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15篇 |
免费 | 1616篇 |
国内免费 | 8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33篇 |
大气科学 | 1601篇 |
地球物理 | 1487篇 |
地质学 | 1647篇 |
海洋学 | 553篇 |
天文学 | 60篇 |
综合类 | 427篇 |
自然地理 | 12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142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54篇 |
2021年 | 344篇 |
2020年 | 322篇 |
2019年 | 386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285篇 |
2016年 | 303篇 |
2015年 | 341篇 |
2014年 | 359篇 |
2013年 | 416篇 |
2012年 | 354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351篇 |
2007年 | 372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244篇 |
2004年 | 221篇 |
2003年 | 201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59篇 |
2000年 | 134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介绍了组合数学的概念、起源与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组合数学的特点,阐述了组合数学与计算机软件的联系,并着重通过两个例子说明了Ramsey数在计算机科学的信息检索、分组交换网设计分支中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22.
应用1961—2006年我国599个站的冬季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各月最低(高)日均温度、低温日数及三种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冬季各月最低、最高温度的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月份升温最显著,日均气温低于5℃的冷日数和日均气温低于-10℃的严寒日数在冬季各月都是减少的。全国近46年冬季极端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1986年出现一次跃变,2006年最少;极端高温日数普遍增加,1995年出现跃变,1998年达到峰值;霜冻日数在27°N-46°N间区域显著减少,跃变点在1987年,最低值出现在1998年。 相似文献
123.
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机体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10g/kg抗菌肽制剂喂养体重0.10±0.01g、体长2.17±0.11cm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30d,进行10d的水浴攻毒(鳗弧菌10~8/mL),探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凡纳滨虾生长、成活率、免疫保护率,以及肌肉中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相对增重率、成活率和对致病菌的免疫保护率(P<0.05),但对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未受外界微生物刺激时,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总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P<0.05),受外界微生物刺激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喂养凡纳滨对虾可提高对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能力(P<0.01)。因此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喂养凡纳滨对虾可提高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24.
�ռ�����ؾֲ�ָ��Moranָ����Gϵ���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о????????????????????????????Moran?????G???????????????????????Щ?д?????????????????м??????????????????????ó????G?????????Moran????????? 相似文献
125.
植被覆盖度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遥感反演的关键参数。盐碱地植被覆盖度的准确测量对研究地表植被蒸腾、土壤水分蒸发及土壤退化、盐碱化等具有重要意义。过绿指数(Excess Green index,ExG)对绿色植被比较敏感,能突显植被信息,去除土壤、阴影的干扰。通过对吉林西部盐碱地玉米、高粱、绿豆、杂草、土壤数字图像特征分析,利用改进过绿指数(Modified Excess Green index,MExG)算法计算植被和土壤的MExG值;并确定区分植被和土壤的MExG阈值为40,进而计算植被覆盖度。本文采用监督分类的最大似然法对比验证MExG自动提取结果,并对两种方法计算的玉米、高粱、绿豆和杂草的覆盖度,分别进行目视判读和t检验。研究表明,MExG自动提取方法具有客观性强,处理时间短,分类精度高等优点,是计算不同植被类型覆盖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6.
127.
关于高精度航空磁测中的磁补偿原理及补偿效果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精度航空磁测来说,飞机磁干扰必须有效的消除,其方法是补偿飞行。补偿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探飞行数据的质量,所以有必要采用一些量化指标对磁补偿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对补偿飞行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这里介绍了飞机磁干扰场的补偿原理及两种评价补偿效果的指标:品质因数(FOM值)和标准差(σc),采用了这两个量化指标对磁补偿的效果进行评价,就能对补偿飞行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LT)近夜侧的部分。与地磁活动指数Kp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Kp值为2-3之间时多重极光弧有较大的出现率,这说明中等地磁活动情形下午后多重极光弧有较高的出现率。事件分析表明多重极光弧的强度变化与地磁Pc5脉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有类似的频谱特征,这说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可能与同时出现的Pc5地磁脉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9.
近30年来长江源区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2004年和2008年共4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土地覆被转类途径与幅度、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和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分析评价了长江源区近30年来土地覆被与生态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是长江源区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2008年草地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66.93%。在7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2004年和2004-2008年的3个时段内,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变化率分别为-0.15、-0.24和0.01;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分别为-0.20、-0.66和0.08。近30年来,长江源区土地覆被和生态状况总体经历了变差-显著变差-略有好转的过程。2004-2008年,长江源区年平均温度比前期(70年代中后期-2004年)升高了0.57℃,年平均降水量比前期增加了17.63mm。区域气候变化有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后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对植被恢复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土壤侵蚀危险度的计算与影响因子分析——以福建安溪红壤水土流失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水土保持科学的发展,有关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对土壤侵蚀危险度评价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分析了安溪县各强度等级的土壤侵蚀在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的面积分布情况,计算了不同高程带、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然后,以各影响因子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为权重,计算了不同侵蚀影响因子在安溪县各子流域的土壤侵蚀危险度,既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又保证了土壤侵蚀危险度的计算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明确了各子流域土壤侵蚀发生的可能程度最后,依据土壤侵蚀危险度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规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了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