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293篇
地质学   1818篇
海洋学   66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中国历史上的"顺世"绝大多数(≈83%)出现在"好天时纪"中; 绝大多数"乱世"出现在"坏天时纪"内(≈85%).历史上的分裂期都出现在"长坏天时纪"中.依据"天时好、坏"与"顺世、乱世"的两两对应关系, 可将历史上的皇帝分为贤、明、庸、暴四类.本世纪初开始的"长好天时纪"可能是中华民族又一个辉煌时期的开始.但是对"坏天时代"的可能干扰, 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42.
中、下寒武统界线研究是至今尚未圆满解决的全球性难题. 这是早寒武世到中寒武世全球范围存在两个不同的生物地理分区的结果. 尽管目前研究从古生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但是它们同样由于存在大西洋生物区和印度-太平洋生物区生物组合不同的影响,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进行全球性对比的生物组合. 因此, 寻找其他的中、下寒武统界线全球划分和对比方法是解决中、下寒武统界线难题的途径. 对贵州台江中、下寒武统界线剖面的凯里组疑源类进行系统研究, 利用疑源类划分了中、下寒武统界线, 所划分的界线与三叶虫带划分的界线基本一致, 并可与西伯利亚、欧洲在地台上利用疑源类划分的中、下寒武统界线可进行对比. 在此基础上, 利用全球性早寒武世到中寒武世过渡期间有一个明显的碳同位素负异常来划分中、下寒武统界线, 并与西伯利亚、北美中、下寒武统界线上的碳同位素负异常进行对比. 这一新的碳同位素划分对比中、下寒武统界线的方法, 有助于解决中、下寒武统界线这一全球性难题, 也说明了早寒武世末三叶虫动物大绝灭与这次碳同位素负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3.
浅析华北板块中元古代—古生代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区域地层层序特征、沉积 生物 构造古地理的综合分析 ,提出华北板块经历了中、新元古代边缘裂陷阶段和古生代全域性差异升降阶段两大构造演化阶段。其中 ,前者可进一步划分为中元古代强裂陷亚阶段及新元古代弱裂陷亚阶段 ;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早古生代弱差异升降亚阶段和晚古生代强差异升降亚阶段。其间发生了 3次划时代的构造运动 ,即芹峪运动、蓟县运动和秦皇岛运动 ,这些运动均影响板块全域 ,成为划分板块构造演化阶段的标志。每次构造转换后均出现特征鲜明、近乎覆盖全域的同期、近同期的沉积标志层。分析表明 ,华北板块在中元古代至古生代长达 15 0 0Ma间 ,似乎从未经历过大规模的水平挤压运动 ,即没有与毗邻大板块有过大规模的碰撞与对接 ,而是长期独自发展 ,漂移、徘徊于赤道两侧低纬度区或在中低纬度区。  相似文献   
944.
该文分析了黑河流域降水及河水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并阐明了中、下游盆地地下水系统与特征,探讨了盆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大数量相互转化的固有规律,深入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资源和环境负效应,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45.
以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粤境段)为例,着重介绍了航测技术在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工作流程与相关技术的运用,对其在高速公路勘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46.
信息化是设计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管理手段。结合信息化建设一期经验,通过对设计企业现状分析和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功能和作用,以及信息化实施步骤和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947.
渭北高原西段新构造活动强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1:5万专题遥感解译和重点地质调查,全区遥感解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共计611处,其中大型滑坡17处、中型滑坡194处、小型滑坡385处,小型崩塌15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将区内大、中型滑坡地质灾害点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6个集中分布带.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新构造与岩性条件的控制,以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区、带为基础,参考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影响范围及人类活动的状况,将千阳县城关镇-崔家头镇、陇县杜阳镇-千阳县草碧镇、陇县峡口河-杨河沟地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948.
建立了一种基于地貌特征的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遥感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对地物的光谱特性、几何形状和顺坡性相关的6次布尔运算完成对崩滑流的自动识别。并以碧罗雪山一处高山峡谷地区为例,采用10m空间分辨率的SPOT-5多光谱影像和1:5万地形图生成的DEM(数字高程模型)作为数据源,进行了崩滑流自动识别效果的检验。实验结果表明:①该方法顾及了地貌对崩滑流空间几何形态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崩滑流遥感自动识别的正确率;②识别对象与数据源的关系明确、逻辑简单、决策阈值容易确定,便于使用决策树进行分类;③该方法对数据源要求较低,只需中等以上比例尺的DEM和拥有红、近红外的遥感影像即可;④粘连图斑的分割是该方法面临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949.
滚石在平台上的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危岩体;滚石;平台;运动距离;现场试验;滚动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950.
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土壤—胡萝卜系统中镉、锌、镍3种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供试绿洲土壤原状土中,Cd、Zn、Ni均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而处理土壤中重金属被钝化的量有限,Cd的存在形式主要以碳酸盐态为主,Zn、Ni则主要以铁锰氧化态为主;3种元素的活性大小依次为Cd>Ni>Zn。根据回归分析,元素Zn对胡萝卜块茎和茎叶吸收Zn量贡献最大的分别是Zn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元素Ni对胡萝卜各部位吸收贡献最大的均为Ni的铁锰氧化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