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2篇
大气科学   31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银川河东机场气象台收到的有关低空风切变的话音方式的航空器空中报告,对本场附近35起飞机报告的因风切变导致复飞或返航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发生低空风切变的大气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认为本场低空风切变易发生在春季(3~5月),11:00~14:59及16:00~17:59时段,此时正是本场...  相似文献   
102.
103.
赵光平  姜旭  马丽 《中国沙漠》2015,35(5):1275-1282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东部61个气象站1960-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结合同时次NCEP全球再分析风场资料,在气旋性风切变辨识算法的支撑下,分析了近50年西北地区东部低层气旋性风切变演变对同期雨日多寡的控制与指示作用,结合低层水汽条件与气旋性风切变的配置关系,对其在不同季节对雨日的可能影响程度及降水效率进行了逐一比对与成因探讨。结果表明:在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的春、秋两季,即一年中气旋性风切变多发时段,700 hPa气旋性风切变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对雨日产生的差异性最为显著,降水效率相差达24%,而冬季仅为10%;通过对比分析西北地区东部不同季节风切变效率多年和少年比湿分布,发现在在春、夏两季,水汽条件对700 hPa气旋性风切变的降水效率影响最为显著。气旋性风切变降水效率概念的引入,不仅较为符合西北地区的天气气候特点,且能够较好地反映雨日与700 hPa气旋性风切变之间在不同季节与不同区域中的相关性,对现实预报有较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张旭  罗泳平 《四川气象》1999,9(3):46-48
将射频波段大气湍流模型的精细结构模式转换到激光波段,计算结果表明:湍流常数的量级和高度变化趋势与我们对已有的了解是一致的,但是它随气象条件的变化很大,其起伏可以达到数个量级。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可见光和红外云图上积状云的特征,探讨了雷暴、飓线和低空风切变等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在卫星云图上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产生飞机颠簸的天气形势和环境条件,在分析飞机颠簸预报指数和指标的基础上,揭示了产生飞机颠簸的气象条件,增强了飞机气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7.
长生命史飑线极易造成大范围灾害性大风天气,研究其结构及其维持机制对灾害性大风天气预报有重要参考意义。利用浙江地面加密观测和雷达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再分析资料及高分辨率模式模拟结果对2018年3月4日江南地区出现的一次造成大风的暖区飑线后侧入流进行分析,探讨飑线维持机制。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南支槽前高低空一致西南气流的暖区环境中,环境具有0~6 km中等到强垂直切变、高对流有效位能、中层和近地面有明显干区的特征;3 h负变压异常指数对此次过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飑线表现为“TS”结构,但层云区相对较窄;反射率因子核位于中层径向辐合下方下沉气流中。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后侧入流及下沉气流在系统内部、后部分别强迫出逆时针和顺时针垂直环流,构成了飑线最主要结构特征;后侧入流紧靠系统后缘而位于对流层中层,促使上升气流由倾斜转为垂直;此后后侧入流...  相似文献   
108.
崔杨  陈正洪  何英杰  孟丹 《气象科技》2021,49(5):785-793
为准确掌握湖北省平原湖区近地层风切变特征,利用27座离地高度为120~150m测风塔各1年的逐时测风数据,研究了70~120m间风切变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风切变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特征,普遍在秋冬季最小、夏季较大,夜间大、白天小;(2)位于平原湖区和山区的测风塔在70~120m间的年平均风切变指数分别为0.27和0.12。各塔风切变指数从70m至150m逐渐减小;(3)6座典型测风塔70~120m风切变指数在较稳定状态下的频率最高,为59%~75%;在不稳定条件下的频率最低,均不超过5%;(4)当70m风速在3.0m/s以下、3.0~10.0m/s及10.0m/s以上3个区段时,风切变指数由小变大,在3.0~10.0m/s风速段与年平均风切变指数最接近,10.0m/s以上风切变指数离散性最强;(5)分别推算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风切变指数,中部平原地区实测值明显高于模拟值,总体偏差范围是-0.06~0.14。该结论可用于近地层低风速地区不同高度的风速推算或订正,以提高这类地区风能资源评价、开发规划、风电场选址的科学性以及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9.
110.
不同方向垂直风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但对热带气旋无维强度变化的影响却差异较小.研究发现不同方向垂直风切变对无维强度变化的影响的细微差异与热带气旋周围的高层西风槽,倒槽,低层季风槽等天气系统配置有关.这一结果表明,在研究不同方向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时,除了下垫面热力作用外,还应考虑与切变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