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075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在水土耦合的室内原土环境中,通过微型贯入、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X射线衍射(XRD)、离子含量及pH值测试等多种试验手段,研究滨海相软土场地形成的水泥土强度的分布规律及其衰减过程,并阐明水泥土劣化层和未劣化层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水泥土劣化深度随养护时间的增长和水泥掺入比的减小不断增大,至360d时最大劣化深度达到11.9mm,明显大于同龄期海水环境中养护的水泥土的劣化深度;与未劣化层相比,劣化层的孔径增大,孔隙增多,水泥水化产物减少;经原土养护相同时间,水泥土中pH值及主要离子含量分布规律与室内海水环境中的水泥土相似,其中pH值和Ca^2+含量随着试样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而Mg^2+、SO4^2-、Cl^-含量随试样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水泥土中Ca^2+含量沿试样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与强度变化规律相似。在原土条件下,水泥土中Ca的溶出更加显著,导致后期水泥土强度衰减加剧。原土中水泥土强度衰减过程与海水中相同。  相似文献   
992.
软土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承载力较差,软土地基要经过有效措施妥善处理,以保证后续工程的承载力及安全稳定。基于舟山某真空-堆载结合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工程,现场对孔隙水压力、土体分层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地下水位、以及地表沉降等项目进行监测,以及时对现场工作进行管理调整,并对其中一片区块的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土体水平位移随着真空抽气进行越来越大,且浅层土体较深层土体位移大;地表及各深度土层在抽真空施工开始时发生沉降,且前期沉降速度较快,施工后期趋于平稳;地表及各深度土层沉降较为协调,土体未发生不均匀沉降,总体来说真空-堆载结合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93.
滨海软土相对于其他软土在工程特性上具有明显差异,以沿海某管廊建设所采用的两种不同基坑支护形式为例,探讨不同支护形式基坑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支护形式都受基坑两侧动荷载和静荷载的影响较大,两侧荷载不均时易产生向一侧的偏移,灌注桩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明显优于钢板桩;坑底地基土加固和及时施工垫层及底板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坑变形,防止出现基坑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994.
某软土深基坑工程时间效应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因土体的固结作用和流变性而具有了时间效应。本文以Biot固结有限元法为基础,用三元件模型中的第一个线性弹簧模拟固结作用,弹性模量考虑了开挖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的影响;另外一部分(KELVIN模型)来模拟土体的流变性,以实际变形的反演来得到两个参数的大致取值,再对基坑的变形情况以及进一步开挖进行分析。假定为正常固结饱和粘土,平面应变问题。通过对某饱和软粘土地基深基坑开挖工程实例的分析,得到的挡墙水平位移曲线与实测曲线很吻合,表明程序较好地反映出基坑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995.
胡凡 《福建地质》2021,40(1):66-76
软土区桥头路堤填筑会给下卧软土层带来一定的位移场,导致典型的软土-桩基相互作用,会威胁到桥梁的建设与正常使用.研究开展了软土-桩基相互作用的1∶1原位试验,根据桩顶偏移、桩身拉压应变、桩身弯矩、桩侧土抗力和桩周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对路堤填筑引发的软土-桩基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在相同大小的堆载作用下,桩径...  相似文献   
996.
介绍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特性,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97.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软土稳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质地貌及水动力特征,而在本区形成一种工程地交差的软土沉积,总观其自然环境,影响其稳定性的动力因素主要是地震和波浪。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线性波动理论等,计算了地震设计烈度7度和8度地震作用时及50年一遇的波浪作用时分别在软土土层中不同深度处产生的地震剪应力和波浪剪应力,与其相应软土层的不排水强度相比较可判断,本区软土在50年一遇波浪和7度、8度地震作用时能滑动破坏。  相似文献   
998.
鉴于软土地区土性的极端复杂和地面沉降严重的普遍特征,提出了“空(天空)~地(地面)~地(地下)”一体化的全方位准动态地铁施工安全监测思想,构建起了相应的技术体系(即全方位准动态集成技术)。软土地区地铁施工安全监测全方位准动态集成技术的核心是借助GPS技术建立三维的空基变形监测基准(用于地表变形监测和地下变形监测。该空基变形监测基准可以克服传统陆基基准因软土地区地面沉降而对变形监测数据产生的系统性偏差,还可实现地铁施工变形监测的全天候、实时化与动态化),以城市基础地质资料库作为安全监测整体性设计的依据(提高了地铁施工安全监测的针对性、可靠性与有效性),以准实时、准动态的地下结构应力应变监测结果作为施工安全性的重要判别要素,以准实时、准动态的地面变形监测结果作为地铁施工作用下城市环境安全性的关键判别要素,实现对地铁施工安全的全方位、实时化、准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999.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桩承载性状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桩端后注浆技术是在通过预埋的压浆管对桩底压注水泥浆液,从而减少桩底沉渣和桩周泥皮的负面影响,在工程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宁波软土地基中某工程桩基静载荷试验,分析2根相邻后注浆和未注浆试桩的承载性状;通过对桩身预埋钢筋应力计的测试,对后注浆和未注浆桩的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和桩侧阻力发挥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桩端后注浆不仅能提高端阻,还能提高桩端以上一定范围内土层的侧摩阻力,同时,后注浆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约为未注浆桩的2.5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有效改善桩土界面条件,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小桩基沉降。  相似文献   
1000.
软土地基中大型沉井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紧邻黄浦的江源江水厂一期工程取水泵站格栅吸水井的施工经验总结,提出了大型沉井在软土地基中制作、下沉、封底等施工措施,对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