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266篇
地质学   445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自2005年以来,我国科考队员利用双频GPS在北极黄河站附近的Austre Lovénbreen 和 Pedersenbreen两条冰川上每年一次开展高精度的冰川运动观测,获取了冰川表面监测标杆的精确位置和运动速度。2009年4月,我国考察队员在这两条冰川上开展了密集的GPS点位数据采集,藉此开展北极两条冰川的冰面地形测量。在分析单频GPS动态单点定位数据用于冰面地形测量的可行性基础上,经过平差计算获得了两条冰川的冰面地形数据,进而生成冰面DEM和等高线,制作冰面地形图。经与高精度控制点比较,冰面DEM高程的误差为0.78m,在冰川季节性高程波动和年消融的变化范围之内。由于SMART-V1型GPS设备是当前冰川研究工作中应用较多的pulseEKKO型探地雷达配套的一个重要部件,本文的结论对于同类仪器开展冰川测量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对基于高密度的GPS动态单点定位测量方法用于冰面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论述中国名山名水写景地图集的编制选题、内容、设计特点,重点讨论用中国山水绘画形式配合景点象形符号表现山岳形态景观,运用图、文、表融合展示方法,编制旅游地图集的尝试。这种图文并茂有机协调的旅游地图集,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3.
785 traces of vertical components from shallow earthquakes recorded by 10 CDSN (Chinese Digit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stations and 5 GSN (Global Seismographic Network) stations were collected to study th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L g coda in the Chinese continent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The records were processed first using the stack spectral ratio method to obtain the average values ofQ 0 (Q at 1Hz) and η, 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L g coda in the ellip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aths. The back-projection technique was then employed to obtain the tomographic maps ofQ 0 and η valu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errors.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studied areaQ 0 varies between 200 and 500. The lowest value ofQ 0 exists in the Yun-nan-Tibetan region, while the highest value ofQ 0 occurs in the southern edge of Siberian platform. η varies between 0.3 and 0.8. For most part of the studied area η varies inversely withQ 0.  相似文献   
994.
汉字输入技术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汉字属性的构架特征;对“音”与“形”的关联性和动态性进行了讨论;对汉字编码中的“定量”、“定序”和“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煤炭地质改革进程回顾及问题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煤炭地质改革与发展历史轨迹的追溯,认为以往中国煤炭地质行业的思维观念、发展设计战略、体制与机制、技术和人材等不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在行业中也不具备竞争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突破传统观念,创建新的体制和机制,整合资源、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建立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体系,强化投融资功能,建立与决策层畅通的信息渠道等实现中国煤炭地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汤倩  孙晓明  徐莉  翟伟  梁金龙  梁业恒  沈昆 《岩石学报》2006,22(7):1927-1932
CCSD主孔榴辉岩等UHP岩石石英脉中存在团块状到不规则脉体状的磷灰石集合体,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存在四种出溶物:磁铁矿和赤铁矿的连生体、赤铁矿、独居石和锶重晶石;出溶物的长轴和生长方向均基本平行于磷灰石之C轴,显示它们可能是基本同时出溶的。其中独居石出溶体多为菱形到板状自形晶体,宽约6—10μm,长约50~75μm。运用CHIME化学定年方法对CCSD磷灰石团块中的独居石出溶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Th-Pb等时线年龄为202±28.3Ma,表明磷灰石团块形成于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的重结晶和退变质,时代为晚三叠世。该年龄可能也代表了CCSD中UHP岩石中包裹磷灰石团块的石英脉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中医学者与地质学者、环境地球化学学者共同研究,订正了数十种矿物药的成分及应用范围。从20世纪60年代初始,中医学走出了传统的研究范围,与环境地质研究相结合,研究岩石、土壤、矿物、水中所含的有益有害元素的分布,研究了地方病的发生与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998.
金红石是榴辉岩中的主要含钛副矿物。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100-2000m岩心样品中,金红石榴辉岩、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蓝晶石榴辉岩中都程度不等地含有金红石。金红石既可以与其它矿物一起包裹在主要变质矿物中,也可以呈粒间矿物,但在榴辉岩经受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过程中,金红石亦会退变为榍石。本文利用电子探针除了分析了金红石的主要元素外,还仔细测量了Nb、Cr、Zr含量。结果显示,Nb平均含量为147ppm,最高含量为670ppm,Cr的平均含量为614ppm,最高含量为3630ppm,低Nb特征(<1000ppm)显示榴辉岩原岩为镁铁质岩石;此外,三类榴辉岩也具有不同的金红石Nb、Cr地球化学特征,即金红石榴辉岩中的金红石表现为低Cr(<500ppm)、Nb变化大(0-670ppm)的特征,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的金红石以中等Cr含量(500-1200ppm)、Nb变化较大(0-480ppm)为特征,而蓝晶石榴辉岩中的金红石显著富Cr(2000-3630ppm),而Nb则非常贫乏(<140ppm)。在总共289个金红石Zr含量数据中,大部分Zr含量分布在150-240ppm之间,均值约为200ppm;利用Zacketal.(2004)提出的金红石温度计,计算得到金红石的形成温度介于690℃和7870℃之间。研究结果表明,金红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是研究榴辉岩原岩特征及其钛成矿作用的实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9.
Ip  David 《GeoJournal》2005,64(1):63-74
This paper juxtaposes the actual areas of settlement and settlement activities of Chinese migrants in Brisbane’s southern suburbs since the mid-1980s, with the concomitant, ‘government planned’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s Chinatown as an ‘exotic,’ ‘ethnic,’ and ‘cosmopolitan’ landmark. It argues that while the latter, as with Chinatowns in other Australian and world cities, has continued to appropriate the symbols of so-called ‘Chineseness’ to sell the locale to non-Chinese, the former, in recalling the notion of ‘ethnoburbia,’ significantly evinces actual Chinese migrants’ agency and role in place-making. In the process, these migrants have not only established a local, ethnically meaningful environment, but also challenged the still current metonymic Western image of the Chinese as preferring life in ‘ethnic’ urban enclaves that had its origin from early Chinese settlement and fundamentally detached from the lives of other ethnic groups per se. Indeed greater re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such locales may go a long way to illustrate that many Chinese living in Australia today do not fit the territorial, place-based identity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m in the imagination of mainstream society.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