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4篇
  免费   1311篇
  国内免费   2530篇
测绘学   284篇
大气科学   341篇
地球物理   916篇
地质学   6285篇
海洋学   1183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430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沉积为主,同时夹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逃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遍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岩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泥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遭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陆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沉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2.
浙江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八面山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可分为三大类型:Ⅰ气液包裹体,Ⅱ气体包裹体,Ⅲ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矿床成矿温度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120~240°C之间。细粒条带状萤石矿石包裹体温度变化在115~250℃之间;巨晶块状萤石矿石和石英脉型萤石矿石包裹体温度集中在135~170℃之间。萤石矿床流体包裹体以低盐度成矿流体为主。成矿过程中起作用的成矿流体为KCl-H2O体系和CO2-CaF2-H2O体系,成矿溶液的离子类型属K+-Ca2+-HCO--F-型,KCl-H2O体系反映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结果,而CO2-CaF2-H2O体系可能反映了寒武纪矿源层成矿体系。通过包裹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层间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953.
661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显微测温学和激光喇曼光谱方法,研究了661铀矿床与铀成矿作用有关的脉石矿物(萤石、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结果表明,成矿早期脉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0~250℃,盐度为1.65%~3.44%(NaCl),密度为0.81~1.01 g/cm3;成矿晚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95~150℃,盐度为1.48%~1.64%(NaCl),密度为0.88~0.96g/cm3。这些资料揭示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热液。激光喇曼光谱气相成分分析主要为H2O,未见其他气体成分。明显不同于岩浆热液矿床中的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流体的性质,结合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氧同位素及区域铀矿床成矿物化条件等资料,进一步分析推断成矿流体的水可能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954.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银洞金矿床是黔西南典型的特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之一。但其成矿流体来源尚有争议。通过对水银洞金矿床脉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包裹体H和O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指出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中低温(96.7~220℃)、低盐度(NaCl)0.635%~9.861%,平均值为4.282%±2.260%、中等密度(0.725~0.977 g/cm3,平均值为0.910±0.061 g/cm3);脉石英阶段流体水化学类型属Cl--Na+型或SO42--Cl-Na+型,方解石阶段属SO42--Cl--Ca2+型。成矿流体压力可能为高-超高压(160±40 MPa);成矿流体主要是大气降水形成的地下热水,可能有部分岩浆热液的掺入。  相似文献   
955.
在汞丹山凸起中分布的基性一超基性岩体,其磁铁矿含量高者可构成矿体。利用高精度磁测、钻探等方法开展了沂水县杏山官庄铁矿的普查工作,大致查明了该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认为该矿床具有低品位、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特点,综合分析矿床成因属岩浆分异型磁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956.
朱红娟 《西北地质》2010,43(2):48-52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采区主要解决构造问题,因各地区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不同,解释的准确度也有不同。随着计算机和物探技术方法的发展,煤田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高信噪比、高分辨率为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提供了可能。笔者利用小波分析技术、方差体技术、图象处理等多种方法,结合已知采区的实例,对小断层做了精细构造解释,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7.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液体系;矿区晚期阶段矿化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及盐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与区内燕山晚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活动有关;主成矿阶段流体可能来自其后的花岗斑岩等类脉岩活动;成矿晚期阶段流体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8.
内蒙古赤峰市鸭鸡山钼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鸡山钼铜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的温都尔庙—翁牛特旗褶皱带,该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鸭鸡山钼铜矿床分布受控于区域EW向深断裂,矿体产于EW向主断裂F1上盘的二长花岗岩体中,严格受东西向F1断裂和北东向断裂控制。该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石中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辉钼矿和黄铜矿。石英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子矿物三相和纯气相3种类型。流体盐度(w(NaCl))为2.06%~44.00%,集中在40%~44%和4%~8%;流体密度为0.85~1.25 g/cm3,集中在1.20~1.24 g/cm3和0.88~0.92 g/cm3;成矿温度为167~380℃,集中在320~360℃和200~220℃;流体盐度、密度、成矿温度在直方图上均表现为双峰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流体为高盐度、高密度和高温的岩浆流体,气相包裹体与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共存,表明该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沸腾或不混溶;成矿晚阶段为低盐度、低密度和中温的混合流体。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估算成矿压力为274.7~368.5 MPa,用静岩压力梯度估算成矿深度为8.32~11.2 km。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成、中高温热液脉型...  相似文献   
959.
功率谱方法在磁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采用近似公式直接求出地质体的上下底埋深。在此近似方法中,会出现一些影响结果的因素。主要对地质体的水平尺寸和厚度的影响做了一些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0.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新疆三塘湖盆地石炭-二叠系火山岩中油包裹体进行了荧光颜色、显微光谱谱形和红绿商值的研究.样品中检测到的蓝白色荧光、黄色荧光和桔黄色荧光油包裹体红绿商Q值分别为0~0.22,0.05~0.46和0.17~0.51,显示了油包裹体成熟度降低的趋势,发黄色荧光而红绿商值低的油包裹体主要来自深部石炭系和南缘推覆带,部分来自北部斜坡带.总体来看,该区火山岩油藏以芦草沟组为主力烃源岩且存在多期油气运聚成藏,石炭系是一套潜在的较高成熟度的烃源岩,北部斜坡带卡拉岗组油藏存在混源充注和"上生下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