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1238篇
  国内免费   611篇
测绘学   673篇
大气科学   733篇
地球物理   2026篇
地质学   1162篇
海洋学   608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373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10篇
  1961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951.
储层砂岩声波速度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基于Gassmann方程和经验规律,提出了孔隙流体替代和孔隙度改变时对砂央地震波速度变化的估计,以及直接利用岩石矿物和孔隙流体的弹性性质计算砂岩地震波速度方法,利用已知的岩芯,测井或地震数据,运用这此方法,可合理地对储层砂岩地震波速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52.
李长征  张碧星  师芳芳 《岩土力学》2013,34(6):1815-1821
针对岩石弹性波速度检测信噪比低、回波信号初至时间不易判读,以及较长岩石(或混凝土)超声检测难以穿透问题,提出用脉冲压缩方法检测弹性波速度。该方法与超声脉冲法检测的不同之处是在发射端采用编码信号激励,在接收端进行匹配滤波,得到高信噪比的压缩信号。介绍线性调频信号的宽时宽带特性,分析了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和数字实现过程。试验研究了换能器带宽对激发信号的影响。用常规的单脉冲法和脉冲压缩方法检测了多个岩样的弹性波速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检测结果差异较小。给出了脉冲压缩方法用于岩石弹性波速度检测的具体步骤和计算过程。综合分析,脉冲压缩方法检测岩石弹性波速度是可行的,能够用于岩土工程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53.
弹性阻抗可以有效地识别储层岩性和流体.利用四川盆地二口测试井的实测纵波、横波数据资料,依据Connoly弹性阻抗理论,对储层的流体性质进行了判别,并将试气成果进行验证.经研究表明:利用弹性阻抗能有效地判别储层的流体性质.因此,在四川地区开展地震叠前弹性阻抗反演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4.
在山西省沁水盆地和顺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带,选择层位稳定的太原组15号煤层采集煤岩四十四块样品.在不同压力下测试煤样的超声波纵波、横波速度,分析压力对纵波、横波速度的影响及纵波、横波速度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煤岩样的纵波、横波速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煤岩样的纵波、横波速度与压力之间表现出较好的二次项相关关系;煤样纵波、横波速度受压力的变化影响大于顶板岩样;煤岩样纵波、横波速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于地震勘探中应用纵波速度预测煤层气储层的横波速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5.
由于DB三维区古近系盐上浅层高陡,盐下目的层逆冲断片发育,导致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成像不理想.无论是时间域处理还是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均难以得到好的成像,不能满足构造精细解释需要,限制了该区天然气勘探.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品质,这里针对DB高陡构造低信噪比资料,除了处理解释一体化提高高速砾岩体速度建模精度外,重点开展了倾斜介质——TTI各向异性参数研究,获得了参数预测的有效方法.通过各向异性模型与速度模型的迭代,使得叠前深度偏移的速度模型更加合理,明显提高了地震资料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56.
建德市国土资源局把服务工业企业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优质服务工业企业,做好工业企业土地抵押登记,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一是及时受理。企业、银行在申报抵押申请材料时,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对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执行一次性告知制,以便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957.
利用多源项目获得的补充加密GNSS观测资料计算研究区高空间分辨率的GNSS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采用地震波形资料,通过CAP方法求解震源机制解,在此基础上使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分析川滇地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主要断裂的活动特性,综合分析川滇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1)块体浅部的最大主压应力与地表的最大主压应变率由SSE向转变为近SN向,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GNSS观测至少可反映20 km以内的地壳形变;2)川滇块体南部的东向滑移和顺时针旋转,可能受青藏高原推挤、华南块体阻挡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北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递减而形成的右旋剪切拖拽作用的顺时针力偶的综合影响;3)川滇块体在综合力偶作用下SE向挤出和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受到走滑逆冲断裂带的吸收转换,使得青藏高原物质SE向挤出有限。  相似文献   
958.
夏季强沙尘暴内部热力动力特征的个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平  牛生杰  张强  沈建国 《中国沙漠》2008,28(3):509-513
根据对流体在热低压条件下激发强沙尘暴的机理,并应用Rennó和Ingersoll于1996年提出的热机自然对流理论,对2004年7月12日甘肃省酒泉基准站发生的强沙尘暴内部动力热力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在沙尘暴发生前的一小时大气底层处于干热状态,垂直方向巨大的温度梯度有利于干对流发展。②激发强沙尘暴的对流体的切向旋转速度和垂直运动速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沙尘暴的强弱。③利用酒泉站探空资料计算出的沙尘暴对流体的最大切向旋转速度为11.4 m·s-1,垂直运动速度为14.0 m·s-1;地面沙尘暴观测系统记录的平均环境风速仅为5.5 m·s-1,瞬间最大风速只9.3 m·s-1。  相似文献   
959.
黄海的地壳速度结构与中朝—扬子块体拼合边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韩国和ISC台站的地震走时数据反演了黄海地区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对比重力异常和断裂体系、Pn波速度及其各向异性,分析了不同地球物理异常的相互关系以及黄海东部和西部的结构差异,为厘定黄海东部断裂暨中朝—扬子块体的拼合边界提供了新的信息.反演结果表明,北黄海和南黄海西部具有沉积盆地的地壳结构特征,P波速度明显偏低且深度较大,说明盆地内部沉积层较厚、沉降幅度较大,以北黄海、南黄海海州湾和苏北—南黄盆地最为突出.南黄海中部、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显示出构造隆起区的地壳速度特征,其中南黄海中部的高速异常具有北东方向的伸展痕迹,与胶东地区的区域构造走向趋于一致,但是与朝鲜半岛的高速异常并不相连,其间存在明显的分界.据此推测南黄海与朝鲜半岛之间可能存在一个近南北方向的深断裂——黄海东部断裂,至于该断裂是否可以作为中朝—扬子块体在海区的拼合边界,尚需获取黄海东部及朝鲜半岛更详细的相关资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0.
川西地区壳幔结构与汶川Ms8.0级地震的孕震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了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57个远震事件,并从宽频带数字化三分量地震记录中计算出了马尔康(MEK)、都江堰(YZP)、中江(JJS)、江油(ZJG)、广元(YTS)、康定(GDS)、汉源(XJP)、雅安(MDS)、峨眉山(EMS)、沐川(WMP)、仁寿(YGD)、荣县(HMS)等12个台站下方的远震P波径向接收甬数.另外,引入地震勘探中的动校正技术,将各台的接收函数校正到67°的参考震中距处,然后对接收函数进行叠加以增强信号,并把叠加接收函数作为台站下方的平均接收函数.最后,利用台站下的平均接收函数反演得到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以锦屏山-龙门山断裂为界,其西侧地壳厚达70 km,而东侧仅为50 km左右,Moho面在断裂下方形成了一个陡坎;川西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与川中地区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川西地区的中地壳存在厚度为8~22 km的低速层.在都江堰、雅安一带,低速层的厚度最大,其厚度在20~22 km之间,其上地壳为一个坚硬固体,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孕育大地震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