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4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51.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在海洋动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一直是遗传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目前 ,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在陆地生物学中已深入开展 ,在海洋生物学中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在各种分子遗传标记中 ,微卫星DNA标记的研究则受到许多学者的青睐。微卫星DNA标记以其特异性的PCR扩增、稳定性、重复性好、能较好地反映物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变化等特点 ,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1微卫星DNA的概念和特征微卫星DNA是指核心序列为1~4个的寡核苷酸经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串联重复的DNA序列 ,如(CA)n ,(TG)n等 ,又被称为短串联重复…  相似文献   
552.
红树林真菌K23代谢产物及咔啉与DNA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南海红树林K23号真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多个代谢产物,其中腺苷、3,4-二氢-3,5-二甲基-8-羟基-1H-2-苯并吡喃-1-酮和β-咔啉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研究了β-咔啉与小牛胸腺嘧啶DNA(CT DNA)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β-咔啉分子与CT DNA发生了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β-咔啉具有抗癌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553.
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试验材料,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常温下(16℃)和0℃低温下鳃、外套膜、性腺(包括2个取样部位)的DNA相对含量并分析各组织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16℃)牡蛎不同组织DNA相对含量的顺序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外套膜>鳃>性腺取样部位1,性腺取样部位1的DNA含量低于前三者(P<0.05);在0℃低温处理后,牡蛎各组织的DNA含量有所下降,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鳃组织的DN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的DNA含量显著减少(P<0.01),性腺组织的显著增加(P<0.01);常温下牡蛎各组织细胞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鳃>外套膜>性腺取样部位1;在0℃低温处理下,鳃与外套膜之间停留在G1期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织间G1期比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于同一部位,随着0℃持续时间不同,鳃、性腺取样部位2处于G1期时相比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和性腺部位1的变化显著;与常温下相比,0℃处理性腺取样部位1,2后,二者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均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554.
本介绍了徕卡DNA03高精度数字水准仪的原理及应用程序,并对仪器进行了野外精度测试,并得出徕卡DNA03数字水准仪的实测样本精度。  相似文献   
555.
杨淑娟  赖旭龙 《地球科学》2003,28(2):136-136,142
古DNA(ancientDNA ,aDNA)是指博物馆标本、生物遗骸和古生物化石中的DNA .1 980年我国湖南医学院报道了有关约 2 0 0 0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代女尸的古核酸研究成果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例古DNA研究[1 ] .自 1 984年Higuchi等[2 ] 首先从一种已绝灭约 1 40a的南非斑驴 ( quagga)标本中提取了线粒体DNA ,并用于与现代生物种的对比研究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古DNA研究的热潮 .在过去 1 0多年里 ,古DNA研究在演化生物学、人类起源、动植物的家养和驯化、考古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目…  相似文献   
556.
古代生物分子与分子考古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别论述了从古DNA,古蛋白质,类脂化合物等古代生物分子的尺度去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迁移,动,植物的家养和驯化过程及早期农业的发展,考古点动植物骸的精确鉴定,新的定年技术以及古气候的变化等与考古学相关的许多重要问题,对分子考古学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就在我国开展分子考古学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7.
东方鲀是一种体内含有类似于箭毒的热稳定素的鲀科鱼类。它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包含的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只是在东方鲀内构成DNA的有4亿基数,而人体内有30亿基数。以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研究所为主体的国际合作组在开展一项研究,希望通过对东方鲀的研究能够对基因的研究有所帮助。能源部在1986年开始从事人体基因项目研究,联合基因研究所位于加利福尼亚,是世界最大的基因排序中心。  相似文献   
558.
1 IntroductionFarrer’s scallopChlamys farreriis a nativescallop species occurring along the northern coast ofChina,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DPRK), Korea and Japan (Wang et al., 1993).It has been one of the major species in scallop aqua…  相似文献   
559.
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隶属于十足目、管鞭虾科、管鞭虾属,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其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 高蛋白低脂肪, 但易受微生物污染而发生腐败变质, 需引用基于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准确测定其微生物群落组成成分变化。以中华管鞭虾为试验材料,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虾肉的微生物群落碱基进行基因测序, 将产生的碱基序列通过OTU聚类、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手段研究了贮藏过程中电场处理后影响中华管鞭虾品质的微生物发育信息和群落组成变化规律。分组为新鲜样本(G0), 2 kV、3 kV及对照组贮藏中期(G1、G2、G3), 2 kV、3 kV、对照组贮藏末期(G4、G5、G6), 通过物种韦恩图、Alpha和Beta多样性以及物种组成分析, 研究不同强度电场环境对中华管鞭虾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OTU聚类分析中优势菌群从属水平看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热杀索丝菌属(Brochothrix)等, 其中假交替单胞菌属能够适应高盐浓度环境, 是中华管鞭虾微生物腐败主要致腐菌。贮藏中期微生物物种多样性顺序为3 kV组>2 kV组>对照组(0 kV), 电场能够有效抑制优势菌的生长; 贮藏末期3组物种结构相近, 此时电场对虾肉菌群结构无明显影响。PCoA主成分分析图中发现, 在坐标系中贮藏中期的G1、G2、G3组距离较为接近, 贮藏末期的G4、G5、G6组距离较为接近, 说明在同一贮藏期间的各组微生物种群结构类似。综上, 贮藏前中期低压静电场能够抑制优势菌的生长, 维持微生物物种间平衡并使其物种多样性较高, 且3kV更佳, 贮藏末期时由于优势菌更适应环境, 热杀索丝菌属和肉食杆菌属占比增加, 电场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影响中华管鞭虾贮藏保鲜效果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基础发育信息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60.
《海洋世界》2008,(9):8-8
1989年,禁止象牙贸易的国际禁令开始实施。自此,人类对非洲象的屠杀便在“黑暗中”秘密进行,更不惜使用各种方法以逃脱法律的制裁。2002年,一批6.5吨的象牙在新加坡被捕获,这批象牙是由马拉维运至新加坡的,但DNA检测却表明象牙来自干赞比亚中部。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学教授塞缪尔·瓦塞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由于人类的盗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