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29篇 |
免费 | 1027篇 |
国内免费 | 16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3篇 |
大气科学 | 1023篇 |
地球物理 | 579篇 |
地质学 | 1611篇 |
海洋学 | 3457篇 |
天文学 | 28篇 |
综合类 | 402篇 |
自然地理 | 6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209篇 |
2021年 | 268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333篇 |
2018年 | 274篇 |
2017年 | 261篇 |
2016年 | 283篇 |
2015年 | 287篇 |
2014年 | 310篇 |
2013年 | 432篇 |
2012年 | 292篇 |
2011年 | 296篇 |
2010年 | 256篇 |
2009年 | 344篇 |
2008年 | 312篇 |
2007年 | 356篇 |
2006年 | 329篇 |
2005年 | 307篇 |
2004年 | 267篇 |
2003年 | 275篇 |
2002年 | 232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182篇 |
1998年 | 165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40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31.
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冻土退化、冰川退缩、海冰减少等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也使得资源勘探开发与国际新航道开通成为可能,北极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依据2009—2019年6月期间有关北极研究的408篇ESI高影响论文,对发文量、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国家、研究方向等字段进行分析,从自然科学角度,宏观而... 相似文献
32.
From the analyses of the satellite altimeter Maps of Sea Level Anomaly(MSLA) data, tidal gauge sea level data and historical sea level dat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ong-term sea 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East China Sea(ECS).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e calculat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idal gauge and the closest MSLA grid point, then generate the map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entire E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tellite altimeter MSLA data is effective to observe coast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An important finding is that from map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e can identify the Kuroshio. The existence of Kuroshio decrea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astal and the Pacific sea level. Kurishio likes a barrier or a wall, which blocks the effect of the Pacific and the global change. Moreover, coastal sea level in the ECS i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local systems rather than global change.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long-term sea level variability trend,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method is applied to derive the trend on each MSLA grid point in the entire ECS. According to the 2-D distribution of the trend and rising rate, the sea level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xis of Kuroshio rise faster than in its left side. This result supports the barrier effect of Kuroshio in the ECS. For the entire ECS, the average sea level rose 45.0 mm between 1993 and 2010, with a rising rate of(2.5±0.4) mm/a which is slower than global average.The relatively slower sea level rising rate further proves that sea level rise in the ECS has less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due to its own local system effect. 相似文献
33.
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海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讨论海面标志点基本定义的基础上,从渤海湾西岸534个原始数据中获得了136个指示高水位、潮间带或低水位的海面变化标志点,并重建了它们的相对海平面时空分布,进而获得了渤海湾西岸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带.约10cal.ka B.P. 时,相对海平面变化带达到-25m,以约6m/1000a(即约6mm/a)的平均速率上升,在6cal.ka B.P. 前后达到现代海面的高度; 6cal.ka B.P. 至今,变化带的高度介于+1m~-2m之间,未发现中全新世相对高海面.再搬运海相贝类和陆相泥炭类样品的 14C 年龄,分别存在约600年和660年的驻留时间.经过驻留时间校正的新海面变化年代学序列,将渤海湾相对海平面达到现代高度的时间点确定为约6cal.ka B.P.,从而与全球海面变化的对比更为准确.渤海湾盆地的长期稳定下沉和沉积自重压实的共同作用,可能抵消了冰川均衡调整(GIA)引起的中全新世数米高的相对高海面. 相似文献
34.
通过在震源船上部署3套GPS接收机,并对3个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汇总和压缩,利用北斗短报文将压缩后的位置信息推送到陆海联测指挥部,实现对震源船航速、航向的实时监控.根据3个点位信息计算的实时震源船航向,有助于准确把握震源船在进行固定点悬停激发时的航向,克服了以往使用前后两个时刻推算的平均航向代替实时航向等问题.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短报文进行通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陆海联测指挥部可以实时查看震源船是否按事先设定的测线、事先设定的速度和航向进行作业,有效保障了监控平台对震源船的监控,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大连海域第四系全新统海相黏性土385组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建立了第四系全新统海相黏性土(Q4m)液性指数IL与直接快剪试验指标-黏聚力Cq、内摩擦角q的经验关系,即Cq=10.623 I-1.8114L; q=-3.8289ln(IL)+5.8634。 相似文献
36.
北极海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NASA的海冰密集度资料(时间为1978年10月~2002年9月,分辨率为1.0×0.25),计算并分析了1978~2002年的北极海冰面积、范围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7.
38.
Abstract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compacted marine sediment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alt concentration of permeating fluid on its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Deep sea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water depths varying from 3700 to 4500 m off Mauritius coast. Liquid limit and plasticity index varied widely from 45 to 75 and 10 to 35, respectively. Permeability was found at different void ratios with distilled water and 0.2, 0.4, and 0.8 N NaCl solutions as permeating fluid. It was found that permeability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salt concentration for a given void ratio. This is explained by diffused double layer theory. Also, the rate of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salt concentration. The effect of salt concentration seemed to be less at higher void ratios. 相似文献
39.
夏季季风转换期间南沙群岛海域的温盐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2002年5月9-22日南沙群岛海域的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季风转换期间南沙群岛海域的水文状况,并对比了调查海域不同区域的温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风转换期间海洋表层温度较高,基本在30℃以上,垂直结构上温度层结比较稳定。东北一西南走向界线两侧海域的温盐状况有明显的差异:西北部海域温度较高,垂向上有逆盐层现象;东南部海域温度相对较低,盐度的垂向结构上显示有双跃层现象,两海区水文特征的差异与季风结构和局地环流有密切的关系。从连续站温盐的时空剖面图可以看到,跃层以下,不规则的半日周期内潮对温盐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利用海南岛加密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日环流配置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天气型下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关键环境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主要出现在15:00—19:00。(2)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型主要有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3)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短时强降水分别占37%,31%,16%和16%。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主要出现在7、8和9月;西南低压槽型除9月外,其余各月份均可能出现;冷锋型绝大多数出现在4、5月。(4)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整层湿度条件都较好,不稳定能量较大,垂直风切变较弱。西南低压槽型不稳定能量较大,湿度条件一般,垂直风切变较弱。冷锋型存在明显的上干下湿特征,垂直风切变最大,0~6 km风速差75%分位大于10 m/s,不稳定能量最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