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40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13篇
地质学   1210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81.
郭华  王明  姚雨暘  常畅 《地球物理学报》2022,65(11):4485-4494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无人机在航空物探领域中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科技攻关, 我国首次基于国产彩虹-4无人机平台, 开展了无人机平台改装与系统集成、无人机航磁三分量磁补偿等核心和关键技术研究, 成功地研发出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虹-4无人机航磁三分量测量系统, 主要包括彩虹-4无人机平台、三分量磁力仪、光泵磁力仪、高精度惯导系统、高度计、数据采集和收录系统等组成; 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无人机航磁三分量面积性应用飞行试验, 全面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适应性等, 试验结果表明航磁三分量精度达到25 nT, 为实现我国在青藏高原和远海开展大中比例尺、高精度航磁三分量测量工作提供先进技术支撑,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2.
中国近海海域新生代成盆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建业 《地球科学》2018,43(10):3337-3361
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渤海湾、东海和南海等10多个新生代富油气沉积盆地,其发育演化过程及动力学背景的异同需要在统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下进行系统的总结.以海域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中积累的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详细解释和分析了渤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海域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进一步明确了渤海湾盆地斜向拉分盆地的演化阶段,证实了区域走滑断裂体系对盆地发育的重要控制作用;在东海陆架盆地划分出弧后前陆盆地的演化阶段,认识到区域挤压作用对该盆地的演化过程的重要性;在南海北部深水区发现了大型拆离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拆离盆地,提出大型拆离断层作用是地壳薄化、地幔剥露和陆缘深水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机制.研究揭示出中国近海海域盆地新生代期间在经历了古新世-中始新世期间分布全区的均一断陷作用之后,从晚始新世开始进入到区域构造的差异性演化阶段,其中渤海湾盆地进入斜向走滑拉分阶段,并持续到渐新世末期,随后是中新世的热沉降和上新世以来的加速沉降过程;东海陆架盆地则进入长期的弧后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直到上新世开始才进入区域性的沉降过程;而南海则持续伸展形成深水拆离盆地,并最终在渐新世初期(32 Ma)发生岩石圈裂解,南海洋盆开始扩张,陆缘则进入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区域板块运动学分析表明,晚始新世发生的全球板块运动重组事件导致了中国近海海域盆地构造的差异性演化.该事件发生之前,中国东部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构建的"双板块"动力体制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退作用导致了陆缘弧后伸展,形成了广布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盆岭式断陷盆地系.该事件之后,中国大陆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等构建的"多板块体制"之下,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转变、古南海的俯冲碰撞、菲律宾海板块的楔入及其与太平洋板块向西运移俯冲等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板块运动过程和多期次的运动重组事件导致了中国海域盆地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构造演化过程的差异性.海域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本文的研究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海域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的认识,而且对于该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3.
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热异常与热液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及其拉分叠接带的鹿井铀矿田的地质构造、矿化特征和产铀花岗岩中生热元素的平均含量,对矿田内花岗岩的放射性衰变热进行了初步的计算。结果表明,放射性衰变热可能是鹿井矿田主要的成矿热源之一。据此可对矿田的矿床地质和矿化特征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84.
在钦杭成矿带湖南省衡山县易家湾初步圈定的航磁异常基础上,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激电测量、化探测量等综合方法,对航磁异常进行了查证、综合解释及效果评价,提高了航空物探异常解释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为该区进行全面的异常分析、评价和进行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85.
密云—喜峰口断裂是燕山地区一条重要的近东西向断裂.前人关于该断裂在几何学形态、运动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关于该断裂到喜峰口后往东延伸的问题存在重大分歧.在延伸方向上主要有两种观点:①继续向东延伸,其整体呈近东西向展布;②转为北东向延伸,其整体呈向南东突出的弧形断裂.在具体延伸途径和延伸距离方面每种观点都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以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与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密云—喜峰口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密云—喜峰口段呈近东西向展布;自喜峰口往东转为北东向延伸,经宽城县东大地、亮甲台,一直延伸到汤道河附近,其整体为呈向南东突出的弧形断裂.  相似文献   
986.
单汝俭  卢焱 《吉林地质》1996,15(1):38-45,53
本文利用航磁、重力异常及多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对大黑山条垒北东段区哉构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在该区寻找金、银矿床提供详实的区域构造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对南海东沙以南海域陆坡航磁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引起各类磁异常的地质原因,认为本区陆坡地壳结构和陆壳相同,属于由陆壳到洋壳的过渡型地壳。同时,圈出东沙南磁性基底拗陷,推测该拗陷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含油气盆地,并对该拗隐沉积层厚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88.
安徽省磁场基本特征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安徽省地磁正常场特征;分皖西北、大别山、郯庐带、沿江、皖南五个磁场区带初浅分析,安徽省区域航磁异常基本特征及其地质起因。  相似文献   
989.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成矿作用的构造制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呈东西向展布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的中部,发育在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的南缘,阿奇山-雅满苏火山岩带的北缘,形成的金矿床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端元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热泉型)、剪切带交代蚀变岩型、与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二叠纪后碰撞阶段秋格明塔什-黄山大型韧性剪切带形成的右行走滑剪切系统,在剪切系统的不同构造部位由于应力应变状态的不同、岩石渗透率的不同、构造层次(深度)的不同等,导致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在组成比例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所有类型的金矿资源是在同一构造环境下相同区域成矿事件的产物,在不同构造部位产出的金矿床类型可以组成一个连续的金矿化系列。区域一级剪切构造带控制金矿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二级剪切构造控制金矿床的发育,三级剪切裂隙系统控制金矿体(脉)的产出,从而构成三级构造控矿系统。  相似文献   
990.
海拉尔-新帐房断裂带大地构造属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地区海拉尔-新帐房断裂带是一条多期活动的断裂,为中生代各阶段的岩浆活动提供了就位、喷发空间,同时控制了中生代各阶段地质体的分布,其断裂两侧地质体在分布、规模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经本次工作研究发现,海拉尔-新帐房断裂是一条具走滑性质的大断裂,在各个阶段表现为不同的构造性质,是区域上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东部为隆起区,西部为拗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