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6篇 |
免费 | 421篇 |
国内免费 | 5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0篇 |
大气科学 | 1186篇 |
地球物理 | 302篇 |
地质学 | 326篇 |
海洋学 | 323篇 |
天文学 | 462篇 |
综合类 | 84篇 |
自然地理 | 2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101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43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102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43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利用Terra卫星MODIS传感器2000—2011年550nm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资料,AERONET东亚站点Angstrom指数资料,以及NCEP/NCAR的2000—2011年位势高度资料,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分析了近12a东亚AOD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通过研究AOD与夏季85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初步分析了AOD对气候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EOF第一模态东亚大部分地区AOD同位相变化,北方振幅最大,越往南振幅越小,17°N以南出现反位相,这在春季最显著。第二模态南北方呈明显反位相,春夏季最显著。进一步分析认为第一模态主要受沙尘气溶胶影响,第二模态主要受工业气溶胶影响。关于东亚AOD对气候可能的影响,通过东亚AOD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脊点指数(IW)的相关性分析,发现4月份海上AOD对6月份IW有较明显的2个月超前相关,该相关大致以22.5°N为界,以北呈负相关,以南呈正相关。分析认为这与沙尘气溶胶及炭黑气溶胶的辐射强迫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利用东疆红柳河黑戈壁下垫面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17年太阳紫外辐射、总辐射和气象站天气现象观测数据,对东疆黑戈壁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背景下的太阳A波段紫外辐射(UVA)和B波段(UVB)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UVA和UVB日变化呈正态分布,UVA、UVB最大瞬时辐照度为67.97、2.15 W·m-2,最大曝辐量为2.09、0.05 MJ·m-2,年曝辐量为400.31、8.63 MJ·m-2;季节变化呈现夏季高、冬季低、春季高于秋季的特点;年变化呈现倒"U"型,年变化幅度呈夏季大、冬季小的趋势。紫外辐射占总辐射的比例呈夏高冬低的特点。不同天气下,其比例变化幅度也不相同,晴天大于雨天。太阳紫外辐射的月和年平均量以及紫外辐射年均值占总辐射年均值的比例,东疆黑戈壁地区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993.
设置合理的冠层辐射传输参数有利于地表能量过程的真实表达,将对改善陆面过程模型模拟精度起到重要作用。基于2008年和2012年锦州农田生态系统的通量、气象及生物因子连续观测,分析了玉米农田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平均叶倾角、叶片反射率和透射率动态变化规律及各因子间的关系,对CoLM模型辐射传输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模型优化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与植被覆盖度和平均叶倾角分别呈幂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平均叶倾角的参数优化对模型模拟几乎没有影响;叶片反射率和透射率优化后,冠层反照率模拟精度明显提高;净辐射、感热模拟值对实测值解释能力分别提高0.6%和4.0%,Nash-Sutcliffes系数增大0.008和0.028,相对均方差(RRMSE)减小0.068和0.050;潜热模拟精度改善程度小于感热,地表热通量未表现出改善。 相似文献
994.
The vertical attenuation of irradiance as a function of turbidity: a case of the Huanghai(Yellow) Sea in sp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lanar photosynthetically available radiation (PAR), turbid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chlorophyll a (chl a), were measured at 26 stations in the Huanghai (Yellow) Sea during a cruise of China SOLAS from 19 to 27 March 2005. Due to low chl a (<0.35 mg · m-3 ) in upper layers (above 5 m),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became the major factor that influenced the turbidity in early spring. The calculated vertical diffus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PAR, K PAR , varied with water depths with a maximum value in t... 相似文献
995.
利用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青海湖流域瓦颜山湿地观测的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辐射相关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瓦颜山湿地总辐射和净辐射的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最小值都出现在12月;大气长波辐射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地面长波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2月。阴天对总辐射和地面反射辐射削弱作用比较明显,对大气长波辐射增强作用明显,对地面长波辐射和净辐射的影响季节差异性很大。瓦颜山湿地地表反照率的年均值为0.26。在无积雪覆盖条件下,地表反照率在冻结期明显大于消融期,最大值出现在12月。夏季地表反照率均值为0.185,略小于下垫面同为草甸的青藏高原唐古拉站。在暖季,土壤水分也是影响高寒湿地地表反照率变化的重要因子,随着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地表反照率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996.
