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64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155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447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利用 195 8- 1995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海面温度及南宁地区后汛期 (7~ 9月 )降雨量资料 ,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 :南宁地区后汛期降雨量与上年夏季至当年春季的海面温度存在相当明显的遥相关关系。对 1996- 1999年后汛期降雨量进行预测试报 ,并经 2 0 0 0年实际应用 ,得到基本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一种改进我国汛期降水预测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1998年1月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为正异常、1月黑潮-西风漂流区海温为负异常、青藏高原冬春积雪为正异常。通过对1998年汛期降水的预测实践分析研究指出,当此三因子同时异常时,利用其中任何一个单因子都难以较好地同时预测出1998年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嫩江流域的多雨区和华北平原的少雨区。而通过EOF分解和动力模式对三因子异常进行综合集成所作的预测和实况基本一致。对多因子异常的综合集成是改进和提高汛期降水预测水平的有效手段,沿着这一新思路,利用EOF筛选出前明显异常的重要因子,选择一个较好的区域气候模式,有希望通过综合集成作出比较可信的预报。  相似文献   
83.
使用东营市1963-1996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和1962-1996年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采取滚动式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了备选因子集。另外,应用逐步回归、最优子集回归、人工神经元网络、多因子EOF迭代等四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东营市月降水量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东营市月降水量与北太平洋海温场存在显著相关;采用四种统计方法制作东营市月降水量预报,其预报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84.
印度洋偶极子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赤道印度洋SST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偶极子型振荡的存在,它在9-11月较强而在1-4月较弱。若以海温西高东低为偶极子振荡正位相,以海温东高西低为负位相,则一般是正位相时振荡要强于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也存在年际(主要周期为4-5年)和年代际(主要周期为25-30年)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印度洋偶极子对亚洲季风活动有明显影响,因为亚洲地区对流层低层的风场,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都与印度洋偶极子有关。另外,印度洋偶极子还对北美和南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和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流有影响。  相似文献   
85.
The respon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warm pool to the west erly wind bursts (WWB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WB and ENSO. By using da ta collected from eight buoys of TOGA (Tropical Ocean-Global Atmosphere)-COAR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Response Experiment), the heat balances of the upper ocean in the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around 0°. 156°E during two WWB event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Stevenson and Niiler's (1983) method. In both events, SST increa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WWBs, while decreased within the WWBs. The SST amplitudes approximated to l℃. Although sometimes the horizontal heat advections may become the biggest term in the heat balance, the variation of SST was dominated by the surface heat flux. On the other aspect, some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two events are also revealed. The two cases have different variation of mixed layer depth. The depth of mixed layer is almost double in the first case (35 m to 70 m), which is caused by Ekman convergence, while only 10m increments due to entrainment in the second one.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 currents structure. The different variations of thermal and currents struc ture in the mixing layers accounted for the different variation of the heat balance during the two events, es pecially the advection and residue terms.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ST in this area is also investigated sim ply. The first WWB event happened just during the seasonal transition. So we considered that it is a normal season transition rather than a so-called anomaly. That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seasonal distinction of the WWB is worthy of more attention in the researches of its relationship to ENSO.  相似文献   
86.
通过与历史上已发生的ENSO事件的比较,对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1997/1998年E1Nino事件具有显著的异常性和独特性,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东部型或西部型E1Nino。对用一个简化海气耦合动力学模式做1998/1998年E1Nino事件的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这次暖事件超前0-24个月的预报技巧均在0.5以上,模式对暖事件的成熟位相及以后阶段的预报比对暖事件的开始阶段预报得好。  相似文献   
87.
在河南省6种雨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物理要素海温、季风、西太平洋副高及气候因子和河南省汛期降水的关系,给出了河南省汛期降水的气候预测概念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具体预测雨型。  相似文献   
88.
秦铎 《地理教学》2001,(4):33-33
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对一些重点教学内容,作业的设计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的设问。如在学习完“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一节后,可设计如下作业比较两地的盐度大小:①赤道海区与副热带海区;②赤道海区与红海;③红海与温带海区;④波罗的海区与赤道海区;⑤波罗的海与副热带海区等,通过这一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尝试,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使他们都达到了深层次认识问题本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在对我省夏季持续干旱和雨涝进行气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夏季持续干旱和持续雨涝的环流特征差异、持续干旱的两种不同的环流型以及前期海温场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0.
首先分析了河套华北地区旱涝的前期异常环流,然后探讨了这种异常环流形成的机制,最后采用了OSU-AGCM作了大西洋地区热源异常强迫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大西洋地区海温异常强迫激发的定常波向上、下游的能量传播,造成的前期秋冬季环流异常与河套华北地区的夏季旱涝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