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076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鉴于软土的含水率、塑限、液限等工程性质指标的理论定义和试验测试结果不完全吻合,同时考虑到软土中不同形式的水对软土工程性质的不同影响和实际工程中应用习惯,建议废弃软土含水率的理论定义,而将软土含水率定义为软土中除强结合水外其它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之比,这里软土固体颗粒中粘粒定义为粘土矿物聚集体与其表层强结合水的组合体,这样使软土含水率理论定义与试验测试的结果相统一。软土的塑限(wP)、液限(wL)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塑性指数(IP)和液性指数(IL)都是通过重塑土的测试获得的,未考虑软土天然结构对这些指标数值的影响,建议通过对软土结构研究,能提出一个结构影响系数,进而修正试验获得的数据,使这些指标更接近天然软土的实际。同时根据粘粒与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软土中各种形态水对软土状态和变形机制的影响,把塑限和液限的含义予以修正,塑限是软土中弱结合水的最小含量,而液限是弱结合水最大含量并有一定数量自由水。  相似文献   
982.
武汉软土固结不排水应力-应变归一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勇  孔令伟  孟庆山  陈建斌 《岩土力学》2006,27(9):1509-1513
基于武汉软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武汉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性:在低围压下,土体表现出稳定型或弱应变硬化型;在高围压下,土体呈现出弱应变软化型;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典型的双曲线。为实现武汉软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归一化,基于典型的双曲线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为实现应力-应变方程归一化而必须满足的归一化条件,并提出了用主应力差渐近值作为标准归一化因子。通过运用标准归一化因子和常用的以固结围压为归一化因子,对武汉软土应力-应变特性进行归一化分析和比较,得出用主应力差渐近值作为标准归一化因子,软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归一化程度更高,效果更好。同时,运用标准归一化因子,建立了武汉软土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应力-应变特性的归一化方程。  相似文献   
983.
软土地基沉降的二维非线性粘弹性反演与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Merchant粘弹性模型和简化双曲线模型,建立软土地基沉降的二维非线性粘弹性Biot固结有限元计算公式;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函数,采用Simplex直接优化算法反演确定参数;为反演能获得在物理意义上合理且数学上唯一的参数,提出从简单模型到复杂模型的分步反演分析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4.
利用TSS10型三轴流变试验机对德州松软土开展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获得变形、应变率与应力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蠕变性状和特征,建立其分数阶类Maxwell蠕变模型。结果表明:德州松软土具有明显非线性蠕变特性,高应力水平的蠕变变形大于低应力下的蠕变变形;介绍分数阶蠕变模型原理,引用了分数阶类Maxwell蠕变模型,并求取德州松软土的类Maxwell蠕变模型参数和验证其描述德州松软土蠕变变形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985.
室内蠕变试验多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如何使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结果转换成分别加载的曲线更趋合理,是研究蠕变特性和建立蠕变模型的关键问题。通过对黄石、漳州、青岛地区软土采用分级加载方式的多种蠕变试验,根据线性法与陈氏法处理蠕变试验数据,对比2种方法对蠕变曲线和蠕变参数的影响,进而为软土非线性蠕变试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合理性建议。结果表明:利用陈氏法可准确地获得分别加载下的各级压力的蠕变曲线。低应力水平下,线性法与陈氏法结果接近;高应力水平下,2种方法结果差距较大。差别较大出现在蠕变曲线弯点处,随着压力的增大,差距逐渐减小。蠕变性较强的软土,采用2种方法处理的蠕变结果会相差悬殊。通过试验全过程曲线得到的蠕变参数相差较小,而通过不同压力下蠕变曲线得到的蠕变参数相差较大,如采用线性法得到黄石软土次固结系数Ca最大值为0.03;采用陈氏法得到Ca最大值为0.07。  相似文献   
986.
蒋建平  阎长虹  徐鸣洁  罗国煜 《岩土力学》2007,28(10):2077-2082
通过室内电阻率试验和土工试验,对长江下游苏州-南通长江公路大桥地基中深厚软土电阻率特征及其与物理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1)在同一钻孔(即CZK30)中,从粉质黏土→粉砂→细砂→中粗砂,土样的电阻率逐渐增大。电阻率随含水率、孔隙比、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而随垂直渗透系数、水平渗透系数、压缩模量、标贯等的增加而增大。(2)CZK30孔中粉质黏土电阻率随含水率、孔隙比、饱和度、压缩系数、液限系数增加而减小,而随压缩模量、黏聚力等的增加而增大。(3)通过拟合,提供了软土电阻率与物理力学参数相关关系的量化表达式,拟合曲线与试验数据点的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绝大部分在0.88以上。结果表明,土电阻率与其它物理力学参数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87.
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试验中传感器位置的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软土地铁车站结构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过程中,对传感器设置位置的优选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按三维问题的分析论证地铁车站结构在横向激振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据以确定可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的断面的分布范围及主观测断面的位置;按二维问题的分析论证地铁车站结构在横向激振作用下的变形趋势,据以确定观测断面上传感器设置的优选位置;以及在满足基本信息采集要求的前提下,对可供采用的信息采集通道进行优化分配的方法。成果对试验获得成功起到了保障作用,对同类试验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8.
以武汉市长江一级阶地深厚软土层中某超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条件,详细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方案、施工技术要点与监测技术要求。实践表明,该方案不仅保证了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而且降低了经济成本,节省了工期,可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陈宇  唐军 《上海国土资源》2005,(1):21-24,45
该文就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基坑开挖和沉桩挤土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简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0.
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向全  胡瑞林  张莉 《地学前缘》2000,7(1):147-152
从粘性土体结构系统观点出发 ,建立了土体结构形态概念模型 ,即土体微结构形态由颗粒形态、颗粒排列方式、孔隙性和颗粒接触关系 4种结构要素定性描述 ,这 4种结构要素分别由颗粒大小、颗粒形状、颗粒定向性等 9种结构参数定量刻划。根据土体具有的非线性特征 ,运用分形几何理论提出了粒度分维、颗粒定向分维等 7项定量表征土体微结构状态的分维指标。在此基础上 ,以厦门软土为例开展了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发现固结过程中软土微结构要素调整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前期为剧烈调整阶段 ,后期为缓慢变化阶段 ,整体表现为分维指标下降的趋势 ,从而为软土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