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4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880篇
测绘学   1084篇
大气科学   653篇
地球物理   1563篇
地质学   1905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468篇
自然地理   56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管地贫硫银金矿床进行了近场源二极激电法的应用研究,获得了三高一低的次级低缓激电异常,即高ηs、R_2、Js,低ρs,表明用次级参数表示的激电弱异常要明显,为增加矿量,提高地质找矿效果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2.
判定地下水二维水动力弥散参数的直线图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散参数的求得,是正确认识地下水污染运移及对其控制的前提。本文根据极值理论和非线性方程线性化手段,导出了浓度和时间变化的线性关系,得出了确定弥散参数的直线图解法。它可以弥补其它方法的不足。借用实际弥散试验资料对其进行了检验,表明所建数学模型与实际模型之间吻合良好,即所求得的参数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93.
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为背景,对近年来信息处理中一些重要的新技术(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信号重构、小波变换等)以及计算机网络在这一领域中的一些较典型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可能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2003年6月青岛崂山4级震群序列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震群监测、地震影响、地震地质构造、序列特点及性质判定等方面对2003年6月青岛崂山王哥庄发生的4级震群进行了介绍及初步分析。此次地震的活动强度、频次、持续时间均为青岛历史上所罕见。地震时整个青岛市普遍有感,震中区有一定破坏,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5.
基于复模态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无限地基辐射阻尼问题,引入复模态情况下的具有非简化的堆积阻尼矩阵的阻尼模型,并针对具有集中质量阵的阻尼模型提出了合并与质量有关的阻尼和堆积阻尼的思想,并据此提出了一种修正此类有限元模型的两步法,首先从复模态参数中提取实模态参数,采用基于模态残余力的识别算法修正刚度矩阵,然后根据复模态参数和已得的刚度矩阵来识别阻尼模型中的刚度参与系数和质量阻尼堆积阻尼联合矩阵。  相似文献   
96.
依兰-萝北地区地震危险区地震活动跟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和地震学参数变化两项指标,采用有时间段的时空扫描进行演化研究,逐步将这种演化研究推进到短期阶段进行跟踪研究。认为依兰-萝北地区近期发生5级左右地震可能性较小,黑龙江断裂两侧可能会有4级左右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97.
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安徽省较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历史地震分布特点,利用直达波最大振幅比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在对安徽淮河中游区1974年以来近百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聚类及空间合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断块南缘的安徽淮河构造变形带及邻近块体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块体运动方式、应力场随时间变化等。结果显示:淮河构造变形带及其邻近块体上震源断层总体上以近走滑型或斜滑型破裂为主,但倾滑型破裂也占一定比例;该地区构造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垂向作用。其中淮北和皖中块体仍可能分别向SWW和NEE方向运动,并在淮河构造变形带上产生左旋剪切作用,呈现一定的继承性活动特征;各块(带)上主压应力P轴走向随时间的变化在总体上较为一致,而各时段之间P轴方位存在一定差异,显示安徽淮河中游区受华北和华南应力场的共同作用,但其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控于华北应力场。  相似文献   
98.
基于GIS的攀西地区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攀西地区以良好的铂族元素(PGE)成矿地质背景,而成为我国铂族元素找矿热点地区之一。本文在建立攀西地区铂族元素矿床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了该地区的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峨眉山玄武岩、基性一超基性岩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研究区的深大断裂对铂族元素的富集表现出很好的控制作用,峨眉山玄武岩为铂族元素的矿源层之一,岩浆岩为铂族元素的富集提供了成矿物质及成矿能量。  相似文献   
99.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1303 Hongton M=8 earthquake has been established. Using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 of G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and isoseismal of the earthquake are studies. By comparing with the standard earthquake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the abnormal damage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 is found, s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ab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tectonics, site condition and basin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n the ground motion generated by earthquake source and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near source also ar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n seismic zonation, anti-earthquake design,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ding produced by the abnormal density distribution are discussed. 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important fundamental research “The Basic Research of Important Project in Damage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t project “Th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Anti-earthquake Structure Research” from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10th Five-year Plan. Contribution No. 04FE1008,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00.
The mapping of saline soils is the first task before any reclamation effort. Reclamation i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soil salinity in space and how it evolves with time. Soil salinity is traditionally determined by soil sampling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Recently, it became possible to complement these hard data with soft secondary data made available using field sensors like electrode probes. In this study, we had two data sets. The first includes measurements of field salinity (ECa) at 413 locations and 19 time instants. The second, which is a subset of the first (13 to 20 locations), contains, in addition to ECa, salinity determined in the laboratory (EC2.5). Based on a procedure of cross-validation, we compared the prediction performance in the space-time domain of 3 methods: kriging using either only hard data (HK) or hard and mid interval soft data (HMIK), and Bayesian maximum entropy (BME) using probabilistic soft data. We found that BME was less biased, more accurate and giving estimates, which were better correlated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than the two kriging techniques. In addition, BME allowed one to delineate with better detail saline from non-saline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