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307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海岸线演变及其动态监测对沿海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文基于1996-2020年黄河口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SAS),探讨了近25年来黄河口海岸线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对黄河输沙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现行河口地区海岸线平均向海淤进速率为260 m/a,老河口岸线平均变化速率为-167 m/a。调水调沙前,河口岸线整体处于蚀退阶段;调水调沙后,现行河口岸线初期快速淤进,后速率逐渐减缓,老河口始终处于蚀退状态。年内尺度上,现行河口岸线在调水调沙年份汛期前后淤进明显,非调水调沙年份汛期前后淤进缓慢,老河口岸线变化基本与年际变化一致。调水调沙前后,黄河入海泥沙量对岸线演变的影响程度加大,在年内尺度上对汛期前后现行河口岸线变化作用显著(R2=0.93)。  相似文献   
62.
黄河三角洲:共和国最年轻的国土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沿岸,是黄河以巨量泥沙堆积在人海口附近而形成的扇面状陆地,在自然地理上,它是古代、近代和现代三角洲叠加形成的复合体。古代三角洲以蒲城为顶点,西起套尔河口,南达小清河口,陆上面积约7200平方公里。1855年黄河从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决口,经大清河故道于利津县东北老爷庙牡蛎嘴入渤海,建造了以宁海为顶点、西起套尔河口、南抵支脉沟口附近的近代三角洲,陆上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3.
为有效保护黄河三角洲的湿地生态平衡。近年来,国家通过采取引灌黄河水、沿海修筑围堤、增加湿地淡水存量等措施,切实增强了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和平衡作用,改善了鸟类的生存环境。经过近3年的改造,已经有超过20万亩的盐碱地变成了湿地资源,促进了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4.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及农田多、范围大,导致PS-InSAR技术难以获取高密度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InSAR(DS-InSAR)的黄河三角洲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置信区间估计选取同质像元点,利用特征值分解方法计算主散射体对应相位值以达到相位优化的目的,再根据时空相干性确定分布式目标,最后建模解算时序地表形变信息。以26景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提取2019-12~2020-12期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表沉降信息,与PS-InSAR方法结果相比,点位密度提高5.56倍;两种方法获取的同名点对形变速率的相关系数为0.727,说明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存在4处明显沉降区域,最大沉降速率达-238 mm/a,经分析及实地调查验证,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卤水及油气开采。  相似文献   
65.
废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洪全 《海洋科学》2006,30(2):47-52
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沿海北部,是由历史上黄河夺淮形成的。目前,废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沿海四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现代黄河三角洲、废黄河三角洲)中处于下游。在分析了废黄河三角洲资源优势与限制因素以后,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生态修复,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港口开发力度,合理利用岸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打破行政界限,构建废黄河三角洲经济区。  相似文献   
66.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莱洲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海陆相沉积的频繁交替,本文通过古地磁和14C测年资料对不同钻孔的晚更新世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对比,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序列。并通过27口钻井的联合对比剖面,揭示出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二凹夹一隆的构造特征,对黄河三角洲发育位置和沉降特征有强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黄河三角洲农作物种植分区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选取了一年中三个不同时相的TM影像,分别求出了三幅影像的NDVI分布图,将其合成为一幅影像图。由于不同区域种植的作物在三个时相中的NDVI变化是不同的,因此在NDVI合成图上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区域。通过对不同颜色区域进行采样分析,可以确定桃红色区域为冬小麦、玉米(大豆)轮作区,蓝紫色区域为棉花、春玉米、杂粮种植区,亮蓝区域为水稻种植区,亮绿色区域为林地、草地。最后,根据不同颜色区域的NDVI变化特征用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像进行了分类提取。这样便可对黄河三角洲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宏观的了解,为农作物种植合理布局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刘敦训 《山东气象》2006,26(1):65-66
阐述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形成历史和条件,分析其资源状况,根据气候变化趋势预测提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研究和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黄河三角洲北部贝壳堤岛的近期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年代地形图、卫星影像的对比及野外实地测量等,综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北部开敞型和潮沟型两类贝壳堤岛近50年来的数量和面积变化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两类贝壳堤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其演化特征因岛屿成因的类型差异而各不相同。目前,该区贝壳堤岛群逐渐萎缩,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三角洲北部两类贝壳堤岛发育演变的主导因素,特别是潮沟型贝壳堤岛,基本上结束了自然演化的历史,呈现出新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0.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地貌形态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855年黄河改夺大清河河道后于山东利津县东北入海。至今黄河尾癌河道历经10次大的改道变迁,塑造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形成了7个主要的亚三洲堆积体。该文利用黄河尾癌河道改道资料,近、现代河口流路变迁图,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系图以及1985-1986年的水文工程地质钻孔资料,在研究黄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钻孔数据进行沉积层序分析,将今论古,反推近、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地貌,研究结果近似展示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二维平面的发育演变和其时其地的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