雨强随回波强度增加而缓慢加大;当回波强度在35~50 dBz之间,雨强随回波强度加大明显增加;而当回波强度≥50 dBz时,雨强反而趋于下降或维持。研究结果对袁河流域强降水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服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1981—2012年4—10月青岛市7个观测站逐时降水量资料和同期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青岛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青岛市短时强降水天气概念模型。结果表明:青岛市年短时强降水日数无明显变化趋势;4—10月均有短时强降水出现,7—8月是多发月份;短时强降水的日变化有2个多发时段,主峰在下午到傍晚时段,次峰在凌晨时段;即墨、平度、黄岛为青岛市短时强降水的多发区域,其中黄岛为连续性短时强降水出现最多的区域;青岛市产生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可分为六种类型,西风槽型、横槽型、冷涡型、热带低值系统型、西北气流型、切变线型,其中西风槽型出现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