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0篇 |
免费 | 645篇 |
国内免费 | 5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6篇 |
大气科学 | 17篇 |
地球物理 | 405篇 |
地质学 | 1775篇 |
海洋学 | 994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126篇 |
自然地理 | 2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50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17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湖南省桃源县李家冲金矿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冲金矿是近年来实施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时确定的具有一定找矿远景的金矿床。矿区地处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南缘的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距著名的大型沃溪金(锑钨)矿床南东约18km。金矿成矿主要受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合矿层位及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地层提供了矿源层,构造提供了矿化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使矿质得以活化、迁移并在有利成矿空间定位形成金矿体。在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寻找金矿体的勘查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以郭家冲断裂为主的NE向断裂带是今后找金工作的重点,具体部位是近EW向层滑断裂破碎带与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并圈定出叶家坳一电厂、茶子山、文明等三处具体的勘查靶位,可作为矿区进一步工作部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2.
河口入海泥沙沉积固结过程中抗侵蚀性的变化直接决定着沉积物的再悬浮和二次迁移,对河口岸滩的稳定具有重要决定作用。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模拟入海泥沙快速沉积,现场测试不同固结时间沉积物的抗侵蚀性和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研究发现,黄河入海泥沙沉积物的抗侵蚀性随固结时间增长迅速提高,当沉积固结时间达8h时,其临界侵蚀切应力就超过了原状潮滩表层沉积物;新沉积泥沙的临界侵蚀切应力与其重度、贯入阻力、剪切强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与含水率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黄河入海泥沙临界侵蚀流速的试验值随固结时间的增长速率要高于各泥沙起动公式计算值的增长速率,前者是后者的1.5~4.1倍。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涡阳花沟区28-5煤田孔粘钻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加强对泥浆比重、滤失性和流变性能的调整,对预防孔内发生粘钻事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福建政和地区"稻香组"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实际调研成果并结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组合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原“稻香组”建组剖面(政和稻香-高堀剖面),可划分为三套分属不同时代的岩性组合,且将稻香组的定义重新修订。其下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硅质岩、泥岩组合,时代暂置晚古生代。三套岩石组合间为构造拼接关系,其性质为逆冲推覆.运动方向由南东向北西,推测逆冲推覆事件发生在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89.
山西五台地区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中生代燕山造山带的西南端,分布于系舟山掀斜向斜的北西翼,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空间上由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逆冲断裂组成,剖面上表现为侧幕展布的犁式逆冲断裂所构成的前陡、后缓的单冲式叠瓦状构造.主体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逆冲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运移距离大于5.8 km.推覆构造中应力状态在横、纵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根带以挤压为主的高角度逆冲断裂及复杂多级褶皱为主;中带以单剪为主,形成叠瓦状构造;锋带挤压作用增强,发育反冲断层和不对称褶皱.随着挤压应力的松弛减弱,山前形成规模较大的正断层.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