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7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牛占  马庆云 《水文》1995,(6):14-19
以流量和含沙量在时段内呈线性变化,而输沙率应是二次函数为出发点,用积分的方法推导出时段平均输沙率的计算公式,认为采用这套公式计算日平均输沙率和日平均小于某粒径沙重百分数是合理和实用的。可以提高成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北洛河下游河槽形成与输沙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齐璞  孙赞盈 《地理学报》1995,50(2):168-177
北洛河发湖泊于黄河粗沙来源区,年均含沙量达128kg/m^3年均流量仅25m^3.s,是典型的多沙河流,但由于泥沙主要由高含沙洪水输送,平水流量小,含沙量低,经常保持窄深稳定河槽,使高含沙洪水挟带的泥沙能顺利输送而不淤,并形成弯曲性河流。  相似文献   
73.
74.
瓯江河口输沙模式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河口塑造与输沙关系、流域泄沙与输移模式,以及口外来沙与潮流输移特征等三方面,探讨河口区的泥沙运移规律和补给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粗细不同粒级的造床泥沙按不同方式治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75.
窝崩是冲积河流常见的一种崩岸类型,具有发展速度快、破坏力强等特点,且不易成功模拟。以长江下游扬中河段指南村窝崩为例,基于窝崩机理及其力学模式,采用考虑回流区紊动影响的挟沙力公式模拟窝塘内泥沙输移,初步建立了窝崩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窝崩发生初期窝塘内局部水流具有底层流速大于上层流速的特征,这为窝塘底部及坡脚淘刷提供了动力条件;窝塘内回流区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对窝崩形态模拟结果存在显著影响,考虑回流区紊动影响的泥沙输移特性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可较好地模拟窝崩的快速发展过程。研究成果可为窝崩机理的深入认识和窝崩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6.
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跨境河流,其泥沙问题涉及流域内各国的生态、农业、渔业、航运、海岸侵蚀等诸多领域,近年来下游输沙量持续减少,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泥沙研究的争论焦点,包括全流域主产沙区的位置,湄公河干流水文站点间实测输沙量异常变化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泥沙过程的影响。系统梳理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下湄公河泥沙观测数据质量不高、全流域总输沙量1.60亿t/a的数据基础存疑、水文模拟的时空分辨率不足、未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悬移质之外的泥沙研究不充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77.
网状河流的构型、流量-宽深比关系和能耗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随继 《沉积学报》2003,21(4):565-570
网状河流作为一类新河型,已经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对其研究还不充分.该研究基于目前已经报道过的资料及新近取得的研究成果,从河流构型、河道过水断面宽深比与流量关系及能耗率等方面对该河型展开论述,期望引起大家对该河型的兴趣.网状河流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独有的特色.从平面构型来看,它以相互连通的多河道围绕非常稳定的泛滥盆地为特征,其中泛滥盆地上植被发育、沼泽湖泊可见.从河道纵、横剖面来看,它具有非常小的河道比降和一般小于40的河道宽深比,总体上属于各类河型中最小的.从沉积体系的剖面构型来看,它以多个孤立的河道砂体"漂浮"在细粒泥质沉积物中为特征.在河道过水断面宽深比与流量的半对数图中可见,其宽深比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其散点位于各类河流的最下部.由于其河道比降一般很小,多河道体系中的单个河道的流量相对于其决口前的老河道显然较小,从而其能耗率就相对很小.文中所讨论到的长江三口分流网状河道:东松滋河、西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北藕池河和松澧合流,其能耗率分别为3.0 W/m2,5.5 W/m2,2.8 W/m2,6.4 W/m2,3.7 W/m2和2.7 W/m2,显然都小于10 W/m2,这与长江主河道在枝江附近的140 W/m2相比,差两个数量级.所有这些特征都预示着网状河流与以长江中下游为代表的分汊河流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特性,与其他河型更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8.
推移质输沙率的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是从非线性科学角度探讨泥沙运动的规律。通过分析非均匀沙起动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尖点突变模型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建立了能描述推移质运动的尖点突变模型。在尖点突变标准方程的基础上,应用尖点突变理论的坐标变换和拓扑变换,导出了输沙强度和水流参数的函数关系式。将输沙强度作为状态变量,水流参数和床沙密实系数作为控制变量。用水槽实验资料和其它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其它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和水槽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误差一般在-90%~80%之间。说明建立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是合理的,能够反映泥沙的起动和输移规律。  相似文献   
79.
流域输沙过程是地貌学和地表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传统的输沙过程监测方法仅能得到某个区域的总输沙率,无法推算其空间分布。论文以黄土高原绥德县窑家湾小流域为例,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得到其2006年和2019年2期数字高程模型(DEM)并计算地形变化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和多流向算法建立泥沙在空间上的输送模型,进而计算小流域输沙率的空间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泥沙在空间上的输送情况,输沙率出现质量不守恒的区域面积占比小于4%,且不守恒区域多为人类活动影响区。同时,论文讨论了DEM的选择和不同地形变化检测水平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当使用第一期DEM进行泥沙搬运路径推算时,质量不守恒区域的面积显著降低。使用误差空间分布图进行地形变化检测得到的输沙率结果鲁棒性更强。使用中误差进行地形检测得到的结果在不同置信度下变化较大。基于无人机地形变化检测的空间输沙模型能方便、快捷地提供详尽的输沙率空间分布,为地表过程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0.
青海共和盆地风况及风沙地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共和盆地茶卡、共和、贵南站2012-2015年的风资料,分析盆地风向、风速和输沙势的变化特征,并结合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对盆地风能环境与风沙地貌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盆地年平均风速1.6~2.7 m·s-1,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年起沙风出现的频率分别为7.7%、3.5%、0.9%,起沙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风向以WNW和W为主。(2)盆地属于低风能环境,风沙活动自西北部向东南部减弱,方向变率指数0.7~0.96,风况为窄单峰或宽单峰风况,西北部和中部风向变率属于低变率,东南部属于中等变率,合成输沙方向较一致,为281.0°~286.7°。(3)盆地沙丘类型有新月形沙丘(链)、格状沙丘、复合型链状沙丘、沙山、沙垄、抛物线沙丘等,沙丘类型和风况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