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8篇 |
免费 | 1393篇 |
国内免费 | 18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57篇 |
大气科学 | 1037篇 |
地球物理 | 1601篇 |
地质学 | 4067篇 |
海洋学 | 1090篇 |
天文学 | 441篇 |
综合类 | 601篇 |
自然地理 | 7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371篇 |
2021年 | 418篇 |
2020年 | 425篇 |
2019年 | 414篇 |
2018年 | 319篇 |
2017年 | 469篇 |
2016年 | 473篇 |
2015年 | 472篇 |
2014年 | 590篇 |
2013年 | 625篇 |
2012年 | 617篇 |
2011年 | 607篇 |
2010年 | 476篇 |
2009年 | 572篇 |
2008年 | 609篇 |
2007年 | 550篇 |
2006年 | 551篇 |
2005年 | 519篇 |
2004年 | 437篇 |
2003年 | 316篇 |
2002年 | 350篇 |
2001年 | 250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188篇 |
1997年 | 153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is paper's primary purpose is to compare the 2D and 3D analysis methodologies in investig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concrete faced rock‐fill dams under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The state of stress on the face plate was obtained in both cases using a total strain based crack model to predict the spreading of cracks on the plat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rack widths. Results of the 2D and 3D analyses agree well. Although significantly more demanding, 3D analyses have the advantage of predicting the following: (i) the opening of the vertical construction joints; (ii) the cracking at the valley sides; and (iii) the crushing of the plate during the seismic action. During the earthquake loading, the cracking predicted at the base of the face plate after the impounding spread significantly towards the crest of the dam; however, the crack widths are obtained relatively small. Crushing of the face plates at the construction joints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large scale cracking predicted on the face plate for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s. Earthquake induced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the fill increases the compressive stresses on the face plate, thereby reducing the minute cracking on the plate. However, this effect also leads to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residual openings at the construction joints and at the plinth level.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2.
断层活动方式与地震地表变形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断层弹性位错理论及断层滑动非均匀模型,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发震断层逆断、正断和水平走滑三种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表变形,探讨了断层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震应变与位移的分布规律及震级、断层倾角对地震地表变形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地表变形影响因素很多,如地质构造条件、岩性介质特征、断层活动强度、断层产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等,但分布形态最终决定于断层活动方式,变形大小则决定于断层活动强度,其它均为局地因素,只影响分布形态的局部扭曲。断层不同活动方式下的地震地表变形分布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分布特征可作为地震研究及近活动断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或加固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33.
数字拓扑研究现状及其在GIS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拓扑主要研究栅格空间中离散几何对象的拓扑性质,这些性质在GIS空间分析和栅格数据处理中非常重要。该文从图论、混合拓扑和公理型3方面对数字拓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和综述,并讨论数字拓扑在GIS领域的应用,指出三维数字拓扑和球面数字拓扑是数字拓扑在GIS中的两个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4.
三氧同位素(16O、17O、18O)组成特征可有效示踪天然水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同时测试新技术的建立,可为三氧同位素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特别是能够捕捉到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微量水δ(17O)和δ(18O)CoF3法线外同时测试新技术,样品量仅需2μL,整个制样时间约40min。采用在质谱测试前对待测样品在100℃下预热10 min,待O2完全解吸后再进行质谱测试的方法,避免了制样和测试过程中的记忆效应及分馏效应,δ(17O)和δ(18O)的分析精度分别达到±0.07‰和±0.14‰。该法使用固体试剂CoF3替代了剧毒的气态氟化物BrF5,使得制样流程更加安全可靠且样品量少,适用性强,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 建立上硬下软, 上软下硬, 含软弱基座和不含软弱基座4种斜坡的数值分析模型, 输入阪神地震波, 分析总结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1)从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来看, 无论是水平向还是竖直向, 上软斜坡均比上硬斜坡大。并且, 两种斜坡的水平向放大系数均比竖直向放大系数大, 基本在1.52.0倍之间。(2)从位移规律上来看, 软岩相比于硬岩, 其对地震波更加敏感, 上硬下软岩性组合在强震动力作用下更易失稳。(3)从速度、位移的动力响应规律来看, 有软基斜坡地震动响应程度明显大于无软基斜坡。但是从边坡的应力变化来看, 软弱基座的存在,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吸收入射地震波能量的作用, 反而有利于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6.
基于实测数据评估基于无几何(geometry-free,GF)模型的BDS-3/GPS/Galileo三频模糊度固定性能。首先给出适用于BDS-3/GPS/Galileo短基线TCAR(triple-frequency carrier ambiguity resolution)算法的三频线性组合;然后基于不同长度的实测短基线数据,评估BDS-3/GPS/Galileo超宽巷、宽巷及窄巷模糊度单历元固定性能。结果表明,对于5 m、3.6 km和13.1 km三条基线,BDS-3/GPS/Galileo超宽巷模糊度固定率相当(99.7%以上),BDS-3/GPS宽巷模糊度固定率(97.2%以上)略优于Galileo(93.0%以上),BDS-3窄巷模糊度固定率(92.2%以上)略优于GPS/Galileo(89.4%以上)。 相似文献
137.
基于3S技术的野生动物生境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高黎贡山羚牛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支持下,应用羚牛行为生态学研究成果,在研究羚牛生境分布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开展高黎贡山北段羚牛生境适宜性评价与保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羚牛生存的生境面积有限,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有效保护高黎贡山羚牛,有必要加强羚牛现有生境保护,尤其是最适宜生境的保护;消除羚牛生境阻隔因素,增强生境连通性。 相似文献
138.
长江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为175m,在蓄水过程中随着库水位的抬升,必然会引起库岸边坡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运用3D-Modflow软件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过程中奉节库段边坡岩土体内部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为长江三峡工程奉节库区段移民迁建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9.
松南海坨子—大布苏地区泉四段— 姚家组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工区内现有的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地区的泉四段—姚家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相当于三级层序),9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相当于四级层序),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划分方案,在连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对比基础上,建立了该区的地层格架,并对层序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储集层在层序格架内的分布规律,揭示出浊积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相的分流河道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期,三角洲前缘相的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沉积形成于基准面下降期,指出浊积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相的远砂坝、席状砂沉积是研究区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储集体。 相似文献
140.
提出一种可对起伏地表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偏移成像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和流程.它用两个等效速度描述近地表和上覆层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可对炮、检点不在同一水平面的三维地震资料直接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该方法不对近地表地震波传播做垂直出、入射假定,因此可适应高速层出露等不存在明显低、降速带情况.描述近地表和上覆层的两个等效速度参数可依据偏移道集的同相轴是否平直来确定,避免了确定近地表速度的困难;而对已知近地表速度的情况,则可进一步修正近地表速度,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用三维起伏地表的理论数据和中国东部某工区实际数据验证了所发展方法和处理流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