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82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Widespread in West Qinling are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rocks, which cover 85% of the total area and involve five geological periods: (1) Caledonian (457---408 m.y.), (2)Variscan (367--278m.y.), (3) Indosinian (231--190m.y.), (4) Yenshanian (186--107m.y.), and (5) Himalayan, with Indosinian and Yenshanian granitic rocks being dominant. The bulk petr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se intermediateacid rocks is: SiO2 64.91,TiO2 0.5, Fe2O5 1.19, FeO 3.07, Mn 0.08, MgO 2.38, CaO 3.52, Na2O 3.40, K2O 3.38 and P2O5 0.16, similar to that of granodiorite in China. According to M. A. Peacock‘s classlfication, the intermediate-acid rocks in this region, for the most part, belong to the calci-alkalic series and only a part of them (e.g. Yenshanian) to the alkali-lime series. As for these rocks, two genetic types can be distinguished: remelting-metasomatic granitic rocks (Rb/Sr 0.73---4.2, K/Rb 104--207, K/St 146---463;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including W, Sn, Ta, Pb, Zn, U, Th, Zr, Y, Yb, Nb, La, Rb, etc. ) and upper mantle remelting-magmatic granitic rocks consisting mainly of granodiorite and quartz diorite (Rb/Sr 0.05--0.6, K/Rb 200--726 (the maximum 1000.7), K/St 10--120 (the maximum 152); Cu, As, Mo, Fe, Cr, Ni, Co, Mn, Ti, etc. as the major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72.
降水中甲酸和乙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欢  徐晓斌 《气象科技》2009,37(6):646-650
对大气降水中甲酸和乙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过去曾采用的研究降水样品中两种有机酸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目前最常用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对降水中两种有机酸的浓度范围、全球时空分布以及受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归纳,并且结合理论计算说明了有机酸对降水酸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介绍了历史研究工作中得出的降水中两种有机酸的来源,包括天然源、人为源和有机物的二次化学转化等,以及有机酸源研究对于开展其它降水有机酸工作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3.
郑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992-2006年郑州酸雨观测站数据以及2001年4月-2006年12月郑州空气质量逐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郑州市降水酸性呈现增强趋势,主要发生在秋、冬两个季节,频率在40%以上,冬季酸雨发生天数要多于秋季,降水酸度在秋末至12月较强。影响酸雨的主要因子为PM10、SO2与NO2浓度和降水量,PM10主要通过与酸性气体的化学反应来影响降水电导率K值,降水对大气中PM10的净化有较强的作用。连续性降水过程中降水pH值有减小趋势的占57.14%,主要在于降水对地面的湿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来自地面的可溶性微粒进入大气中,不能足够吸收大气中酸性物质,致使酸性物质直接进入降水中造成降水持续酸化。  相似文献   
74.
新西兰北岛Waiotapu地热区位于Taupo火山带中部,以发育众多的第四纪酸性火山岩而闻名。通过 X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激光拉曼等方法对区内一处于活动间歇期的小型火山口堆积物岩矿特征及特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口堆积物可分为3类:1)球粒流纹岩,矿物组成为:α方石英-PO鳞石英—正长石、奥长石、紫苏辉石—钛铁矿(钛磁铁矿);2)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矿物组成为:奥长石晶屑、塑性玻屑;3)硫磺土,矿物组成为:单质硫、长英质细粒岩屑。结合前人实验矿物学结论后认为,球粒流纹岩中的球粒体为富火山玻璃的流纹岩喷出堆积后在热水作用下脱玻化形成的,是酸性火山岩早成岩期表生蚀变阶段的标志;而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则为岩浆喷溢出地表后,在塑性流动中冷凝结晶形成的,是酸性火山岩早成岩期冷凝固结阶段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aiotapu地热区酸性火山岩的表生蚀变模式,为酸性火山岩冷凝固结—表生蚀变阶段的岩矿特征及蚀变作用研究提供现代对比实例。  相似文献   
75.
藏南冈底斯带广泛发育中新世中酸性高Sr/Y比岩浆岩,对该类型岩石的成因研究可为藏南后碰撞岩浆活动提供良好的记录和约束。通过对冈底斯带东段中酸性岩浆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中酸性岩浆岩形成于16~18Ma,为中新世时期;全岩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浆岩具有高SiO_2含量( 64%),高钾富钠,高Sr、低Y和高Sr/Y比,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且较平坦的特征,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亲缘性;与冈底斯带中段~14Ma埃达克质闪长玢岩脉相比,冈底斯带东段的中新世岩浆岩具有更高的K含量;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中新世中酸性岩浆岩具有正的且变化较大的εHf(t)值(+1. 2~+14. 4);全岩(La/Yb)N值对中新世地壳厚度的估算结果为77~84km,处于壳幔边界处。综合上述数据分析表明,冈底斯带东段中新世中酸性高Sr/Y岩浆岩的成因为拉萨地块加厚下地壳(占主体的新生下地壳+少量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在源区残留了石榴子石和角闪石,造成熔融的热量来源可能为拉萨地体岩石圈根部拆沉导致的热扰动。  相似文献   
76.
为了确定东天山觉罗塔格带东段玉海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本文对该区中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分析。2个样品中的锆石在CL图像上具明显振荡环带,Th/U值为0.28~0.59,指示其岩浆成因。对岩浆锆石定年结果表明,它们主要形成于早志留世(433.2~431.2Ma),代表了寄主岩石的形成时代。样品w(SiO_2)=57.88%~69.01%,w(Na_2O)=3.46%~5.07%,w(K_2O)=0.50%~1.65%,Na_2O/K_2O=4.26~6.79,Mg#=45.1~52.3,A/CNK=0.89~1.00;稀土配分模式呈右倾型,LREE/HREE=5.55~11.47,(La/Yb)N=4.18~13.54,δEu=0.82~1.25;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Ba、U、K、Sr等)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Th、Ti、Nb、Ta)相对亏损;全岩εNd(t)值介于6.1~7.0之间。研究表明,早志留世中酸性侵入岩的岩浆源区主要为年轻地壳物质,结合火成岩的组合特征、岩浆作用性质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早志留世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康古尔洋板片向北(吐—哈地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从而将康古尔大洋板片北向俯冲的时限追溯至早志留世。  相似文献   
77.
78.
文章依据嫩江县七星泡农场一带的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以及矿泉水水质检验结果,论述了七星泡酸性矿泉水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指出酸性矿泉水赋存于白垩系上统嫩江组砂岩、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中,由于含水层中含黄铁矿结核,为酸性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受燕山中晚期断裂构造的影响,白垩系上统嫩江组在七星泡农场一带由封闭的还原环境,转变为开放半开放的氧化环境,黄铁矿氧化、发生硫酸化作用,致使地下水呈酸性反应,形成了酸性矿泉水;断裂构造控制了酸性矿泉水的循环条件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9.
孙德梅  顾玉民 《地质论评》1999,45(3):328-333
据辽宁省1:20万重力资料,采用”人机联作重,磁资料解释“软件系统,反演了碱厂,三股流等中生代酸性岩体的埋深,形态和产状。重力场解释结果表明:(1)太古代-古元古代隆起区规模越大,酸性岩浆活动越频繁;(2)辽宁省酸性岩随时代新而增多;(3)酸性岩体的磁性随时代变新而增强;(4)岩浆活动受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80.
在栉孔扇贝的血清、血细胞和肝脏提取液中均发现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虫草多糖或海藻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栉孔扇贝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ACP、ALP和SOD活性有显著提高,血细胞中的ACP和SOD活性也有所增加,而肝脏提取液的这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不很明显。研究认为这两种多糖具有增强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