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01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203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利用一个斜压两层海洋模式解析地研究了赤道东、西太平洋对信风张弛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当赤道上空偏东信风张弛或转为西风时,由于打破了海洋原来的平衡关系,结果在赤道东、西太平洋的温跃层附近产生了扰动并开始传播.西太平洋温跃层附近的扰动向东传播的速度远大于东太平洋扰动向西传播的速度,而且与东太平洋温跃层扰动向西传播的狭窄范围和小振幅相比,西太平洋温跃层扰动向东传播的范围和强度均很大.这与最近几次强厄尔尼诺增暖事件暖水从赤道西太平洋向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迅速传播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2.
徐文博  张铭杰  包亚文  满毅  李思奥  王鹏 《地质学报》2022,96(12):4257-4274
塔里木克拉通东北缘坡北、磁海等地二叠纪幔源岩浆活动形成了镍钴硫化物矿床和铁钴氧化物矿床,两者赋矿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年龄相近(290~260 Ma),主、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相似,分配系数接近的微量元素比值分布于相同趋势线,揭示两者岩浆源区相同,可能为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或软流圈地幔。两类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中Co与Ni含量正相关,Co主要富集在基性程度高的岩石中;块状硫化物与磁铁矿矿石中Co与Ni相关性差,Co和Ni具有不同的富集机制,Co热液富集作用明显。北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是地幔柱相关软流圈上涌,诱发俯冲板片交代的亏损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高镁母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壳源混染、硫化物饱和富集镍钴形成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富铁母岩浆氧逸度高、富水,岩浆分离结晶磁铁矿、叠加热液作用富集钴,形成铁钴氧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53.
LASG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CM-1.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最新发展的一个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基本性能. 该模式是在LASG灵活的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英文缩写为FGCM)的初始版本FGCM-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该系列耦合模式的第二个版本,即FGCM-1.0. FGCM-1.0通过一个通量耦合器将大气、海洋和海冰三个分量模式耦合在一起,其中海洋分量模式是LASG发展的一个涡相容分辨率(eddy-permittin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大气和海冰分量模式则为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大气环流模式CAM2和海冰模式CSIM4. 耦合模式完整地考虑了海气界面上的动量、热量和淡水通量交换,尽管在模式中没有使用任何形式的人为的通量调整或者通量距平方案,模式还是比较合理地模拟出基本的气候形态. 通过对该耦合模式长期积分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式能够比较好地模拟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以及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基本特征;与FGCM系列耦合模式的最初版本FGCM-0相比,FGCM-1.0模拟的北赤道逆流(NECC)和ENSO循环更加真实.  相似文献   
54.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结晶分离早期形成镁铁矿物,镁铁矿物中的Ni和Mg是相容元素。随着结晶分离作用的进行,Ni、Mg在硅酸盐岩浆及后形成的硅酸盐物质中的丰度下降。橄榄石中Ni含量及硅酸盐物质MgO/FeO比值都与母岩浆的相关值相关,据此可推断母岩浆的信息,它们之间可由实验测得的系数相联系。当岩浆饱和硫化物时,在结晶分离过程中硫化物珠滴会与镁铁硅酸盐物质一道析出,同时,与硫化物非饱和岩浆相比,过多的Ni会随之析出。这也反映在Ni、Mg含量比无硫化物分离时有更迅速的降低上。Ni、Mg含量变化值可以在VoiseysBay侵入体的模式曲线上反映出,加拿大Labrador的这一侵入体赋存了一个世界级的Ni-Cu-Co硫化物矿床。过去的作法是将侵入体中橄榄石的Ni、Mg含量与Simkin和Smith得出的各种火成岩中橄榄石的Ni、Mg含量相比较以确定Ni亏损,进而假定橄榄石来自硫化物饱和、有经济价值的岩浆。现在的研究显示这种简单的对比会导致错误。将样品数据与模式曲线对比并反映出侵入体矿物结晶堆积特征是重要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样品数据能很好地被模式曲线拟合。以在VoiseysBay的研究为例,当硫化物液相与硅酸盐矿物被去除后,硫化物非饱和的分离作用期就会显现出来,随后是硅酸盐结晶作用期。  相似文献   
55.
Abstract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has been linked to climate anomal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global ENSO-streamflow teleconnection and identifies region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may be exploited to forecast streamflow several months ahead. The teleconnection is investigated by fitting a first harmonic to 24-month El Niño streamflow composites from 581 catchments worldwide and the potential for forecasting is investigated by calculating the lag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amflow and two indicators of ENSO. The analyses indicate clear ENSO-streamflow teleconnections in many catchments, some of which are consistent across large geographical regions. Strong and regionally consistent ENSO-streamflow teleconnections are identified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and weaker signals are identified in some parts of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NSO-streamflow relationship and the serial correlation in streamflow can be used to successfully forecast streamflow. The streamflow forecasts can be used to help manage water resources, particularly in systems with high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Australia, southern and drier parts of Africa and some areas of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56.
对Li_2O-(Mg、Zn、Ni)O-V_2O_5三元体系在500—800℃相图的研究表明,在每个系统内部都出现了一个依端员组分摩尔比为1:2:1的化合物。即橄榄石型的LiMgVO_4,硅铍石型的LiZnVO_4和尖晶石型的LiNiVO_4。不同的是,Li_2O-MgO-V_2O_5中发现了第二个三元相和一个固溶体。LiO_2-NiO-V_2O_6中得出一个固溶体,而LiZnNO_4中未得固溶体。  相似文献   
57.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monsoons have been studied utilising homogeneous rainfall records of 41 years (1951–1991) from Malaysia and upper air data of stations in Asia, Australia and Western Pacific. Sources of upper air data ar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nd Kuala Lumpur Northern Winter Monsoon Activity Centre. Extreme wet and dry year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the influence of ENSO on Malaysian annual rainfall has been discussed. Influence of ENSO on the performance of northern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 has also been studied from Malaysian rainfall data. Further, regional circula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El Nino and La Nina years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No linear trend has been found in the annual rainfall of 16 stations in Malaysia. Most El Nino years are associated with below median and La Nina years with above median rainfall at most stations in Malaysia. ENSO has greater influence over East Malaysia than peninsular Malaysia.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rainfall with reference to ENSO conditions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s. Also, circulation featur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foresee El Nino/La Nina events.  相似文献   
58.
陈民扬  庞春勇  肖孟华 《地球学报》1994,15(Z1):138-144
煎岭镍矿与同类矿床相比,具有特殊的地质、地球化学物征,是一种特殊类型镍矿。本矿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特征,表现出成矿体为岩浆与地层两端元混合趋势,成矿流体分属于Mg2+-Ca2+-Na+-F-(Cl-)型。根据 Pb、Sr、O、H、C 同位素及 REE资料,作者认为该镍矿的形成与后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后期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力与热液,使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本文最后提出了初步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9.
EI Nino类型年对低纬大气环流及我国天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热带格点风及OLR资料,通过统计和物理量诊断,讨论了El Nino不同过程类别的低纬环流的差异和季节性特征以及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El Nino年的不同类型间存在着差异。它们在常定动能、动量和温度的分布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El Nino不同的过程类别对我国降水、气温的影响不同,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60.
施丹平  王国兰 《气象》1993,19(9):24-27
分析1951年以来苏州夏季高温以及持续高温与厄尔尼诺、亚洲经向环流指数、副高强度指数的关系,1992年夏季根据GMS卫星云图所反应的厄尔尼诺状况和其他因素,对日本96-192小时的数值预报进行修正,准确及时地作出了持续高温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