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66篇
地球物理   239篇
地质学   437篇
海洋学   18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coupling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for the whole Thau lagoon (Mediterranean coast of France)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crophytes and the oxygen and nitrogen cycles. Ten species have been inserted as forcing variables in the model. Plankton dynamics, shellfish cultivation impact and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re also considered, as well as nutrient and oxygen exchanges between the sediment and the water column.Simulations with and without the macrophytes have shown that the system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a highly structured pattern involving lagoon nitrogen and oxygen cycles. This pattern is created by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macrophytes, watershed and oyster farming.The model has been also used to assess the total annual macrophyte production at the whole lagoon scale. Comparisons with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and with results from other temperate lagoons have underlined the high productivity of the Thau lagoon supported by active nutrient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22.
Based on the existing Land Surface Physical Process Models(Deardorff, Dickinson, LIU, Noilhan, Seller, ZHAO), a Comprehensive Land Surface Physical Process Model (CLSPPM) is developed by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physical processes of the earth‘s surface-vegetation-atmosphere system more completely. Compared with SiB and BATS, which are famous for their detailed parameterizations of physical variables, this simplified model is more convenient and saves much more computation time. Though simple, the feas...  相似文献   
23.
美国长期生态研究计划:背景、进展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长期生态研究计划于1980年启动,至今在理论研究、开发技术和服务社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该计划的发展分为 3个阶段,每一阶段大约为10年。在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研究站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格局方面的研究并系统采集和存贮了有关数据;在1990 -2000年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其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开展跨站的网络研究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揭示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格局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特征;按照规划,美国长期生态研究计划的发展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后,其工作的重点是开展综合研究、进行生态预测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信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唐川 《山地学报》2004,22(4):451-460
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是斜坡不稳定的敏感区,根据1988-2000年的区域调查和统计,区内发育山地灾害点1697处,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泥石流沟808条,体积大于1×104m3的滑坡580处,体积大于1000m3的崩塌309处。用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敏感因子包括岩土体类型、山坡坡度、降雨、土地利用、地震烈度和人类活动。在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对敏感因子集成评价而产生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全区面积6464km2的8 77%,中危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1 51%,低危险区占41 12%,无危险区占8 60%。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或工程师在土地发展规划中选择最佳建设场所,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在剖析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不同消费水平对生态足迹时空变异的影响,划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两类不同的消费群体,分别计算各自的生态足迹,其次进一步细化模型中人均水资源足迹,从而构建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平衡模型。根据平衡模型计算出生态盈亏,得出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结果。并以1999年北京西部山区门头沟区为例,进行模型计算和生态可持续评价,结果表明1999年门头沟区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说明该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对门头沟区的初步研究基础上,指出生态足迹作为山区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的优点及当前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26.
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爆发频率高,多年来崩滑坡、泥石流等高危险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地质灾害及时预警一直是我国在应急方面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北斗、GPS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组网,GNSS技术逐渐成为当前提供时空位置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数据实时性、设备低功耗、搭建便捷化等特性,成为解决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的理想技术手段。本文利用BDS+GPS+GLONASS时空信息数据,构建了面向地质灾害监测的中长基线毫米级精度的崩滑坡监测解算方法,确定了双差观测的载波相位解算模型。最后在重庆新浦区域展开试验应用,实现了基于高精度时空信息的毫米级滑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为预计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数据支持,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7.
关于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一些讨论—-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岩溶山区生态退化和重建研究实践方面的薄弱环节及国外岩溶区生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特殊性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岩溶山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是一种经济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必须由扶贫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坡改梯向多途径特色农业转变,由防护型向开发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参与式转变。在恢复和治理生态的前提下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将环境资源转化为有形商业产品,形成生态环境外部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机制,以中止岩溶脆弱生态背景上土地退化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级浅源地震。震区范围长240km,宽30km,等震线呈长椭圆形,长轴为北东向,震中烈度约为10度,深度为12~19km。震区涉及四川绵阳市北川,德阳、汶川,成都、都江堰、广元、重庆以及甘肃、云南、陕西、河南等地区。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在北川、汶川等多地区出现次生灾害。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遣带中央断裂带。  相似文献   
29.
汶川大地震对地质环境影响很大,由于大地震的影响,其震前震后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通过搜集前人资料,现场调查,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前后汶川县地质灾害的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前汶川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泥石流为主,地震后,汶川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其次为泥石流和滑坡。地震使汶川县地质灾害数量极大增加,同时,也使得其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0.
赵彦宁  孙秀菲 《吉林地质》2012,31(2):117-122
本文根据吉林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及易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及防治分区,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