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293篇
地质学   1819篇
海洋学   662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7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含金黄铁矿的模拟合成实验及热液作用中金富集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热液矿床中金主要以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赋存状态产出,裂隙金构成富矿石。金的两种析出形式,分别为热液演化过程中金的两组成矿化学反应的结果。同时,金的活化和沉淀作用与热液流体中铁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为阐明热液富金矿石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含金黄铁矿的模拟合成实验。实验是在自紧式冷封高压釜(石英管衬套)中完成的。实验的物理化学条件模拟胶东玲珑等金矿的实测成矿参数t=400~200℃;p=50~10MPa;c(NaCl+Na2S)=05~1mol/L;pH=2~65。装填物料为Fe2O3+6S+AuCl3·HCl·4H2O或金粉。恒温时间为7~12d。合成黄铁矿具有完好的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晶形。盐酸分步提取法实验证明,在黄铁矿晶体的核心部分含90×10-6~60×10-6的分散包体金,而黄铁矿边缘部分及以外的残余Fe2O3中仍含有大量的反应残余金粒。实验结果证明,在合成反应体系中只有少量的金与黄铁矿同时析出;而更多的金在残余溶液中富集,在自然热液成矿过程中这部分金可形成晚期裂隙金。实验结果与在胶东等地区热液金矿床观察到的事实吻合。  相似文献   
912.
甘为群 《天文学进展》1998,16(3):222-226
目前在太阳物理中引起巨大争议的热点问题是:究竟是高能电子还是高能质子在耀斑中起主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能电子在耀班中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最近的γ射线观测显示约为1MeV的质子所携带的能量可大于电子所携带的能量,从而导致电子、质子作用之争.综合介绍了各家观点,并讨论了可能的结局.  相似文献   
913.
鲁西南地区分布着近东西向大致平行排列的早第三纪盆地群。在蒙阴、莱芜盆地早第三纪沉积称为官庄组,在平邑盆地称为卞桥组。依据沉积物特征和沉积旋回都能分为下段、中段和上段。通过对哺乳动物、介形类、轮藻、腹足类和孢粉等化石的研究可确定中段的沉积时代为早始新世,通过对轮藻、介形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研究能确定下段和上段分别为始新世早期和中期。在卞桥组中段和官庄组中段发现介形类Cypridea属,该属起源于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在早白垩世繁盛,晚白垩世逐渐衰落,灭绝于晚古新世或早始新世,在早始新世沉积中的发现,是迄今在我国发现的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914.
本文对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H、O、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成矿过程中成矿热液与围岩发生了大规模O同位素交换作用,可见明显“18O漂移”现象,其中硅质可能来自深部地层,锑矿床系古水热系统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915.
袁万春  李院生 《矿物学报》1997,17(4):422-426
滇黔桂地区分布着众多大中型Hg、Sb、Au矿床。通过对碳、氢、氧、硫等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大厂锑矿的硫来自地幔,木利、马雄锑矿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各金矿的硫主要来自围岩,但碳大部分来自围岩。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本区锑、金、汞等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相似,其主要来源为与围岩进行了氢氧同位素交换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916.
讨论了壳源及幔源氦、氩同位素组成特征的“横人字型”模式、二氧化碳丰度分布、同位素组成及其成藏和80年代以来地学研究热点之一的幔源甲烷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17.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讨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方正 《地球科学》1996,21(1):41-44
根据硅酸盐矿物压缩系数的实测值与一些地质现象结合,提出岩石圈中壳幔边界处可能存在负荷压力与来自地幔的压力结合而形成一种复合的压力状态,可以在莫霍面附近造成形成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的地质环境,其前是造成来自地幔向上压力过程的速率要大于地壳释放压力的地质过程的速率,并同时提出地深增压率的概念和在地质上的一些表征.最后结合桐柏—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地质事实提出一个高压、超高压变质成因的模型  相似文献   
918.
通过对辽东-吉南硼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及O、C、B同位素特征的研究,结合数学地质方法分析认为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代硼矿的成矿作用可分为沉积成岩成矿和变质-混合岩化改造成矿这两个主要成矿期。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改造型  相似文献   
919.
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REE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刘丛强  解广轰 《岩石学报》1996,12(3):382-389
本文报道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的REE丰度和Sr、Nd同位素组成。不同岩石类型的REE配分模式和同位素组成反映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交代作用过程。二辉橄榄岩亏损轻稀土,是原始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方辉橄榄岩具U型REE配分模式,是强烈亏损的地幔岩被熔体非化学平衡交代的结果。二辉岩脉状体富轻、中稀土,它同与脉状体接触的二辉橄榄岩可达化学平衡或近于化学平衡,而二辉岩脉状体的形成与玄武岩岩浆无成因关系。据对二辉岩脉状体和不含脉状体橄榄岩的Sm-Nd同位素定年,这种脉状体形成于300Ma左右。  相似文献   
920.
陕西镇安丘岭,二台子金矿床富砷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丘岭、二台子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高含金样品的光学、背散射电子、二次离子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图象分析表明,金与砷具有显微尺度的强相关性。金和砷主要赋存于含砷黄铁矿增生体、毒砂和砷黝铜矿之中。已发现金一般呈微米级小圆球存在于含砷硫化物中。次显微金在高异常区的沉淀作用是如此之迅速,其以微细自然金颗粒存在于砷的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