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3篇
  免费   880篇
  国内免费   288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78篇
地质学   7380篇
海洋学   33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进入21世纪的勘查地球化学:对生态地球化学的展望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通过对国内外地球化学填图进展的简要回顾 ,认为生态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填图的必然产物。根据中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工作部署和研究需求 ,初步提出了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同时指出 ,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将成为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992.
鄂东丰山矿田卡林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东丰山矿田主要由丰山 (封山洞 )铜矿床、鸡笼山金铜矿床和李家湾铜矿床组成。经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 ,确认矿田内存在卡林型金矿 ,金平均品位约 5× 1 0 -6,远景储量在大型以上。该卡林型金矿的主要特征是 :(1 )分布于丰山斑岩体周围的中酸性岩脉发育区 ;(2 )容矿岩石为下三叠统大冶组薄层状 -纹层状和角砾状碳酸盐岩 ;(3)矿体主要受高角度断层控制 ,通常产于岩脉的一侧或附近 ;(4 )矿石普遍具白色细网脉状方解石化和碳泥化 ,裂面上常见黑色碳质被膜 ;(5 )金主要为次显微金 ;(6 )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源层 ,部分来自岩浆 ,成矿热液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993.
粤西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西金矿床分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变质岩型.赋金地层主要为云开群上亚群和寒武系八村群,它们具有较高的含金丰度,可作为本区金的矿源层.在区域变质或混合岩化作用下,矿源层中的金可能发生活化、转移并在局部富集.海西-印支期花岗岩有继承变质岩、混合岩的特征,分异演化程度不高,这对金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994.
吉林省延边卧龙地区青龙村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青龙村群分布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类,少量片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变质作用由角闪岩相退变为绿片岩相.其原岩为钙碱性安山岩和流纹岩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青龙村群所属构造环境为岛弧区,岩浆同源,并经过岛弧区玄武质岩浆的分异作用,而玄武质岩浆产生与富集型MORB地幔经历中等程度部分熔融有关,Ti相对于Zr弱亏损可能与岛弧区俯冲深度有限有关.这表明青龙村群是华北板块北缘古亚洲洋俯冲消减的结果,并且与周围岩群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95.
广西大厂矿田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厘定了广西大厂矿田岩浆岩的侵入期次,并在花岗岩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分析,运用岩石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结合岩体产出的地质条件,对区内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提出大厂矿田不同期次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化阶段,区内成岩的主体构造环境为较稳定的区域拉张环境,这种长期稳定的以拉张为主体的构造环境是区内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96.
邵建波  范继璋 《地球学报》2004,25(3):309-312
吉林南部早中元古宙老岭群珍珠门组镁质大理岩稀土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分为2种,分别发育于Ⅰ、Ⅱ分布区。Ⅰ分布区稀土总量相对较低,稀土分异差,曲线平坦;Ⅱ分布区稀土总量相对较高,稀土分异明显,曲线右倾。各区稀土特征的差别反映出来源和形成时大地构造环境的差别。大地构造环境Ⅰ分布区为与深大断裂有关的拗拉谷,Ⅱ分布区为具有火山活动的大陆裂谷。珍珠门组不具有地层意义,应当解体。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的达茂旗黄合少、察哈尔右后旗古城和河北尚义县八道沟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北麓,索伦缝合带以南,沿近东西方向展布。主要岩石类型为正长岩、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SiO2含量59. 08%~66. 52%, Al2O3= 15. 34%~21. 67%,A/CNK<1。属于准铝质中性岩范畴。全碱含量(Na2O+K2O)均在8%以上,在岩石的碱度率AR—SiO2图解上大多数样品落入碱性与过碱性区域,里特曼指数σ值从3. 73~10. 83均位于碱性或过碱性系列,属于碱性岩。岩体的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和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Ti、P、Nb和Ta等为特征。岩石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并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较明显的特征。除极个别样品外,岩石具有Eu负异常(δEu= 0. 35~0. 91)。通过对察哈尔右后旗古城正长岩体和河北尚义县八道沟富碱侵入岩体的高精度测年研究,获得其SHRIMP锆石U- Pb年龄分别为413. 2±3. 3~415. 0±5. 9 Ma和366. 8±5. 2~372. 3±4. 7 Ma,表明其均为古生代泥盆纪富碱侵入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前人关于阴山—燕山北麓其它富碱侵入岩体(内蒙古固阳东高家村碱性正长岩体、黄合少碱性正长岩和冀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 )的研究成果,推断在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北麓一带,可能存在一条东西方向展布的晚古生代泥盆纪富碱侵入岩带。根据该岩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Ta/Yb—Th/Yb与Zr/Nb—Zr/Nb—Y/Nb判别图推测其岩浆物质来源可能与富集地幔有关,按照成岩温压环境指示,其形成深度位置约为下地壳,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明显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依据前人关于碱性岩特征的研究,结合本文研究岩体的岩石化学特征和及Rb—Nb+Y构造判别图解指示,推测岩体形成于张性构造环境,可能与古生代志留纪末兴蒙造山带南部发育的白乃庙岛弧带和华北克拉通发生弧—陆碰撞后的伸展背景相关。  相似文献   
998.
