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3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508篇
地质学   1967篇
海洋学   486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7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Late Holocene local vegetation succession is reconstructed in twodifferent sites in a small-scale open marsh ecosystem in southwest Turkey.This is done by comparison of the fossil local pollen assemblage zones in twocores with the local pollen data of 40 surface samples from the marsh. Thepollen data are supplemented with sedimentological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Theinsertion of the mean pollen data of the local pollen zones as passive samplesinto the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riplot of the modern samples allowsus to detect modern analogues for the fossil pollen zones. From this numericalcomparative approac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rsh area was relatively dryuntil ca 2500 BP. After 2500 BP the area shifts towards a wet area dominated bySparganium and/or Typha angustifolia. A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arsh vegetationstarts at ca 2400/2300 BP. The area around one core site seems to have beensituated in an area with slowly flowing source water, whereas the other coresite is likely to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by damp conditions. The steadilyincreasing dryness of the marsh area starts after ca 680 BP. The drying upappea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recent agricultural and grazing pressure.  相似文献   
922.
A geochem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paleoproductivity, upwelling intensity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ff central Chile at 35°S (GeoB3359-3) reveals marked changes from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through the Early Holocene. Surface-water produ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the Southern Westerlies) and oceanographic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ACC) systems from the LGM through early Termination I (TI). The northward shift of the climate zones during the LGM brought the ACC, as the main macronutrient source, closer to the GeoB3359-3, SST lowered, and surface water productivity and accumulation rates of biogenic components enhanced. With the poleward return of the Southern Westerlies and the ACC, the subtropical high-pressure system became the dominant atmospheric component southward till 35°S during the late TI and Early Holocene and caused surface water productivity to increase through enhanced upwelling.  相似文献   
923.
本文利用Kiel Climate Model(KCM模式)对全新世气候的模拟结果及其与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简称SST)重建记录的对比, 探讨了全新世北大西洋SST的变化趋势。浮游植物的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显示低纬北大西洋SST在全新世期间有升高趋势, 而在中纬和高纬地区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 尤其是在中纬北大西洋西部, 最大降温幅度达到7.9℃/9.5ka。浮游有孔虫壳体的镁钙比值显示中纬北大西洋东部及高纬北大西洋有增温趋势, 而在中纬北大西洋西部及低纬北大西洋则有降温趋势, 但变化幅度均比较小, 绝大部分在2℃/9.5ka以下。气候模拟结果显示全新世北大西洋SST变化呈现明显的"三核型"经向模态, 在冬春季以增温为主, 降温限于拉布拉多海东南部的北大西洋海域; 在夏秋季以降温为主, 增温限于低纬和高纬北大西洋海域。模拟与重建的对比显示, 中纬和低纬北大西洋的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指标以及低纬西部的镁钙比指标可能反映夏秋季海温, 中纬北大西洋东部的镁钙比指标可能反映冬春季海温, 而中纬西部和高纬的镁钙比指标可能对4个季节的SST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924.
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根据孢粉分析,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历史记载及现代气温观测资料,综合资料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经过研究,初步划分了本区全新世以来的7个气候期,在晚全新世内,进一步划分了7个气候亚期,早全新世,中全新的气候变化具有1500-2000a周期,晚全新世界的气候变化具有500-1000a周期,晚全新世中-晚期的气候变化具200a周期,200a来的气候变化呈冷,热交替出现,具有10-20a或30-  相似文献   
925.
通过对云南华坪葫芦洞FL4石笋进行高精度的ICP—MS—230Th/U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建立了该地区6 060-4 185 a BP间高分辨率的西南季风气候变化时间序列,进而揭示了该时段发生的3次季风减弱事件。 这3次百年尺度(持续时间为90~240a)的干旱寒冷事件,分别发生在6 060-5 950 a BP、5 380-5 140 a BP、4 810-4 620 a BP,呈台阶状演变;而石笋的碳同位素记录揭示了2次强降水事件,分别发生在5 503-5 443 a BP和4 210-4 185 a BP,持续时间分别为25a和60a。石笋碳、氧同位素记录的西南季风减弱以及强降水事件明显受太阳辐射强度的控制。分辨率为3~10 a的碳、氧同位素记录表明,在百年尺度的西南季风气候变化上,叠加了一系列十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呈锯齿状的高频波动。这些短时间尺度的季风气候波动事件与树轮14C 残差、冰芯记录极为相似,反映低纬度地区石笋记录的季风气候与高纬度及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极好的可比性,可能主要是受中低纬度太阳辐射强度以及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是控制印度季风的快速推进或退出(萎缩)以及百年尺度上的气候波动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926.
