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篇 |
免费 | 73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篇 |
大气科学 | 8篇 |
地球物理 | 81篇 |
地质学 | 238篇 |
海洋学 | 16篇 |
天文学 | 53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63年 | 4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阿尔泰山南缘东段玛因鄂博韧性剪切带特征及运动学、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玛因鄂博韧性剪切带位于阿尔泰山南缘额尔齐斯大断裂东段,玛因鄂博断裂以北,带内岩石糜棱岩化强烈,线理、面理构造发育,局部剪切变形明显部位发育S-C组构、σ型和δ型残碎长石斑晶系,均指示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带内变形岩石宏、微观特征显示:玛因鄂博韧性剪切带是以压扁变形为主的左行剪切变形,韧性变形深度相当于地壳10~15km深处,温度约300~450℃,压力在0.25~0.40GPa,是一种发生在地壳中-浅构造层次和中-低温度、中等压力条件下的韧性-脆性变形,其变形变质作用相当于中低绿片岩相,局部达高绿片岩相;剪切主应力方向为NEE向,约83°.剪切位移量和剪切带宽度大致相当,总剪切位移量约9.2~11.5km.该韧性剪切带的剪切活动持续时间较长,高峰期为290~270Ma,而其最后结束时间为230Ma左右. 相似文献
82.
A fully nonlinear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a time-domain higher-order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HOBEM) is founded to simulate the kinematics of extreme waves. In the model, the fully nonlinear free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nd a semi-mixed Euler-Lagrange method is used to track free surface; a fourth-order Runga-Kutta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refresh the wave elevation and velocity potential on the free surface at each time step; an image Green function is used in the numerical wave tank so that the integrations on the lateral surfaces and bottom are excluded. The extreme waves are generated by the method of wave focusing. The physical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in a wave flume. On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of the measured point, numerical solutions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linear extreme-wave kinematics and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re studied here. 相似文献
83.
84.
85.
传统上认为前陆冲断带内部的背斜构造具有"成排成带分段"的特征,在表观认识和宏观尺度上讲,容易理解这一特征,并且通过"成排成带分段"的解剖,直接为含油气区带评价和地震解释方案的落实提供指导作用。随着前陆冲断带深层结构的精细解剖和三维空间内构造变形的准确刻画,发现前陆冲断带深层构造变形的分布并非成排成带分段的特征,褶皱构造的发育与分布明显受前陆冲断构造位移量及各个断层位移量的大小所控制,各个断层控制的逆冲岩席在垂向上相互叠置、侧向上交叉对接、走向上错落有致, 3D立体空间内由多个次级弧形体组成鳞片状分布。本文以中国天然气勘探最为成功、勘探资料最为详实的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为例,通过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揭示出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其构造位移量在传播过程中的分异和转换,进而控制冲断带内部构造岩席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展布特征,并在3D立体空间内揭示冲断岩席受构造位移量的控制而成鳞片状分布的规律,控制这一分布规律的主控因素是冲断构造位移量与冲断岩席长度之间定量的几何关系。这一认识提升了油气藏评价和构造圈闭描述的精度。 相似文献
86.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7.
88.
张保民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C00):167-167
本世纪30年代的岩组学,由B.桑德尔和英斯布鲁克学派(The Innsbruck school)应用运动学方法研究岩石组构,他们成功的找出了组构的对称与运动对称关系的同型性。后来岩石变形的物理性状由F.J.图诺(Tunner)的岩石变形实验支持了他们理论的正确性。但是用运动学单一的研究岩石组构的方法,不能解决岩石变形机制,确定不了变形的应力状态。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9.
古地磁学是进行古板块运动演化过程和古地理重建研究最有效的定量方法之一。在统计全球古地磁数据库(GPMDB)
和前人发表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国际上通用的古地磁数据可靠性判别标准--Van der Voo (1990)判据,本文对波罗的板
块(Baltica)和西伯利亚板块(Siberia)古生代古地磁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和筛选,利用GMAP 软件重建了两个板块古生代
视极移曲线和古地理方位,对它们的构造演化和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几点新认识,即两板块在古生代期间发
生的三次汇聚(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和晚二叠世)过程符合牛顿运动学原则(板块之下是具有很大粘度的地幔软流圈,非
理想条件下不可能完全遵守牛顿运动学原则),且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学现象:晚奥陶世(~450 Ma),波罗的和西伯利
亚板块同向北漂移并汇聚,纬向速度较快的板块波罗的将动能传给了纬向速度较慢的西伯利亚板块;早石炭世(~360 Ma),
波罗的和西伯利亚板块相向漂移并汇聚,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板块纬向速度转为向北,波罗的板块向北的纬向速度逐渐减
小并转为向南;晚二叠世(~255 Ma),波罗的和西伯利亚板块再次相向漂移并汇聚,动能抵消,纬向漂移速率都变为零。 相似文献
90.
Yu-Qin Chen Gang Zhao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2002,2(2):151-160
1 INTRODUCTION In the past years, we were thrilled to the reports of discoveries of many planets around stars.These planetary systems outside the solar system (if exist) provide not only an independenttest of the formation theory of the solar system but also a chance to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life in the universe. Many studies have been made to identify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se stars,among which spectroscopic studies (e.g. Gonzalez et al. 2001; Santos et al. 2001; Zhao etaL. 2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