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6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90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127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3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01.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河流、湖泡和沼泽中,各设置了6个采样点,于2017年5月10日、7月10日和9月10日,在各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划分了大型底栖动物的摄食功能群.研究结果表明,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  相似文献   
902.
为探究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的底层渔业群落与自然岩礁区的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在位于山东烟台近岸的养马岛自然岩礁区、牟平人工鱼礁区及毗邻泥沙区开展4个季度的渔业调查。调查共发现渔业生物15目37科53种,自然岩礁区与人工鱼礁区的平均物种数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高于泥沙区(Kruskal-Wallis test, P<0.05)。两礁石区的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在各季节均显著高于泥沙区(ANOVA,P<0.05),春、夏季自然岩礁的CPUE显著高于人工鱼礁(ANOVA, P<0.05)。三个区域的优势种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各优势种的CPUE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尤其对于许氏平鲉及大泷六线鱼,人工鱼礁的生境优势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岩礁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其次为人工鱼礁区和泥沙区。自然岩礁与人工鱼礁区Ma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差异不显著,但都明显高于泥沙区(ANOVA, P<0.05)。ANOSIM分析表明三个海区的群落组成在各季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03.
为了解东营河口浅海贝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于2019年对保护区内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春、夏、秋、冬4个季度的详细调查,研究结果为: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73种,优势种类为:彩虹明樱蛤(Moerellairidescens)、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寡节甘吻沙蚕(Glycindegurjanovae)、三叶针尾涟虫(Diastylistricincta)、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极地蚤钩虾(Pontocrates altamarimus)和马丁海稚虫(Spio martinensis)。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166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14.30 g/m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14。聚类分析结果为调查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分为两组群落(近岸区和远岸区),近岸区域形成以光滑河篮蛤和四角蛤蜊为主的群落,远岸区域形成以彩虹明樱蛤-寡节甘吻沙蚕为优势种类的群落,两者表现出不同的群落特征。ABC曲线分析表明,保护区内...  相似文献   
904.
在常规的海产鱼类人工育苗的基础上,结合黑君仔、稚鱼生理生态特点,在200m^3水体中,育出平均规格2.6cm的黑君苗种30.58万尾,单位水体出苗量达1500尾以上,并在育苗过程中对黑君仔、稚鱼的摄食、生长、成活率等方面进行较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905.
906.
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太阳辐射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翠玲  穆彪 《贵州气象》1998,22(5):22-25
研究了荔波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辐射能特征,揭示了辐射与群落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有随群落的进展演替减小之趋势,各辐射分量的日变程呈单峰曲线,日变幅随进展演替减小;同一群落内辐射随高度升高而增大;演替早期群落的光照强度大于演替中及后期群落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907.
海平面升降旋回中的生物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卫国 《中国区域地质》1998,17(3):311-316,330
通过滇东寒武系筇竹寺阶和曲靖志留纪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研究,发现生物与海平面变化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寻。(1)物种形态响应:在滇东寒武系筇竹寺阶三叶虫演化序列中,这种响应反映为海平面下降过程有利于形成土著(原地)物种:而海平面上升则导致异地物种的迁入。(2)群落响应;每一个海平面变化旋回都要产生底栖海相群落的重组,形成新的生物组合。(3)种群响应:种群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通常表现为种群大小的波  相似文献   
908.
909.
篮子鱼两极虫,新种Myxidium siganum sp.nov.寄生于篮子鱼Siganus sp.胆囊。孢子缝面观菱形,正面观椭圆形。孢子表面具有6条条纹。孢子长11.4μm,宽6.9μm;极囊直径3.3μm;囊间距2.8μm。尖吻鲈尾孢虫,新种Henneguya latesa sp. nov寄生于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鳃部。孢子呈倒梨形。孢子长8.9μm,宽5.7μm;极囊长2  相似文献   
910.
香港维多利亚港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1995年3月和8月对香港维多利亚港8个站位的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得40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多毛类25种,软体动物4种,甲壳动物7种,鱼类4种.根据各取样站耐污种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法分析得出,靠近机场的VS2和VS4两取样站底质受到有机质严重污染;处于港的西部和中部的VM8、WM2、VS5和VS64个取样站底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处于港的东部的VS1和VS3两取样站底质相对较好.这些特征与维多利亚港输入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及水动力环境有关.上述结果还与维多利亚港底栖生物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