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9篇 |
免费 | 228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8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466篇 |
地质学 | 274篇 |
海洋学 | 64篇 |
天文学 | 97篇 |
综合类 | 133篇 |
自然地理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88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具有效率高,实施灵活等优点,经研究并通过实践验证,在对观测结果进行相关改正的条件下,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完全能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同时可借助Excel所具备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使观测数据的处理更为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2.
基于DEM的江西潦河流域河网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GIS环境下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预处理、水流方向确定、汇流累积量确定、河网生成,以及其他水文信息提取的原理和方法;基于DEM对江西潦河流域进行河网提取和流域边界的划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基于DEM提取的潦河中上游数字河网与实际河网基本吻合;DEM精度和汇流能力阈值对提取的河网精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于中小流域的潦河来说,1:50000精度的DEM和汇流能力为1000的阈值可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基于DEM和ArcGIS提取的数字化河网,其水文要素(如坡度等)可直接作为流域预报模型参数,不仅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方便地利用遥感等数据源,数据获取快速且成本低。从宏观效果上看,利用现有的GIS软件,基于DEM数据提取河网、流域范围等水文信息,从提取效率和结果的精度来说都是切实可行的;从微观上讲,已有的算法还无法确保计算结果与某些特殊地形区域(如平坦区域)的实际河网一致。 相似文献
103.
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数据传输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实现前兆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自动化 ,对新疆地震局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功能、数据采集原理、数据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数字化观测技术为地震前兆数据的采集、传输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4.
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于2000年10月1日投入考核运行,为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与模拟地震台网测定的时、空、强地震参数顺利接轨,尽快发挥数字资料在日常工作中的效益,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作了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致性、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比模拟地震观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拴震率,得出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资料相关性较好、定位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符合《数字地震及前兆观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106.
基于聚焦合成的显微三维成像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显微镜物镜焦深范围有限,显微三维样本成像时需要一序列图像才能聚焦清晰特点,研究开发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扩展显微成像焦深范围,应用改进Laplacian聚焦算子实现序列图像的融合显示,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小波变换的序列显微图像融合算法并加以实现。用高斯插值算法得到三维显微图像的高度图,设计了一种网格轮廓线算法对高度索引图进行了三维重建显示和测量,并利用立体视觉原理生成了三维物体的左右视图和立体视图。应用此方法可以完成显微目标的表面三维参数的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7.
解译过程的智能化实现,一直是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实践中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综合信息解译的特点,分析了实现智能化过程的基本方法,设计了开发智能解译系统的模型。本模型集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为一体,体现了解译过程的本质特征。文中论述了它们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本模型对建造不同研究内容、不同解译任务的智能化系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用线特征摄影测量对目标体素进行量测和重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线特征摄影测量方法对CAD实体造型中体素进行自动量测与重建、借此建立CAD与数字摄影测量的桥梁,文中提出了一种以描述体素几何元素为未知数,直接在像片线特征与物体表面之间进行匹配的线特征摄影测量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线特征摄影测量能达到立体摄影测量相同的,甚至更高的精度,从而可解决无明显目标点工点物体的自动量测。 相似文献
109.
浅谈水化数字观测仪器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阳地震台水化观测实践为基础,对使用水化数字仪器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