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2篇
  免费   1057篇
  国内免费   1041篇
测绘学   2795篇
大气科学   705篇
地球物理   951篇
地质学   3699篇
海洋学   780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656篇
自然地理   44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2000年对加拿大和美国进行科学访问时实地考察所了解到的加拿大的核素在裂隙和孔隙介质中的迁移模式,地下实验室,白壳实验室(Whiteshell Labs),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预选和美国拟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尤卡山场地和已投入运行的军用超铀废物处置库的废物镉离实验工厂;着重论述了这两个国家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2.
主要介绍卫星天线控制系统中天线旋转定位控制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该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红外遥控器的信号;检测前面板上的按键信号;检测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根据所得信号作出相应的动作。  相似文献   
23.
徐州土壤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江苏徐州黄棕壤进行不同深度层位多环芳烃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多环芳烃在土壤深度剖面中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多环芳烃在徐州土壤剖面中主要集中在地表0~20 cm内。其中低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迁移能力较强,4~6环等高环化合物相对较难迁移,主要残留于地表生态系统环境中。  相似文献   
24.
赵峰  唐世杰 《探矿工程》2008,35(5):60-63
在丰沙线35号桥加固工程的4、5号墩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回转滚刀钻进卵漂石地层,为确保孔壁稳定,对桩孔壁进行了双液注浆.在注浆孔成孔、压浆管安放、孔口架桥封堵及双液压浆过程中遇到了较多棘手问题,经施工现场多次试验和改进,解决了双液浓度及注入配比、架桥封堵孔口、双液分离注浆、窜浆处理和合理压浆量控制等技术难题,并取得了理想的注浆效果,确保了钻孔灌注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5.
陶坤 《探矿工程》2008,35(4):74-77
以西(安)合(肥)大通道--陕西境商界高速公路芦家山一号隧道防排水施工的工程实例为基础,着重论述了复合式衬砌隧道综合防排水施工工艺、关键部位施工控制要点以及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6.
长春季节性冻土地区土体微观结构与水分迁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从土体微观结构特征出发,对长春—吉林公路某路段季节冻土的粒度成分、结构单元体成分、孔隙特征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与水分迁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从SEM图像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路段的土体,其微观颗粒——结构单元体、孔隙的定向性均较差,粒内微小孔隙发育,土体尽管在粘粒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也表现出孔隙主要在1~2μm内分布,即毛细孔隙极发育,说明样品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即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分迁移的通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对典型环境功能区张士灌区包气带剖面样品和含水层样品的分析检测,比较和总结了菲的垂向分布特征,研究了总有机碳、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与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采样点的研究表明、菲总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是随着剖面的加深含量降低,以犁底层为界,表层土壤(5~20?)菲含量随着剖面深度变化平缓。同时分别对菲含量与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含水率进行二元相关分析,计算出的Pearson系数表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菲垂向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含水率对菲垂向分布影响不大,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了总有机碳是制约菲垂向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李来平  薛建民  吴井泉 《探矿工程》2008,35(2):24-26,30
旋挖钻机动力系统是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相结合的统一体,单纯液压系统的节能控制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整机节能效果,发动机的控制也对整机节能性有很大影响.对发动机与液压系统的功率匹配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功率极限载荷控制技术,并在NR220旋挖钻机上应用了德国力士乐公司的电子功率极限负荷控制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旋挖钻机的高效节能和对各种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9.
《水文》2008,28(1):F0003-F0003
EKL-3A型全自动水文缆道测验系统是专为水文缆道测流研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完成自动化缆道测流的控制核心,配合交流变频调速、光电编码测距定位、流速自动测算、音频信号传输等成熟技术和计算机测流控制软件及流量成果自动生成软件等构成。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对缆道测流装置进行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测流控制,各种测量方式均可最终生成断面流量报表和断面流速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30.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迁移与构造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各构造层的残余厚度展布和沉积特征分析发现,四川克拉通周缘的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时期发育于龙门山山前,明显属于龙门山褶皱逆冲构造载荷所形成的前渊凹陷;侏罗纪早期的沉积地层呈面状分布,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挠曲沉降,指示了一个构造相对平静的阶段;中侏罗世早期前渊凹陷迁移至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山前,前渊沉积从晚三叠世的北东向转换为近东西向,广泛的湖泊相沉积预示了前陆盆地的欠充填状态;中侏罗世中晚期,川西盆地沉降中心又迁移到大巴山山前,相应的挠曲变形又从近东西向转化为北西向,构成了大巴山的前渊凹陷;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沉降中心再次回到米仓山山前,巨厚的前渊凹陷沉积指示了米仓山冲断带的主要活动时期;白垩纪末—古近纪的前渊凹陷则跃迁至雅安—名山地区。川西前陆盆地的同造山沉降中心以四川盆地中心为核心在西部和北部呈弧形迁移,沉积序列不断更替和叠加。中生界各构造层底界构造图显示现今的构造低部位位于川西北地区和川西南地区,在川西北地区均有东西走向的等值线分布,而川西南地区等值线走向则为北东-南西向。因此分析认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构造变形可能控制了川西盆地现今的地层变形,形成了川西北地区的南北向构造挤压结构,而晚期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则主要体现在川西盆地的西南部,形成北东-南西向的地层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