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65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80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81.
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对长江口淡水潮滩——崇西湿地潮间带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的地上与地下部分月生物量及其营养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此消彼长期(3~5月)、共同增长期(6~9月)和共同降低期(10~11月).除花序外,芦苇地上各构件的生物量自3月开始逐渐增长;8月末,叶和叶鞘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8.3±30.2) g/m2和(671.9±19.2) g/m2;9月末,茎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3 193.0±93.9) g/m2;芦苇花序出现于8月,秋季一直呈现增长态势.芦苇地下部分的根状茎和须根的生物量都呈单峰变化,但须根的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小;根状茎的生物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9月,为(1 933.3-±-93.1) g/m2和(3 679.2±202.7) g/m2;须根生物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9月,为(695.8±7.2) g/m2和(1 017.2±60.6) g/m2.9月末,芦苇总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9 351.0-±381.5)g/m2.3~11月,芦苇根冠比变化范围为0.89~19.19,与其他河口、滨海湿地相比,崇西湿地潮间带芦苇地上部分生物量年积累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82.
长江口放射性核素Pu的大气湿沉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京239,240Pu的年沉降和年降水数据,对长江口地区1957~2005年239,240Pu 的年大气湿沉降通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地区1957~2005年间239,240Pu的大气湿沉降量在0.001 2~5.531 Bq/m2之间,累计湿沉降通量为34.556 Bq/m2;该地区Pu的大气湿沉降主要集中在1960 s;1960 s初频繁的大气核试验是造成239,240Pu在1960 s沉降量较大的主要原因。长江口地区与东京地区239,240Pu大气沉降变化基本一致,两地的大气湿沉降均在1963 年出现明显峰值。  相似文献   
883.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条件下,中国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研究热点开始关注国际公约中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学术界同类研究的差距。以长江口为例,由于河口海湾地区处于海洋、陆地和河流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界面上,具有开放度高、敏感度高、脆弱性高和稳定性低的"三高一低"特征。针对长江口大量滩涂栖息地被围垦和侵占的现状,提出了在长江口受损湿地构建人工替代栖息地进行人工优化的途径。中国河口海湾研究不仅需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还要广泛争取国际组织的资助和合作,探索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参与动态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使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中国滨海河口海湾三角洲地区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84.
提要 本研究成功将水动力模型ROMS(the regional oceanic modeling system model)与箱式模型结合,详细阐述了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四个季节的水通量特征及水体交换特性,为其物质通量研究提供准确的水量基础。研究发现,总的水通量整体受季风控制,季风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得水体在南北方向上交替输送,而台湾暖流对春夏季底层水体南向输运具有重要作用;直接进入123.5°E以东外海区域的水通量很少,而是先从南边界流出研究区域,然后通过海洋环流系统进入外海。长江径流是影响水体更新的重要因素,但在强烈季风下,水体更新主要依赖于季风方向的水平水通量,主要是同层水体而不是表底层水体之间的交换。所以不能简单的以水体更新时间长短作为强烈季风区底层缺氧高发与否的标准。因此,虽然水体更新时间较长的区域与缺氧区基本一致,本研究认为该区域底层水体缺氧的本质原因是跃层阻隔了表底层水体之间的交换。  相似文献   
885.
从分级的角度认识大河三角洲前缘河口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对深刻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于2012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和浙闽沿岸共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水淘选的方法按照颗粒物水动力直径大小对其进行分级分离,分析了这些分级样品的有机碳含量、稳定同位素、比表面积以及木质素等参数,并且结合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讨论了此区域不同粒级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特点。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在小粒级中含量较高,如8~16μm粒级有机碳含量的均值为1.30%,而32~63μm粒级的均值为0.90%,但是大粒级有机碳对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最高(81.3%),这是因为大粒级的质量贡献占绝对优势(72.0%)。三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沉积有机碳的贡献以海洋来源为主(平均为73%),土壤和维管植物也有一定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1%和6%)。在小粒级(8~16μm)中,土壤对于沉积有机碳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粒级,这是由于土壤有机质比较容易富集在细颗粒上。木质素的参数,如C/V(0.04~0.32)和S/V(0.33~1.23),显示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草本和木本被子植物的混合,随着粒级的增大,草本被子植物的来源逐渐增多。浙闽沿岸分级沉积物的OC/SSA0.4mg/m2,而长江口的站位中OC/SSA0.4mg/m2,表明长江口沉积有机碳的保存效率比浙闽沿岸的高。木质素降解参数,如(Ad/Al)v、3,5-Bd/V和P/(S+V)随着粒级的增大逐渐降低,表明小粒级降解程度较高,而大粒级中降解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86.
