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285篇
地球物理   259篇
地质学   1024篇
海洋学   29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4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2 毫秒
751.
沉管隧道抗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长江沉管隧道为例,利用动力有限元法对沉管隧道进行抗震分析;对埋深、地质条件、水等因素对沉管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结沧,供有关人员进行抗震设计和抗震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52.
寒区冻土环境与人类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人类工程活动已逐渐成为影响冻土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导致冻融灾害的主要因素。本文定性地讨论了人类工程活动对冻土及环境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冻土工程活动进行分类的思想,并给出一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753.
分析了洛阳地震台依法保护地震观测环境的实践,认为这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重要工作,需要建立一支地震观测和法律相结合的专业队伍,提出了保护工作要坚持的5项原则。保护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地震监测设施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要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发挥政府机关对保护工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54.
刘家仁 《贵州地质》2006,23(2):142-146
本文介绍了人为矿床的概念和研究概况,论述了人为矿床的分类、特征及开发利用的意义、优势、工作重点和难点。文章指出:人为矿床就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可以进行规模化利用而现在仍被视为“废弃物”的各种物质;人为矿床大多具有污染源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开发利用人为矿床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釜底抽薪之法,开发利用人为矿床可以收到经济和环保的双重效益;人为矿床具有活动性和增生性,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床,开发利用人为矿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人为矿床的分布与人类活动区域相关、赋存状态迥异于自然矿床、物质成分十分复杂;人为矿床具有可人为控制的特性;开发利用人为矿床,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755.
王海深 《气象科技》2014,42(6):1114-1117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准站容易遭受雷击损失严重的问题,从GNSS基准站自身特点出发,参考传统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法,依据防雷设计原则,分析了GNSS基准站的防雷等级,从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方面对防雷过程中接闪、引下线、接地、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等重要环节及电涌保护器等重要装置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各环节的具体防雷措施。实际应用表明所设计的方法科学实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提高基准站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756.
以广西一些城市地域特点的气候条件为背景,浅析建筑设计适应气候条件的一些思路和若干手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57.
赵文辉 《探矿工程》2020,47(11):19-24
川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由于构造活动发育,岩体松散破碎,裂隙及承压水发育,勘察这些地层过程中时常发生塌孔、掉块卡钻、冲洗液漏失等复杂情况。本文针对隧道出口段地层设计的定向水平孔,在钻进过程中出现孔壁失稳和冲洗液漏失等问题,通过分析孔内地层特征、漏失情况,提出了适宜的冲洗液体系。随后,进行正交实验快速得到护壁堵漏材料掺量的最优组合,并通过后续的工程实践结果验证并改进,使得冲洗液工艺效果明显。优化配方后的冲洗液,能够大幅度减少孔内事故,有效地促进勘探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58.
《地学前缘(英文版)》2020,11(6):2197-220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uitability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the fluoride content and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from Robles Department (RD) and Banda Department (BD) in Santiago del Estero (Argentina). For the original statistical study, evaluation of nine parameters (fluoride, pH, conductivity, atmospheric and water temperature, total dissolved solids, chloride, hardness, and alkalinity) of 110 collected underground water samples from 23 dispersed rural areas was proposed.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sampling taken from wells at different depths. Fluoride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a standard colorimetric method in two seasonal periods, the dry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and rainy (from October to March) perio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for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pH,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and temperature does not reveal any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iny and dry seasons studied. In both seasons,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verage was 22 ​°C. With respect to fluoride content, approximately 50% of the analysed groundwater samples exceeded the limit established by current legislation (1.0 ​mg/L), obtaining concentration levels in the range of 0.01–2.80 ​mg/L.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e un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 (quartiles calculation,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multivariat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cluster analysis to establis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 of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waters in the region studied.  相似文献   
759.
季则舟 《海洋与湖沼》2022,53(4):830-837
对于海岸工程所遇到的自然灾害,仅以加大结构尺度与结构强度的传统方法应对是不可取的。改变传统理念,通过改善工程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工程韧性是较合理的选择。韧性海岸工程以工程系统与环境相协调,具有吸收和适应自然力、灾害情况下维持其功能以及灾后可快速恢复的能力为特征。针对港口工程、海岸及港口防护工程建设提出了韧性工程实施策略及方法。以韧性工程理念对港口规划与平面布置、复杂环境下的码头结构及航道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原则与方案。海岸及港口防护工程可采用多重防护、吸收性防护、变形型防护及生态型防护等类型,以改善工程与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工程韧性。  相似文献   
760.
王申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1):30-34
本文简要论述了日照市奎山地区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因子的特征。对海水入侵、水质污染、海岸带开发、采石对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产生和危害进行了阐述。选取土壤、工程地质、地下水、地下水水力坡度、第四系厚度和植被6种因子进行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将研究区分为良好区、较好区和较差区。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适宜性小区,并分别提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