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施心路  徐润林 《热带海洋学报》2003,22(1):23-29,T001
报道采自南海碣石水域(22°48′N,115°53′E)的一种海洋牛伪角毛虫—— 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rubra,利用蛋白银技术对其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进行了揭示,并与本种的其它种群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种具该科及属的典型特征,与种内其它种群有较大的不同。虫体长椭圆型,淡粉红色,活体长约(165-230)μm×(54-90)μm,表膜薄,高度柔软可曲;具球形,沿腹面棘毛、背触毛成纵列,并聚集成“簇状”的色素颗粒;口旁小膜带由62-88片小膜组成;具中腹棘毛28-38对;左、右缘棘毛各一列,末端不汇合;横棘毛5-8根,背触毛6-7列,无尾棘毛;大核数目众多,小核3-5枚。并给出采自南海碣石水域红色伪角毛虫活体的光学显微镜及制片后的照片,以期为该物种的鉴定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2.
记河南汝阳白垩纪一新的巨型晰脚类恐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产自河南汝阳地区晚白垩世早期莽川组一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巨型汝阳龙(新属新种):Ruyangosaurus giganteus gen.et sp.nov..它具有以下特征:神经棘低,缺少椎前关节突隔板,神经弓的侧面具有大的、不规则的三角形凹,前关节横突隔板前后伸展,胫骨粗壮,达127 cm等.汝阳龙的发现显示在晚白垩世早期蜥脚类恐龙发生的分异程度要比以前想象的高得多.  相似文献   
23.
藤壶是潮间带生态、幼体发育以及生物防污损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目前,线粒体基因组学的发展有助于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更好地理解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获得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5358bp的环状分子。与藤壶亚目其它物种相比,东方小藤壶非编码区的长度较长,而基因区的长度则相近。东方小藤壶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为70.5%。现有藤壶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起始和终止密码子的变化。同属的东方小藤壶和触肢小藤壶C. antennus具有共同的基因排列。然而,小藤壶科中不同属之间却具有不同的基因排列,包括两个tRNA基因出现易位,一个基因块出现倒置。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藤壶亚目物种不同,小藤壶属两个物种的srRNAlrRNA基因都在重链上编码。小藤壶科中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与基因排列证据相互支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小藤壶科是单系群,而藤壶科和古藤壶科则是多系群。  相似文献   
24.
鲁昊  周敏  付宛璐  柴珺 《地质通报》2023,42(10):1696-1705
产自欧洲、北美洲和中国三叠纪的纯信龙次亚目,是连接鳍龙类"干群"和"冠群"的关键分子,也是探讨侏罗纪—白垩纪"冠群"蛇颈龙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环节类群。李氏云贵龙是中国华南地区发现的纯信龙次亚目中较原始的属种,也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纯信龙类,但对其头骨骨骼形态学的认识依然存在不足。贵州兴义中三叠世拉丁期法郎组竹杆坡段中新发现的一件云贵龙完整头骨化石补充了云贵龙的骨骼学信息,如额骨未愈合、枕部存在开放空间等。经详细比较,新材料可能代表了目前发现的5件李氏云贵龙标本中体长最大的个体,推断额骨未愈合这一特征为云贵龙特有的鉴定特征,而非个体成年与否的判断依据。新材料显示,云贵龙的鳞状骨没有后内侧支,存在开放式枕部,同蛇颈龙类相似,指示了三叠纪纯信龙类同蛇颈龙类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5.
商晓梅  马爱军  王新安 《海洋科学》2014,38(12):142-148
<正>近年来,为了中国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广大渔业工作者致力于高价值、优良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在中国北方,主要集中研究鲆鲽类海水鱼,如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促进了中国沿海养殖业的发展。2009年中国鲆鲽类总产量89 600 t,2011年其高达120 000 t,鲆鲽鱼产业  相似文献   
26.