长江口外海区DZS2孔第四纪磁性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河口区外海域是陆源物质沉积以及向外海输送的重要地带。DZS2孔采自长江河口外海域(东海陆架西北部),是我国现今最深,年代最久远的大陆架海底全取心钻孔。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古地磁研究,结合岩心岩性特征、微体古生物鉴定以及AMS14 C测年等的分析,建立了可靠的长江河口外海区年代地层框架序列。磁极性地层研究揭示了清晰的M/B极性转换界线,且沉积地层中出现了多个可与标准极性柱对比的反极性漂移事件,这其中包括Gothenburg、Blake、Emperor、Jaramillo和Olduvai事件,这为钻孔年代约束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钻孔DZS2沉积物岩性特征较为简单,相对来说泥质层位较多,与长江三角洲陆上典型第四纪钻孔的岩性特征以及沉积演化旋回存在一定差别。这可能与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下覆基岩的起伏有关,根据单道地震剖面的资料,长江河口区西南部有一系列岛屿分布,海底明显存在较高隆起的基岩,松散沉积物厚度较薄,这很可能阻挡了部分长江物质,特别是粗颗粒沉积物向外海的输送。  相似文献   
887.
近30a来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颖  徐韧 《海洋科学》2015,39(10):101-107
在过去近30a监测结果基础上,对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长江口海域水体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呈现上升的趋势,重金属(铜、铅、镉和总汞)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浮游生物的种类数年际变化较大,浮游植物中硅藻比例有所下降,甲藻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浮游动物中桡足类的比例下降。讨论了长江径流输沙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硅酸盐的含量与输沙量呈显著正相关,且硅酸盐的减少与海域硅藻比例的减少具有一定相关性。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与生态状况有所下降,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海域的主要污染物仍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生物状态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近年来虽偶有波动,但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888.
海岸带盐沼植被可以减缓流速,具有重要的缓流固滩功能。本文以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区植被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为研究对象,设置“光滩—植被带边缘—植被带”的观测样带,研究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枯萎期不同物候期海三棱藨草缓流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海三棱藨草植被带具有显著的缓流能力,平均流速小于相邻光滩,缓流能力强于相邻光滩,单位距离流速衰减率是光滩的1.47~3.48倍;不同物候期缓流能力存在差异,呈现生长中期>生长后期>枯萎期的规律,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枯萎期的单位距离流速衰减率分别为1.15%,1.06%和0.50% m-1。海三棱藨草植被带的单位距离流速衰减率与植被带边缘流速呈正相关,3个物候期的相关性系数(R)均大于0.80;除枯萎期为正相关外,生长中期、生长后期植被单位距离流速衰减率与边缘水深为负相关,R的绝对值均超过0.90。  相似文献   
889.
浙江是海洋大省,所辖海区南起苍南县的虎头鼻,北至平湖市的金丝娘桥,即N27°12~31°31′之间,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总面积达26万平方千米,自南至北分布有温台、温外、鱼山、鱼外、舟山、舟外以及部分长江口和江外等传统渔场,特别是舟山渔场也是目前世界最大渔  相似文献   
890.
长江口南港是上海外高桥新港区所在岸段,其冲淤变化对该港区水深的维护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ArcGIS对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海图资料进行数字化,建立不同时期此河槽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南港河槽尤其是主槽的冲淤变化,分析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04年南港河槽整体上冲刷21.9×106m3(平均冲刷速率为3.5cm/a);(2)2004-2008年南港河槽整体上转为淤积,河床共淤积26.0×106m3(平均淤积速率为4.1cm/a);(3)2004-2008年外高桥新港区净淤积73cm,其中2006年7月-2007年7月1年淤积57cm。结论包括:(1)南港复式河槽中间沙脊的大量采砂导致的过水断面调整可能是近期沙脊两侧深槽出现淤浅趋势的重要原因;(2)2006年7月-2007年7月南港主槽(包括外高桥新港区)的强烈淤积可能还与该水文年长江径流量特低有关。(3)南港作为长江入海水沙的过境通道,其冲淤变化与河流来沙量变化的关系不大,而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径流量变异、河口人类活动以及河槽的自适应调整可能是该河槽年际冲淤变化的更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