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400篇
地球物理   476篇
地质学   2659篇
海洋学   38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78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The middle Cenomanian–lower Turonian deposits of Ohaba-Ponor section (Southern Carpathians) were studied from biostratigraphic and isotopic points of view. Both the qualitative and semiquantitative nannofloral analyses, as well as the stable isotope (δ13C and δ18O) data support significant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investigated interval. Two δ13C positive excursions were recognized: (1) an excursion up to 1.8‰ (PDB) within the middle/late Cenomanian boundary; (2) an excursion up to 2.2‰ (PDB) in the 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interval. The oldest δ13C positive excursion recorded (placed within the Acanthoceras jukes-brownei/Eucalycoceras pentagonum Ammonite Zone boundary interval, and in the NC11 Calcareous Nannofossil Zone respectively) could be assigned to the middle Cenomanian Event II (MCEII). During the above-mentioned event,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bundance of Watznaueria barnesae, followed by successive blooms of Biscutum constans and Eprolithus floralis, were observed. The youngest δ13C positive excursion was identified in the 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interval (in the NC12 and lower part of the NC13 Calcareous Nannofossil Zones). Even the amplitude of this δ13C positive excursion is lower in the Ohaba-Ponor section, as generally reported, this may represent the regional record of the OAE2. The successive peaks of the nannofossils Biscutum constans, Zeugrhabdotus erectus and Eprolithus floralis indicate episodes of cooler surface water and high fertility, which preceded and lasted the 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event. Additionally, fluctuations of δ18O values between −2 and −6‰ suggest also cooler conditions within the 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interval.  相似文献   
12.
许继军  杨大文  蔡治国  金勇 《水文》2008,28(1):32-37
长江三峡区间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对三峡水库的防洪安全和运行调度的影响很大.本论文依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基于GIS的机理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三峡区间入库洪水,以尽量减少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利用近期建成的78个自动雨量站网监测的小时降雨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大多数洪水过程的模拟精度较好,但也有的模拟结果较差,其中降雨信息缺失是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北翼J9孔揭示地层和古地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缺少较长尺度的第四纪海陆变迁及环境演变的深入探讨,深达423m的海安县基岩标J9孔为此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该孔松散层岩心,总结其沉积特征,认为岩心可明显地划分为6个特征岩性段。同时,地层古地磁测试结果显示:0~200m为布容正极性世,200~334m为松山负极性世,334m以下为高斯正极性世。综合分析岩心沉积特征并参考古地磁测试结果对地层进行了初步划分,认为:0~39m为全新世地层,39~153m为晚更新世地层,153~200m为中更新世地层,200-334m为早更新世地层,之下为新近纪地层。地层中存在晚更新世晚期特征的硬粘土标志层,指示本地不是冰后期古河谷的发育地。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与古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是上海地区主要建筑持力层之一,也是划分全新统与更新统的标志层,前人已做过大量研究,但尚缺乏古土壤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本文首次从古土壤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该层的古土壤特征,通过粒度分析发现有粘粒的生成,微形态研究发现有粘粒及铁锰、碳酸盐等化学组分的迁移与淀积,化学全量分析得出该层的硅铝率为2.80~3.37,说明该层已发生较强的成土作用,可以确认该层为古土壤层,并进一步把该层划分为4个B层、3个A层,亦即该层为复合古土壤层。根据该层的成土特征,将其命名为古潮土  相似文献   
15.
采用HPTA方法对长江口水中硼进行分析,并与姜黄素法进行比较,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5,变动系数小于5%,对长江口水样分析结果与姜黄素法相比较,其相对误差为-0.4%。  相似文献   
16.
ODP与冲绳海槽海底热水活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爱国 《海洋科学》1996,20(3):25-30
本文简要介绍了ODP与海底热水活动研究,冲绳海槽中部现代海底热水活动区热水活动研究简况及其热水活动特征;就冲绳海槽中部热水活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ODP在冲绳海槽热水区钻探的科学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潮汐沉积率与沉积间断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在浙北奥陶系文昌组和长江三角洲开敞型淤泥质海岸非潮道潮汐纹层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与国外同类研究相近的沉积率。现代海岸进积速度和潮坪沉积的观察及测试证明,上述沉积率是难以置信的。现代潮坪观测表明,潮汐纹层在形成过程中即包含着改造,所保留的纹层占应形成数的不到10%,其余90%以上被侵蚀。小型层序是风暴和平静天气的产物,为风暴层序,与大小潮周期无关。其地层中保留的数量不到应生成数的10%,其余90%被改造。小型层序被侵蚀,其中的纹层随之消失。致使潮坪层序中保存的纹层数仅为应形成数的0.2%。被改造的纹层和单层留下的仅是侵蚀面,即小间断。在进行潮汐沉积高分辨率的研究时应充分重视沉积间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深水航道数学模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二次开发软件ArcView,完成数学模拟所需的计算网格生成及线边界法中地形数据提取的优化。集成ArcView、Visual Basic及长江口潮流数学模型,实现了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及实时互动的动态演示。所开发的长江口数学模型信息系统能根据整治工程需要,提交各类工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若把河口潮位时间序列简单地看为单输入和输出线性系统模型的输入输出信号,借助频谱分析可以将它们在频域内的关系建立起来,用来进行潮位序列的插补,带通滤波技术的应用可使模型的计算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IwrincrIONOn the evolution of palcoenvironment, salt-water encroachmnt and the distributionof subsurface brine in the LaizhOu Bay area, many researches had been carried out, and muchknowledge abeut the gcolOgical features in this area since Late QUaternary was aCquired' ) (H8nand Wu, l992; Han and Meng, l994; Wen et al. l989). However there was IittIe studyon the sedi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nce Quaternary. In this Paper, the element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