邢立达王丰平  潘世刚陈伟 《地质学报》2007,81(11):1591-1602,I0001,I0002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agilis ichnogen.et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us torridus ichnogen.etichnosp.nov.)和莲花卡利尔足迹(Caririchniumlotusichnosp.nov.)等新属种。中国綦江足迹是中国首次发现甲龙类的足迹。莲花卡利尔足迹提供了鸭嘴龙类在各发育阶段所留下不同的足迹。  相似文献   
27.
文章对晰脚类恐龙的分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即将晰脚类划分为2个超科、7个科。它们分别为勺齿晰龙超科Bothrosauropodoidea,包含火山齿龙科Vulcanodontidae,鲸龙科Cetiosauridae,腕龙科Brachiosauridae,圆顶龙科Camarasauridae和马门溪龙科Mamenchisauridae;圆齿晰龙超科Homalosauropodoidea  相似文献   
28.
甲壳类蔓足亚纲(Subclass Cirripedia) 围胸目(Order Thoracica) 现今分为4亚目:茗荷亚目Lepadomorpha; 短茗荷亚目Brachylepadomorpha, 花笼亚目Verrucomorpha和藤壶亚目Balanomorpha。茗荷亚目是有柄蔓足类,为最原始的亚目。它的躯体分为头部和柄部。软体部分包在头部由外套膜和壳板(或无壳板)围成的腔内。柄部有肌肉层,用以附着于其他物体(或动物)上。茗荷亚目的种栖息于潮间带、潮下带至深海底,绝大多数附着于岩石、底栖动物(贝壳、水螅、珊瑚、海胆、十足甲壳类等)或其他物体上,少数种(如茗荷科Lepadidae 的一些种)附着于木材、船底、漂浮及游泳动物(如鲸类、海垫、海龟等),营漂游生活。搞清这类动物的种类对于潮间带生物群落的分析、底栖生物生态的研究及附着生物的防除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茗荷亚目在国内仅有零星报道,尚缺乏系统研究。作者整理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收藏的标本,其中大部分为1975 一1978年东海大陆架海洋调查获得,少部分为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潮间带及沿岸调查所采集。经鉴定共有55种,分隶于3总和7科26属,其中一种为新种,24种为我国首次记录。 在我国近海发现的有柄蔓足类,除少数种,如茗荷Lepas anatifera anatifera, 蟹板茗荷Octolasmis neptuni等在各海区广布外,大部分种仅出现在南海和东海,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暖水种,少数温带种分布范围仅限于渤海和黄海,有的也在东海出现,如朝鲜弱铠茗荷Abathescalpellum koreanum和中直铠茗荷Litoscalpellum intermedium等。 就世界范围而言,有柄蔓足类资料比较分散;其形态变异较大,不易鉴定;有的种仅在个别地点发现,或获得标本很少,种的正确鉴定存在一定困难;因而同物异名较多。本文对一些种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相似文献   
29.
黄渤海沿岸对虾体表共栖缘毛类纤毛虫的生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着亚目的缘毛类纤毛虫是一类营共栖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常大量附生在其它生物体表而直接或间接地给宿主带来危害。在对虾的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由此所引起的病害是相当广泛而且严重的。对于此类海洋生纤毛虫,早在三十年代国内除有王家楫、倪达书做过厦门海域的分类学方面的报道外,近五十年来尚无人从事该领域的工作。而整个太平洋西岸,包括日本,对这方面的研究亦为数极少。在欧美国家,主要是从分类和周丛生物角度进行研究,对于养殖种类体表所出现的这类病原虫,迄今尚未见有深入的、专门系统的报道。因此,随着国内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从生态分布、种类构成及为害规律诸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对于生产应用的病原调查,病害防治工作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0.
中国鱼类名录Ⅸ--魣亚目、马鲅亚目、鲈亚目(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魣亚目1科1属11种,马鲅亚目1科2属5种.鲈亚目(部分)记述23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