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49篇 |
免费 | 2419篇 |
国内免费 | 30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8篇 |
大气科学 | 1453篇 |
地球物理 | 2212篇 |
地质学 | 10296篇 |
海洋学 | 474篇 |
天文学 | 53篇 |
综合类 | 1281篇 |
自然地理 | 2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499篇 |
2022年 | 612篇 |
2021年 | 672篇 |
2020年 | 540篇 |
2019年 | 621篇 |
2018年 | 435篇 |
2017年 | 459篇 |
2016年 | 498篇 |
2015年 | 551篇 |
2014年 | 946篇 |
2013年 | 685篇 |
2012年 | 847篇 |
2011年 | 935篇 |
2010年 | 820篇 |
2009年 | 826篇 |
2008年 | 857篇 |
2007年 | 634篇 |
2006年 | 674篇 |
2005年 | 619篇 |
2004年 | 500篇 |
2003年 | 624篇 |
2002年 | 554篇 |
2001年 | 491篇 |
2000年 | 370篇 |
1999年 | 366篇 |
1998年 | 358篇 |
1997年 | 289篇 |
1996年 | 366篇 |
1995年 | 334篇 |
1994年 | 264篇 |
1993年 | 206篇 |
1992年 | 190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99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12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8篇 |
196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豫北和鲁西地区寒武系苗岭统上部δ13C演化表现为下降趋势,芙蓉统下部δ13C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显著正漂移,这次δ13C正漂移出现在三叶虫Chuangia带内,可与世界各地芙蓉统排碧阶的δ13C正漂移(SPICE)对比。δ13C演化趋势与三叶虫、牙形石、浮游植物的繁盛与萧条表现出一定的耦合关系。苗岭世晚期三叶虫大规模绝灭时期,δ13C呈逐渐降低趋势,苗岭世末期新的三叶虫科大量出现时期,δ13C呈上升趋势。另外,海平面升降对δ13C演化具有明显的影响,海侵时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其δ13C呈逐渐增大趋势,高水位早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δ13C值,高水位晚期或海平面下降期沉积的碳酸盐岩的δ13C呈逐渐下降趋势。海平面变化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生物群落演化、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3.
东海地区 ,特别是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地区是仅次于京浜、阪神等的工业、人口密集地区 ,由于各种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也是巨大的(混凝土)砂石料消费地。主要用来自浓尾平原边缘地带的河流沙、陆地沙和山地沙以及平原周围山地、丘陵地带的中古生代砂岩、页岩碎石来满足这里的砂石料需求。1沙资源概况日本经济规划厅给各县分发了土地分类图(200000∶1) ,我们以其中的表层地质图为基础编制了东海地区沙资源分布图 ,以对这些地方的沙资源赋存状况进行研究。沙资源图中标明了各地区地表至10~15m深度地质柱状图中的沙、… 相似文献
84.
日本海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可根据海底地形特征及地震反射剖面而了解,因为地形特征和地层的上超和顶超界限被认为与该区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86.
88.
89.
辽西地区中生代义县旋回火山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火山岩,其中以义县旋回火山岩最为发育。本文在对辽西地区义县旋回火山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义县旋回火山岩具有同源性质,由壳幔混溶物质作用于统一的火山活动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90.
在甘肃省酒西盆地青南凹陷柳沟庄-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下沟组及中沟组地层序列中,首次发现发育一套地震事件沉积物,是一套含微裂缝或同生变形构造及振动液化泄水构造等震积特征的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的组合.本区震积作用及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为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及其伴生构造、重荷模及伴生构造、脆性和塑性两类沉积物相间的滑塌变形作用及滑塌岩、软沉积物的液化作用及泄水构造、层内阶梯状断层及地裂缝.柳沟庄-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震积岩的发现,填补了本区震积岩研究的空白,反映了本区在早白垩世存在一个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可以推测其影响范围可能还会波及青南凹陷的其他地区,也有望在酒西盆地类似环境的其他凹陷发现震积岩,开辟震积岩研究的新领域.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同样表明,青南凹陷青西Ⅰ号同生断裂带及509断阶带的强烈构造活动正是本区早白垩世震积作用的直接诱发因素,为本区震积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