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0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河口区域划界是进行河口区域开发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我国重要河口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管理现状,科学合理的确定河口区陆海分界线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的调查研究以及资料收集和处理分析,遵守河口划界的原则,并根据相关的法律和条例,参照国外的河口管理经验以及我国其他河口的划界建议,对现代黄河三角洲陆海划界提出了几种初步建议,并分析了这几种划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推荐使用平均低潮线或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沿岸界线作为入海口区的陆海界线,海堤作为其他区域陆海界线.  相似文献   
42.
为提高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其区域经济发展,文章根据2001—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福建省海洋经济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于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福建省海洋经济对全国、福建省和福建省沿海城市经济的贡献逐步扩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87%、25.6%和30.45%;福建省海洋经济在GDP、产业结构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效应均较强,对区域经济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福建省应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主要抓手,具体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建立健全陆海统筹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3.
流域人类活动对三角洲演变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洲的形成系陆、河、海共同作用的产物,三角洲的演变对于陆海相互作用(Land-Ocean Interac-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LOICZ)具有敏感的和重要的指示意义,对三角洲演变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IGBP-LOICZ第一期工作是以海岸带物质通量和循环特征为  相似文献   
44.
海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CO2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愿景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海沉积盆地封存潜力巨大,2022年中国首个CO2海底地质封存示范工程已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咸水层中正式启动。日本苫小牧咸水层封存项目作为迄今为止亚洲最成功的海底封存项目,其CO2封存监测工作为我国离岸封存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及技术指导。文章全面回顾了苫小牧CCS项目案例情况,对项目执行、场地监测内容及布点、监测设施及技术、监测结果等进行分析,总结苫小牧CCS项目的成功经验,以及陆—井—海结合一体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体系,旨在助力中国海上CO2封存项目顺利运行,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5.
<正>扬子大三角洲发育于南黄海及东海北部堆积型大陆架上,它是大河(主要是长江,其次是黄河)输沙和边缘海季风波浪与潮流动力,经过长时期、多阶段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巨大三角洲复合体系,其分布范围之广、地貌发育之复杂举世罕见。查明该三角洲体系的分布和组成结构,将是我国对海洋地质地貌科学的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沿海开发正加速进行,逐步由海岸向近海扩展。查明扬子大三角洲环境、资源特点,直接有利于航海与海底工程建设、海域渔业资源开发以及油气资源评价,也有利于扬子大三角洲  相似文献   
46.
李彦平  刘大海  罗添 《地理研究》2021,40(7):1902-1916
陆海统筹是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在海岸带空间开发与保护中,人地(海)关系、区域空间关系、陆海关系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具有显著的复合系统特征。基于陆海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与要素的流动特征,构建了包含人地(海)关系、区域空间关系、陆海关系的海岸带复合系统,并将陆海统筹的实现转化为海岸带复合系统的协调过程。研究表明:海岸带复合系统协调受复合系统与外界之间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与要素流动过程的影响深刻。因而,海岸带复合系统协调的关键在于系统结构与功能完善、系统空间位置调整和系统输出内容管控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中深化陆海统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7.
杜国云  王庆  孙祝友 《地理研究》2006,25(5):853-864
提出了海岸缓冲区的概念。结合莱州湾东岸晚更新世以来陆海相互作用历史与近期变化,将海岸缓冲区分为古潟湖地貌限制型、开放型和人工海岸型3种基本类型,在横向上划分出3个缓冲带,对海岸缓冲区的结构与功能及缓冲区范围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对防范海岸带地质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与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如何使我国围填海的存量资源得到高效可持续利用是当今围填海研究的热门课题,生态修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陆海统筹的理念,以福建可门工业园区为例,针对围填海造成的"占用滨海湿地、护岸硬质化、破坏海岛、海洋生物资源损失、排放污水、生境破碎"等生态环境问题,引入了"生态流"的概念,并且因地制宜,从"构建山海通廊、...  相似文献   
49.
50.
为保障我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文章在概述海岸带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总结国外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交界区域,资源极其丰富,但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我国海岸带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等问题,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高度密集、法律体系不完善、行政管理缺乏规划、执法机制不健全;根据美国、韩国和欧盟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经验,我国应构建并完善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综合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海岸带执法机制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