李猛兴 《地质与勘探》2019,55(3):765-778
本文对晋蒙地区的西施沟复式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及其对华北克拉通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启示。该岩体的岩石类型从中性岩至酸性岩连续变化且以中性岩为主,内部广泛发育微粒闪长质包体,具明显的岩浆混合成因;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160.19±0.50Ma,为中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属于准铝(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稀土总量(ΣREE)中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无明显负铕异常;均富集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具明显的陆壳成分特征;其形成可能与中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为华北板块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北拉萨地块纳木错西缘变质辉长岩和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变质辉长岩和花岗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分别为720±6Ma和732±7Ma,相当于新元古代中期。变质辉长岩为钙碱性系列,具有Nb、Ta和Ti负异常,与岛弧玄武岩类似。变质辉长岩中锆石具有较高的εHf(t)值(+5. 2~+9. 7),应当是源自俯冲环境下相对亏损的地幔楔。花岗片麻岩原岩为I型花岗质岩石,并且具有较为均一的锆石εHf(t)值(-3. 3~+0. 3),可能形成于地壳内古元古代变质火成岩的部分熔融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变质辉长岩和花岗片麻岩的原岩应当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的洋壳俯冲消减过程。北拉萨地块上的前寒武纪岩浆和变质记录与东非造山带的活动时限较为一致,因而北拉萨地块可能与东非造山带具有亲缘性。  相似文献   
1000.
陈博  侯泉林  冯宏业  郭虎  许英霞 《岩石学报》2019,35(7):2086-2104
阿沙哇义金矿位于中国新疆南天山造山带,属于著名的中亚南天山锑-汞-金成矿带的东延部分。该矿床严格受断裂所控制,以浸染状黄铁矿化、毒砂化为特征。矿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无矿或贫矿石英阶段,中期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晚期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中期是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摩尔含量为75%~93%,其次为CO_2,摩尔含量为6%~25%,其余为CH_4、C_2H_6、H_2S、N_2和Ar;液相成分阳离子以Na~+为主,含少量K~+、Ca~(2+)离子,阴离子以Cl~-为主,SO~(2-)次之;矿石的Au含量与其流体的CO_2含量呈反相关,与K~+含量呈正相关。硫化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围岩地层和矿石中的黄铁矿和毒砂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Au含量为0~0. 09%,平均值0. 03%;毒砂Au含量为0~0. 28%,平均值0. 07%;(2)黄铁矿和毒砂Au含量与其自形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环带状黄铁矿较均质结构黄铁矿具有更高的Au含量;(4)岩体中的黄铁矿几乎不含Au。在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金矿富集机制、成矿温压条件等方面,该矿床与世界上大多数造山型金矿显示出一致性,成矿类型应属于剥蚀程度较浅的造山型金矿。断层阀作用控制的断层愈合-破裂导致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本区金富集、沉淀的最重要机制,但流体混合机制对金的富集沉淀也发挥了作用。黄铁矿、毒砂发育及较多的含炭物质三者共存是本区寻找富矿的关键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