Zhaoyang Chai Minghua Zhang Qingcun Zeng He Zhang Jiangbo Jin Jinbo Xie Ting You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2021,14(2):35-41
提高大气环流模式的模式顶层高度对中高层大气(如平流层准两年振荡)的准确模拟至关重要.本研究将IAP大气环流模型(IAP-AGCM)延伸至中层大气顶(~0.01 hPa,~80 km)并提高垂直方向分辨率(91层),发展了一个中高层大气环流模型(IAP-AGCML91).结果表明,与低层模式相比,该中高层大气模式在整体上... 相似文献
997.
根据1971—2006年沈阳、大连和朝阳太阳辐射观测站历年逐月太阳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实测资料,应用统计方法计算辽宁无辐射观测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进而了解辽宁省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辽西和沿海地区及长山群岛太阳能资源较好,辽北次之,东部山区较差;春夏季较好,秋冬季较差,5月最好,12月最差。太阳能资源历年变化相对平稳,各年代呈小幅度波动,其中20世纪80年代偏小、90年代偏大,近几年回落。根据各地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将太阳能资源定为4级评估指标,并将辽宁省太阳能资源划分为丰富、较丰富、一般和贫乏4个区域。 相似文献
998.
江苏海岸辐射沙洲是江苏重要的海上风电规划区域,该海域的地层资料和试桩资料极为缺乏。通过钢管桩的现场静荷载试验,对江苏海岸辐射沙洲地层中大直径钢管桩基础承载性能进行研究,以揭示各地层的主要承载性能参数。试桩结果表明,江苏海岸辐射沙洲地层中钢管桩实际的轴向极限承载力明显小于高应变动测结果,只有高应变动测结果的79.09%。总侧摩擦阻力占总承载力的95.61%,而桩端阻力只占总承载力的4.39%。桩内土对管壁的侧摩阻力作用很小,主要是桩外土对管壁的侧摩阻力在发挥作用。辐射沙洲地层中粉土夹粉质黏土的承载性能一般,不适应作为钢管桩的持力层。轴向抗压静载试验得到的极限侧摩阻力高于静力触探的测试结果和API法的计算值。浅部砂层实际的极限水平土体抗力高于API法计算值,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上部砂层的p-y曲线具有明显软化效应,土体的软化效应在设计时需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999.
地震辐射能量是关于震源定量的特征量,地震辐射能量的测定是地震定量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基于点源震源模型,开展了地震辐射能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推导了计算地震辐射能量的理论公式,自主研发了一套利用远场垂直向P波记录测定地震辐射能量的软件系统,能够快速测定全球范围内5.5级以上浅源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为例,检验了地震辐射能量测定方法和软件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为2.84×1016J,各台站地震辐射能量的分布与震中距和方位角都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说明使用理论格林函数法消除路径效应对地震辐射能量测定的约束效果较好;(2)汶川地震的能量震级Me为8.04,震源机制校正可以使能量震级测定结果的标准差更小,结果更稳定;(3)反演得到汶川地震的地震矩为8.97×1020N·m,转化为矩震级MW为7.9,Me比MW高0.14,说明汶川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偏高.(4)汶川地震的能矩比为3.17×10-5,约为全球浅源地震平均能矩比的2.6倍,约为全球逆冲型地震平均能矩比的4倍,地震辐射能量释放效率明显偏高;能矩比取对数可得慢度系数为-4.50,慢度系数可以更直观地显示地震辐射能量释放效率的高低,更适合在普通群众中推广.(5)地震辐射能量、能量震级、能矩比、慢度系数和等效震级差这些新的地震参数,能够定量表示震源的动态特性,对于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