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3篇 |
免费 | 836篇 |
国内免费 | 19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篇 |
大气科学 | 4561篇 |
地球物理 | 141篇 |
地质学 | 359篇 |
海洋学 | 1113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68篇 |
自然地理 | 2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72篇 |
2014年 | 234篇 |
2013年 | 253篇 |
2012年 | 220篇 |
2011年 | 220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58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242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251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306篇 |
2000年 | 213篇 |
1999年 | 126篇 |
1998年 | 153篇 |
1997年 | 163篇 |
1996年 | 148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58篇 |
1993年 | 114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115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6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2年 | 2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古里雅浅孔冰芯所记录的夏季风盛行时δ^18O与海温以及与500hPa …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帽浅孔冰芯中(δ^18O)max代表该区夏季风盛行时的温度状况,它与全球海温(SST)、半半球500hPa高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被分析,对冰芯中(δ^18O)max产生重要影响的海洋相关区均位于海洋的洋流区域洋流汇合区,它们分别在赤道东太平洋、太平洋西风漂流、东印度洋热池、莫桑比克海流、北大西洋海流、加那利海流和大西洋赤道海流,其中位于低纬度海洋相关区的SST与冰芯中δ^18Omax呈 相似文献
13.
1996年2月17日起,东范市受到寒潮侵袭,气温急剧下降,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低13.8℃,过程最低气温3.4℃,造成一次长达11天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使东范市畜牧、水产养殖业和香蕉生产损失严重。本文对这次天气过程作一简单分析。1寒潮天气过程1.1寒潮的酝酿和爆发500hPa图上9日08时西欧地区有一低槽,槽前的暖平流使乌山地区的弱脊发展。11日08时乌山脊建立,其下游的新西伯利亚地区有冷槽发展,冷中心为-44℃,槽区及槽前冷平流强烈,700hPa和850hPa均有反映,西欧大陆冷高中心为1040hPa。13日OS时冷槽移到贝湖东侧,槽后冷空气开始…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07年雷州半岛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季节无雨日数作为划分干旱的指标,对雷州半岛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NCAR/NCEP再分析逐月资料,采用合成方法,对干旱年份环流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干旱南部比北部严重,全区旱(涝)型是主要的分布型态;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造成的华南较强的偏南风和东亚大槽偏弱直接影响雷州半岛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及南海的海温偏高,海陆热力差异偏弱引起东亚、南亚西南季风减弱,导致雷州半岛易旱,热带气旋路径偏东也是导致雷州半岛夏旱的诱因;秋季亚洲大陆气压场异常偏高,导致向华南水汽输送减少,造成雷州半岛易旱;雷州半岛冬旱发生与东亚冬季风异常偏弱/El Nio事件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El Nio成熟的当年冬季雷州半岛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北方沙尘暴频数演化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1954~2001年年、季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演变规律及其与风速、相对湿度、降水、气温和干燥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在1954~2001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春季下降趋势最明显。沙尘源区的气候要素对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其中风是影响较大的因子。平均风速和大风频率增加(减少)均有(不)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气温与沙尘暴日数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反映了北方温度升高可能通过大气环流间接地抑制了沙尘暴的发生。降水增加对沙尘暴发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春季和前冬沙尘源区降水多寡对沙尘暴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北方沙尘暴频数与沙尘源区的相对湿度或干燥指数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过去的近50a内,造成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率显著下降趋势的直接自然原因是:沙尘源区和发生区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减少、主要沙尘源区降水量特别是春季和前冬降水量的增加、以及由于源区降水增加引起的大气和土壤湿润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地统计学分析技术及其在气象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论述了地统计学的一些特点,然后从变异函数和Kriging插值两个方面介绍了地统计学的分析技术,最后讨论了地统计学在气象研究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的研究结果,对南海环流提出一些看法,南海经是半封闭的边缘海,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通,必然有海水交换,黑潮入侵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黑潮入侵的流量主要是由温度和工的差异引志的斜压造成的,因季风应力的正压作用调制而有季节变化;南海北部的黑潮南海分支和南海暖流构成反平行环流系统,分别是冬季的“热力驱动”和夏季的“淡水驱动”所造成,黑潮入侵进到南海。经过一些通道穿过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9.
20.
应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对横断山脉地区的8个经度×10个纬度范围内1948-2012年逐日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场进行环流分型,由日平均海平面气压场算出6个环流指数(u、v、V、ξu、ξv、ξ),并由此划分出27种不同的环流型。分型结果表明:横断山脉地区主要环流分型为E型、NE型、SE型、N型和C型,其频率分别为:21.4%、14.6%、13.7%、9.8%和9.5%;E和NE型环流频率逐渐增加,C型环流型频率逐渐减少。春季横断山脉地区主导环流比较繁琐;NE、N型为夏季的主要环流型,但E型环流在夏季的频率也相当大;秋季和冬季横断山脉地区的主导环流型都为E型和SE型。夏季主导环流型持续时间较长,冬季也是主导环流持续的时间较长,个别年份主导环流型持续时间超过了一个月,这主要与横断山脉地区复杂的地形有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