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787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126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65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在“季节转换期间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变异及其机制的研究Ⅰ :副热带高压结构气候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亚洲夏季风爆发与当地对流层中上层东西向暖脊的经向位置变化关系。亚洲夏季风相继在孟加拉湾、南海和南亚爆发期间 ,除了对流层高、低空风场及深对流活动在季风爆发前后具有反相的变化以外 ,副热带高压脊面附近大气经向温度梯度亦具有明显的反相特征。对流层中上层 (2 0 0~ 5 0 0hPa)脊面附近建立的北暖南冷的温度结构 ,能够反映亚洲各季风区夏季风爆发共同的本质特征 ,根据季节转换的热力学基础 ,指出对流层中上层经向温度梯度作为度量季风爆发的指标是合理可行的。文中提出了以副热带高压脊面附近对流层中上层大气经向温度梯度作为表征季节转换的指数 ,给出了确定季节转换开始日期的具体定义以及历年季节转换日期序列 ,同时给出由85 0hPa纬向风和OLR表征的季风爆发日期序列。相关分析表明 ,85 0hPa纬向风只是个区域性指标 ,而南北温度梯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652.
The heat budget is analyzed in the surface-layer (0-50 m) Pacific of the equatorial band (10°S-10°N),using the simulation of a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from 1945 to 1993.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downward net surface heat flux from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advective heat fluxes play distinct roles in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ies of surface-layer ocean temperature. The surface heat flux dominantly determines the ocean temperature in the seasonal time-scale. But, it has a negative feedback to the ocean temperature i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ocean temperature is larg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ld advection from off-equatorial divergent flow in the central Pacific and from upwelling in the cold tongue. Both the surface heat flux and ocean advective heat fluxes are important to the ocean temperature during an El Nino event. The ocean advective heat fluxes are further associated with local westward trade wind in the central Pacific. These results are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some regional observation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653.
654.
浚县暴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6-2000年浚县气象资料,分析了暴雨年、季节分布特征,各级暴雨出现频率,以及暴雨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655.
20 0 2年 6月 2 9日凌晨 1时 1 9分在我国吉林省汪清县发生 7.2级地震 ,由于震源很深( 540 km) ,虽然东北全境和华北部分地区较大范围有感 ,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我国深源地震区。 1 999年 4月 8日在同一地区曾发生 7.0级地震 ,震源深度 540 km,也未造成破坏。另据了解 ,此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造成的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县发生7.2级深源地震@董泰  相似文献   
656.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6月首都圈地区 ( 3 8.0°~ 41 .0°N,1 1 3 .0°~ 1 2 0 .0°E)共发生 ML≥ 2 .0地震 1 0次 (见表 1 ) ,无 ML≥ 3 .0地震。 1 8日 1 9时 43分滦县 ML 2 .9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强度和上月相比明显减弱 ,频度只相当于上月的一半 ,能量释放处于偏低水平。震中主要分布在唐山地区和山西带 ,怀来与顺义地区也有小震活动。表 1  2 0 0 2年 6月首都圈地区 ML≥ 2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2 0 0…  相似文献   
657.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 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 DMC)得到的资料 ,2 0 0 2年 6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 M≥ 5 .0地震 9 8次 (见表 1) ,其中 7级以上地震 1次 ,发生在俄罗斯东部—中国东北部边界处 ,MW=7.3。本月发生的 98次 M≥ 5 .0的地震中有 5 6次发生在东半球 ,42次发生在西半球。可以看出 ,本月东半球地震发生频率略高于西半球。根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统计 ,对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 M≥ 5 .0的地震事件 ,CDSN大部分台站有地震波形记录 ;对于发生在全球的 M≥ 6…  相似文献   
658.
移动性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老年人的移动性是延长老年人独立生活时间,从而减小社会养老成本的重要手段。公共交通是中国老年人较长距离出行的最主要交通方式,但已有研究对公交移动性的关注较少。论文从季节时空分异的角度出发,利用安徽省芜湖市智能公交卡数据,分析不同季节老年人公交移动性静态空间集聚特征以及季节变化条件下移动性变化值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 老年人公交移动性空间集聚明显,呈现圈层式分布的特征。不同季节、不同移动性指标在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外围和城市边缘的集聚现象存在较大差异。② 老年人公交移动性的时空分异现象是复合的,不同城市空间对季节变化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主要呈现出从城市中心向外递增的趋势。研究公交移动性的季节时空分异现象可以为老年友好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更加适当的规划和灵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9.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慧  丁一汇  何金海 《气象学报》2005,63(4):418-430
西北太平洋季风区(5°~25°N,120°~160°E)是亚洲-太平洋季风区与亚洲-澳大利亚季风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独立的季风区。文中对西北太平洋夏季风进行了气候学研究,发现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爆发发生在31候(6月上旬)前后。爆发后,夏季风经历了3次活跃-中断循环,每个循环都相应于独立的干期和湿期。第1个循环是从6月初到7月中旬,降水与低层西风的中心主要位于5°~10°N。第2个循环是7月下旬至9月下旬,降水与低层西风明显向东北方向移动,位于10°~20°N。这个循环是西北太平洋夏季风最强盛的时期。第3个循环是从9月末到10月末,降水与低层西风又向南退回到5°~10°N,达到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最弱的阶段。这个循环的结束也就预示着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结束。西北太平洋季风区有明显的季节内振荡(ISO),这种气候的季节内振荡(CISO)主要由30~60 d与10~20 d两种周期组成,但是主要以30~60 d的低频振荡为主。根据西北太平洋的对流和低层西风在不同位相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北太平洋的低频对流和西风是向西向北传播的。西北太平洋的季风降水、对流与西风的活跃-中断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受30~60和10~20 d低频振荡的调制。  相似文献   
660.
季风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区域季风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依赖于季风的定义。基于“季风是热带大气水汽中心随越赤道气流向赤道外季节扩展”的定义总结并讨论了东亚季风的区域特征、亚洲季风的季节进程和全球季风的分布以及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最后对季风研究的潜在方向作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