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5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3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52篇 |
地质学 | 846篇 |
海洋学 | 217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30篇 |
自然地理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2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194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大别造山带北部的中生代火山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别造山带北部的北淮阳中生代火山喷发岩带形成于后造山阶段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可以划分为2个独立的火山旋回,分别对应于高钾钙碱性系列(HKCA)和钾玄岩系列(SHO),从岩石构造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提供的约束条件分析,前者形成于晚侏罗世的陆内挤压环境,造山带是有“山根”的增厚陆壳,而早白垩世钾玄岩系列岩石的出现表征着造山带已发生“去根”作用,北淮阳处于陆壳减薄的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72.
磷矿石中磷、钙、镁、锶、氟测定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分析了磷矿石高含量磷、钙、镁、锶、氟诸元素存在时对其测定的相互影响及其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分析工作者针对该问题,对诸难测元素在常规分析方法方面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73.
74.
黄河中游黄土钙质结核及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黄土钙质结核(Concretion)又称石灰质结核、砂薑、砂薑石、姜结人。中药用名姜石、异名(石羌)砺石及裂姜石,地质界通称为黄土钙质结核或黄土小僧。广泛赋存于黄河中游地区丰厚黄土地层中的各类钙质结核是一种土壤新生体。它是更新世以来,温湿与冷干气 相似文献
75.
太平洋中部微生物与多金属结核的生成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作者采用洋底水-岩-微生物相互作用系统的观点首次对太平洋中部洋底多金属结核开展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的研究。通过洋底各介质中微生物活动与多金属结核生成机制、成矿物质转化的微生物作用及化学作用对比模拟实验研究、观察和测定系统中成矿物质浓度及环境参数的变化,揭示了成矿组分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反应速度和演变方向;从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观点,论证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提出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阶段和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76.
剑川钙泉华的沉积时代及剑川断裂的新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剑川盆地钙泉华沉积主要见于盆地西侧剑川断裂的龙门邑和西中乡一带(图1)。在龙门邑西南钙泉华堆积成一南北向的陇岗,陇岗长约150米,高8米,顶面宽6米。由于陇岗型体壮观,宛如一条巨龙伏卧在地面之上,所以当地群众称之为“石龙”,“石龙”顶部有一宽30—60厘米,可见深度100厘米的上宽下窄的楔形裂缝,裂缝延伸 相似文献
77.
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之际,总结海洋地球物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中国海油气普查、近海工程地质调查。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和中国海基础调查四个方面简要地阐述它们的进展。 相似文献
78.
79.
腾冲马鞍山、打鹰山、黑空山火山岩浆来源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本文对马鞍山、打鹰山、黑空山火山岩主微量和Sr、Nd、P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腾冲火山岩浆源区具有MORB与富集地幔混合之特征,推测为新特提斯俯冲洋壳重新熔融,导致腾冲地区的高钾钙碱性岩浆的火山活动,解释了腾冲在新生代大陆板内构造环境背景下出现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现象。马鞍山、打鹰山和黑空山火山高钾钙碱性岩浆经历了岩浆房阶段辉石、钛铁矿的结晶分离作用和岩浆上升过程中斜长石的结晶分离作用,导致岩浆成分从中基性向中酸性演化,火山岩从玄武质粗安岩→粗安岩→粗面质英安岩演化。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