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清胰方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 例HL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胰方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身热、大便不通、舌红、脉滑数)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指标[三酰甘油(TG)、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 (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TG、WBC、CRP、IgG、IgM、IgA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方可以有效改善HLP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调血脂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孔石莼热水提取多糖和孔石莼乙醇提取物中的有效部位对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水平的影响 ,发现孔石莼多糖 2 5 0、5 0 0和 10 0 0mg/ (kg·d)三个剂量组均具有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作用 ,而高剂量组具有一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作用 ,其增加HDL C/TC比值显著 (P <0 0 5 )。孔石莼乙醇提取物中的有效部位也具有降低血清TC、TG和LDL C的作用 ,其降TC的作用稍次于孔石莼多糖 ,但其降低TG、升高HDL C/TC比值的作用优于孔石莼多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并心房纤颤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理气活血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4%,对照组为75.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房纤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高脂血症(HLP)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A组)、AS模型组(B组)、阿托伐他汀组(C组)、四逆汤低剂量组(D组)、四逆汤中剂量组(E组)、四逆汤高剂量组(F组)。兔HLP合并AS模型的建立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C、D、E、F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四逆汤(高、中、低剂量)干预。12周后行主动脉切片HE染色观察,并检测所取兔血中VEGF和SDF-1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高、中剂量组家兔血清VEGF和SDF-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逆汤可能对HLP合并AS兔的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VEGF和SDF-1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生理体液分析法,以及同型胱氨酸的生理特性,建立测定同型胱氨酸的150min短程序法。经过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重视性好,变异系数小。当同型胱氨酸浓度为4×10-5mol/L时,峰位置和峰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分别为0.20%和1.98%(n=10),明显低于规定技术指标(1%和2.5%)。对1、2、4(×10-4mol/L)浓度的同型胱氨酸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叶.33~106.67%(n=9)。本法与原法同时测定大鼠及人体血浆的同型胱氨酸的含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适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等血浆中同型胱氨酸的测定。本方法样品处理采用任其与空气接触,使血浆中同半型胱氨酸氧化为同型胱氨酸,测定其总同型胱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青海国土经略》2012,(4):80-80
血脂高,不全是吃出来的毛病。比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代谢出现问题,也会引发高脂血症。不过,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并分析其作用靶点,采用Network Analyzer分析补阳还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检索OMIM、DrugBank、GeneCards、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靶点;使用Biogenet对药物与两种疾病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再提取三者的交集网络,得到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靶点;使用 Metascape 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筛选出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取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77种、靶点250个,高脂血症靶点1074个、缺血性脑卒中靶点1211个,最终得到核心靶点96个、富集通路150条。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棕榈酸、豆甾醇等,核心靶点为肿瘤蛋白P53(TP53)、纤连蛋白-1、泛素蛋白,主要通路可能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个成分与靶点均能较好地结合,其中β-谷甾醇与TP53靶点的结合强度最佳。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多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多有效通路发挥对高脂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异病同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按时循经取穴法温和灸调节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脾虚痰滞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确保在辰时灸治足三里、丰隆,巳时灸治三阴交,对照组在辰时、巳时以外的任何时间灸治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20、30、40次后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9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G、TC、LDL-C治疗前与治疗20、30、40次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DL-C治疗前与治疗10、20、30、40次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G、TC、HDL-C治疗后不同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DL-C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按时循经取穴温和灸治疗脾虚痰滞型高脂血症优于常规温和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降压调脂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