为了解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对重晶石单矿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晶石单矿物表现出富Al、Si、Fe的特征;ΣREE总量较低,富集轻稀土元素;δEu呈正异常,δCe呈负异常;微量元素富集Ba、Rb、Nb、Th、P等元素,亏损K、Zr等元素;各个中段δ34S均值大于32.6‰,且直方图中只显示一个主峰。重晶石单矿物成因判别图解、ΣREE-La/Yb图解,分别指示了重晶石单矿物形成于热水沉积区,成矿物质来源于沉积岩区;Si O2/Al2O3、MnO/TFe2O3、U/Th等比值指示了弱碱性—碱性的氧化环境;(La/Ce)N、Al/(Al+Fe)等比值指示大陆边缘环境。研究表明,李坊重晶石矿床形成于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的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其Ba主要来源于沉积岩区,S主要来源于寒武纪海水,并且有较多陆源物质的输入。  相似文献   
927.
前陆沉积与变形对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运动的制约   总被引:28,自引:14,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两侧的前陆沉积及其变形现象,揭示了该断裂带同造山活动的大量信息。合肥盆地东侧的郯庐断裂带旁,侏罗系沉积时出现了沉降中心与边缘相,显示这期间郯庐断裂带所处的张八岭隆起已移位至盆地东侧。砂岩的端元组份分析与碎屑白云母的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下扬子地区弧形展布的黄马青群与象山群前陆沉积的物源区为大别——苏鲁造山带,属于原地沉积,表明造山期郯庐断裂带已经出现。大别与苏鲁造山带周边都出现了强烈的前陆褶皱冲断带。合肥盆地前侏罗系基底上印支期的逆冲断层,在郯庐断裂带旁侧明显增多,指示该断裂带曾发生过同造山活动。下扬子地区前陆构造走向向郯庐断裂带方向偏转,反映它们形成时受到了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的影响。这一系列前陆沉积与变形特征,指示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造山中以陆内变换断层的型式出现。该断裂带造山期运动中,东盘为主动盘,并发生了显著的逆时针旋转。独特的徐宿弧形逆冲——推覆构造,表明造山期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幅度达350km。在该断裂带早白垩世的第二次平移中,断裂带向北延伸,又发生了约200km的左行平移。  相似文献   
928.

土壤有机碳储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单元, 明确土壤有机碳储库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土壤碳封存作用的前提。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梯度带22个全新世实测土壤剖面为对象, 在AMS14C、OSL年代约束下, 以千年窗口碳密度为框架建立区域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时空分布模式, 从剖面序列和区域尺度分析全新世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 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自全新世以来明显增加, 12~9ka、9~6ka、6~3ka和3~0ka时段累积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21kg/m2、4.28kg/m2、6.92kg/m2和9.83kg/m2; 在空间上, 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密度整体上自西南向东北呈增加趋势, 东北部高值区为35~50kg/m2, 西部低值区为4~9kg/m2。无论在空间分布还是时间分布上, 东北地区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受气候要素(尤其湿度)控制。这表明, 全新世生物生产力较为稳定, 当气候偏冷湿时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这也意味着未来气候变暖不利于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封存。

  相似文献   
929.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古岩溶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下二叠统太原组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主要由灰岩、岩屑石英砂岩、泥岩和煤岩组成。太原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的陆表海潮坪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北部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南部发育碳酸盐潮下带—潮间带及陆源碎屑潮下带。太原组中普遍发育冲刷充填现象,说明短期的沉积间断发生频繁。太原组中岩溶角砾岩发育,主要为镶嵌状角砾岩,见到少量裂缝角砾岩和紊乱角砾岩。太原组中的岩溶形成于同生期,没有形成岩溶地貌。与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相比,太原组灰岩具有较高的Mn和Fe含量,明显低的Sr含量和δ18O值。这是由于埋藏作用和淡水淋滤所引起的,低的Sr含量和δ18O值主要由淡水淋滤所致。与大多数地质学家研究得出的二叠纪生物和非生物成因的方解石的δ13C值相比较,太原组方解石的δ13C值无明显差异。宏观和微观特征均说明太原组存在古岩溶。岩溶作用使得灰岩的储集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930.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烃源岩的组合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近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成藏组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系统采集该组 6 0 0余块烃源岩样品和 30个油田 186个原油样品 ,分别进行了多项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合其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将沙河街组烃源岩划分为咸水湖相 (沙四段上部 )、半咸水深湖相 (沙三段下部 )和淡水湖相 -三角洲 (沙三段中部 )三种成因类型 ,它们分别对应欠充填、平衡充填和过充填的湖泊类型 ,代表了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三种最基本的成因模式 ;并发现沙河街组烃源岩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 ,尤其在平衡充填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 ,这种非均质性与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 ,据此提出了波动湖相沉积。通过深入的油 -源对比工作 ,确立了咸水湖相和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为东营凹陷的主力源岩。还探讨了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和油气运移方式 ,指出咸水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分布在盆地的边缘 ;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心 ,油藏类型主要为隐蔽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