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61篇
测绘学   1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99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建国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5,14(2):119-130
滇中地区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往往成群、成带分布于碳酸盐岩层中,矿体(矿石)与围岩在成矿元素组合方面具有继承性,硫和金属来自矿源层。矿体与围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39.1‰-20.6‰,以“重硫型”为主;矿石铅同位素以单阶段演化的正常铅为主,常含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铅,成矿模式为:同生沉积作用形成矿源层,后期改造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72.
73.
内蒙甲生盘铅锌硫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生盘铅锌硫矿产于中元古界渣尔泰群阿古鲁沟组二岩段顶部自云岩中,共分四个矿段。阿古鲁沟组二、三岩段白云岩及板岩为矿源层。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有用组分为铅、锌、硫,伴生金、银、镉。据岩相分析和铅、硫、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测试结果分析,该矿床成矿古地理环境为封闭、半封闭的海湾,古气候干燥炎热,蒸发作用强,矿体形成于弱碱性、强还原、盐度较高、有机质丰富的潮坪泻湖及海湾泻湖中。矿床受后期改造微弱。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弱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74.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为泥盆系海相火山岩系中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位于阿尔泰山南缘多金属成矿带的麦兹地区。该火山岩系以K2O〉Na2O为特征。含矿岩系下部多数岩石中Pb、Zn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偏低,容矿岩石CaO、TFe、MgO及Mn的含量较高,且富含Pb、Zn等元素。矿体位于Na2O、Al2O3的亏损带及CaO、TFe、MgO和Mn的高含量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75.
76.
卫星像片在铜仁汞,铅锌成矿带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 《贵州地质》1995,12(4):333-337
本文以卫星像片图像中线、环及色的特征对铜仁汞、铅锌成矿带进行地层、岩性和构造的解译、分析、探讨成矿带的规律,从而指导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7.
78.
对区内5个成矿带进行研究,提出云开隆起脆性剪切带列控制着金矿化分布的态势;印支期重熔花岗岩和燕山晚期花岗岩迭加的脆性或脆韧性剪切带是金矿床集中部位;金矿成矿斑岩体的定性判别标志,新发现加里东晚期斑岩型矿床;岩浆热液矿床沿构造岩浆岩`带隆起与坳陷交接部位、坳陷里的构造凸起边缘或隆起里的册陷周缓和NNE-NE与NW-NWW走向的壳层逆掩断裂交织的菱形块上升部位或各自的相对上升盘分布,岩浆侵入体出现在构造复合部位,特别是NE向深断裂和EW向、NW向构造复合部位;含矿层位为前这牙纪-二叠纪地层;查明燕山运动期间三次铜、铅、锌(银)区域成岩成矿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79.
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成就了青藏高原的冈底斯成矿带,位于该成矿带的斯弄多银铅锌矿床赋存于林子宗群火山岩中,经过勘查确认该矿床属于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对5个钻孔进行短波红外测量,发现钻孔中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绢(白)云母、钠云母(富Na云母)、伊利石和蒙脱石,并在垂向形成绢(白)云母→绢(白)云母+钠云母+蒙脱石+伊利石→绢(白)云母+伊利石→绢(白)云母的组合特征。通过总结归纳蚀变矿物分布、分带特征并与地质编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短波红外技术的斯弄多找矿勘查模型。笔者在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中发现:(1)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矿物组成是寻找深部及外围矿体的重要线索;(2)绢(白)云母属于成矿前期的蚀变,与矿体之间的关系不明显;(3)矿床深部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SW方向深部反映了绢云母被交代形成伊利石的过程;NE方向深部表现为绢(白)云母二八面体结构的变化;(4)未被剥蚀的青磐岩化带是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0.
王海山 《矿床地质》1988,7(1):54-63
凤太层控铅锌矿床赋存于中(?)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带或隐伏背斜构造鞍部,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有清楚的硅化、铁白云石化、炭沥青化等围岩蚀变现象,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及毒砂等。根据矿物包裹体、矿石和上下盘围岩组分比值、矿石矿物微量元素分布、硫铅同位素组成、区域围岩元素丰度等一系列特征,推测矿质极可能来自深部古加里东岛孤基底,后经海西—印支期构造作用,通过地下热卤水渗流,再到上部有利圈闭空间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基本属古生新储层控再造矿床。上部围岩也可能提供部分矿质,但主要矿源层应在深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