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9篇
  免费   610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418篇
大气科学   319篇
地球物理   776篇
地质学   843篇
海洋学   126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526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珠海万山群岛海上生态公园建设规划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辉  王伟臣 《热带地理》2000,20(3):228-232
万册群岛位于珠江口门,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理想的旅游气候,众多的岛屿,广阔的海域,丰富的生物和旅游资源,发展海上生态旅游大有可为。根据珠海市旅游发展战略定位-国际旅游度假会议会展城,认为万山群岛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建设“万山群岛海上生态公园”的规划构想和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域动态监管业务是实施海域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海域监管工作模式、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海域资源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支持成果等方面对江苏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业务进行梳理,以期为全国海域动态监管业务化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21世纪初海洋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海洋科学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迅速发展,海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21世纪初,我国所关注的海洋科学问题中有两方面特别重要,一是海洋在季节、年际、年代尺度的气候变变异中的作用;二是近海系统对自然变异、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的响应。在回顾20世纪对大洋环流和海洋生产力两者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在上述两方面应关注的科学问题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在GIS空间数据建模、空间分析、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如何快速判断要素间空间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维护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目前现有的有关地理空间关系描述及其集成推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分类,分析了它们的适应性与特点,并就本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海洋内部研究海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百年来,人类总是从海洋外面——在船上或者岸上研究海洋。随着技术的最新发展,人类现在可以从海洋内部来研究海洋。简要讨论了海底观测系统和活动观测平台为各领域的海洋研究提供的空前机遇,并指出中国发展海洋科学必须对这一新趋势给予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17.
The Asian monso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Seasonal variations in wind,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Asian monsoon systems affect a vast expans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sia. Speleothem-derived summer monsoon variation in East Asia was previously found to b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illennial-scale change in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 between 75 and 10 ka. New evidence recovered from East Asia, however, suggests that the teleconnection between summer monsoon in East Asia and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 may have significantly reduced during 120 to ~ 110 ka, a period directly after the full last interglaciation and corresponding roughly to 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 5d. This reduction may be due to the low ice volume in the North Hemisphere at that time, which makes the millennial-scale change in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 less effective in influencing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This is important for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paleoclimatic teleconnection between East Asia and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 and for predicting monsoon-associated precipitation in East Asia under a global-warming trend.  相似文献   
18.
以某大理石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矿山岩溶塌陷的机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地下水活动、覆盖层特征、岩溶发育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四个方面,共6个评价指标,建立某大理石矿岩溶塌陷预测评估体系。在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各评价因子分级标准的基础上,以 MAPGIS 空间分析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和系统运行平台,生成某大理石矿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图。  相似文献   
19.
海洋细菌对赤潮藻生长及其产毒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麻痹性贝类毒素小白鼠生物测定法 ,研究了在可控生态条件下两株海洋细菌S1 0 、P42 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及其产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株S1 0 在较高浓度下对藻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较低浓度下抑藻生长作用较弱 ,不同浓度的菌株S1 0 均能有效地抑制藻细胞内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产生 ,且在较低浓度下效果较好 ;菌株P42 对该藻的作用恰好与S1 0 相反 ,在较低浓度下明显抑制藻细胞的生长 ,不同浓度的菌株P42 也能有效地抑藻产毒 ,且在较高浓度下作用较明显。实验用的藻株毒力约为 ( 0 .95— 1 2 .1 4)× 1 0 - 6MU/cell,属于低毒藻株 ,该藻株在培养第 1 4天达到毒性最高峰 ,峰值为 1 2 .1 4× 1 0 - 6MU/cell,之后逐渐下降。讨论了海洋细菌在赤潮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Degradation in Cemented Marine Clay Subjected to Cyclic Compressive Load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fluence of cyclic loading on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cemented marine clay has been studied. This marine clay is of recent Pleistocene origin and deposited in a shallow water marine environment. Open pits were dug in sheeted enclosures and from these pits, undisturbed samples were taken for strength testing. A series of standard triaxial shear tests and stress controlled one-way cyclic load tests were conducted at consolidation stress ranges below and above the preconsolidation pressure. For the stress levels below the preconsolidation pressure, the cyclic loading has brought about the collapse of the cementation bond through an increase in strains, and at higher pressure ranges, the soil behaves like typical soft clay. This experiment studied the rate of development of strain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hows that rate is a function of number of cycles, applied stress, and stress history. In addition, soil degradation during cyclic loading is studied in terms of Degradation Index.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predict stain,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egradation index through an empirical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